分享

广东首位武状元出自佛山!佛山武状元的故事,很多老佛山都搞不清楚

 朱觉超 2017-11-22


 2017年佛山功夫(动作)电影周 

还有2天开幕!


在功夫电影中,

武状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题材。

黄飞鸿、叶问你可能知道得多,

关于佛山武状元的威水史,

我估计很多佛山人都不甚了解!

一起来看看

↓↓↓

在历史上,广东共出过5位武状元,佛山占了两位。其中,明末顺德龙江人朱可贞是广东第一位武状元,清朝南海和顺人姚大宁则是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他们为佛山历史写下光辉的一页。虽然几百年过去了,但坊间,依然留有他们的传说。



武状元
●朱可贞(?~?):顺德龙江人,明崇祯元年(1628年)中武状元
●姚大宁(1772~1807):南海和顺大文教乡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中武状元 



广东首位武状元朱可贞

文武全才一心报国


朱可贞文经武纬,不但武功高超,善开弓弩,百步穿杨,亦能诗善文,著有《丹松斋诗草》集等。朱可贞中魁后,初授锦衣副千户,后擢昭将军,任中都副留守(明代将安徽凤阳设为 “中都”)。


朱可贞从小习文,曾考取过秀才,但不喜欢拘谨迂腐的八股制艺,又感于国家边患频仍、良将无多,于是毅然转习武艺攻读兵书,以期待自己能够保卫国家立功。他在明崇祯元年(1628年)高中武状元,授锦衣副千户。从他的一生,我们可以看到这位武状元忠肝义胆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弃文习武文武全才 


朱可贞,字占遇,字子庵,龙江沙田石塘市人(即现西溪儒林村石塘市)。据记载,朱可贞十分喜欢兵书谋略,熟读孙武《孙子兵法》、吴起《吴子兵法》、诸葛亮《心书》等著名兵书。有传,朱可贞臂力过人,能挽强弓,百发百中,又善使大刀,出神入化。
  

明代武举考试对考生有资格规定:一为武学官生(即官方的武学教育机构);一为各地文武官员举荐的“通晓兵法、谋勇出众”“究极韬略、精通武艺、身家无碍者”。朱可贞考武举以前,只有北京、天津等地有武学,广东并没有地方武学。因此,应该是其通晓兵法、武艺精湛特别而被地方文武官员举荐考武举的。可见朱可贞文武全才。

 聪慧过人谋勇出众

有传,天启四年(1624年),朱可贞中武举后寓居北京,常与北方武学名家切磋武艺。崇祯元年(1628年),朱可贞凭借出色表现高中武状元。

不过,明代的武举制度在崇祯四年(1631年)前并没有殿试,即没有皇帝钦点的武状元。当时最高级别武举考试是会试,因此朱可贞很可能是会试第一名而成为武状元。


朱可贞箭术了得,在全国众多高手的较量下,取得会试的第一自然是武艺高超。但在“以策论定去向”的明清武举制度下,光是武艺超卓也成不了状元,最重要是懂兵书谋略。由于朱可贞先学文出身,在私塾读书文化底子深,再学兵书谋略也能胜任。朱可贞一定是聪慧过人,谋勇出众。


朱可贞后人朱显祥,其所站地方为昔日状元府所在地。图/佛山日报记者覃征鹏摄


据悉,朱可贞因与上司发生分歧,意见不合,左迁两广坐营都司,再被谪戍柳州,后复职回广东。朱可贞曾多次上书朝廷,要求到辽东前线抗击清军,为国效力,却一直未获批准。心灰意冷的朱可贞便愤然辞官回乡,闲居终老,他是一位很不得志的状元。 

在广东恩平市良西镇,发现了一条长3.5米、直徑25厘米的白石“功名柱”,镌刻有“崇祯戊辰科钦点状元及第朱可贞立”的字样。 



关于朱可贞的史料极为缺少,在199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广东历代状元》上,也只记载了朱可贞的字、号、籍贯、中状元的年代,而且年代还不能肯定。 



广东最后一位武状元姚大宁:

文韬武略倜傥之才


姚大宁(1772~1807年)又名大令,字允盛,南海区和顺镇大文教村人。清嘉庆六年(1801年),大宁再赴京应试,中进士。皇帝破例召到便殿御试,舞刀、举石,均列前茅。再发九箭令射,大宁跃马挽弓,九箭皆中,最后默写《武经》,成绩优秀,被赐一甲第一名武状元,并赠头等侍卫服、黄金甲胄。




他不仅武功深厚,还写得一手好字,文章词藻华美,是一位颇具文采的习武人。后来姚大宁侍卫皇上出古北口狩猎,染疾返京,不治而卒。

姚大宁现存资料不多。去年,佛山市博物馆成立状元文化调研团队,研究员何绍鉴与申小红深入到姚大宁故乡和顺大文教村调研。从他们的调查中,我们可以还原一位才情横溢、文韬武略的武状元。



放置在姚氏大宗祠内的状元坊石匾 


 幼时坎坷家境贫穷 


虽然很多佛山人未曾听过姚大宁的名字,但老一辈多有听过“佛山烧大炮,弹仔过虫雷岗”这个故事。
  

“故事讲的就是姚大宁。”《佛山武术史略》编著者张雪莲曾听前辈忆述:每年北帝诞祖庙烧大炮。扎花炮的铁箍会从天上掉下来,据说谁抢到当年第一个花炮的铁箍,来年就会有好运。姚大宁的父亲在祖庙门口补鞋,有一年铁箍刚好掉到姚父脚边,众人认为他抢到头炮。姚父来年必须重新做一个漂亮的头炮,招待一帮烧炮的人。一贫如洗的姚父只好把儿子姚大宁卖到虫雷岗姚员外家当小工,拿钱还头炮。
  

故事皆是坊间口口相传,真实性难以核实。但姚大宁能力压全国各地高手高中状元,必定有坚毅的意志和过人的能耐。


姚氏族谱中记载姚大宁高中状元的经历。/佛山市博物馆供图


 文韬武略恩科高中 


姚氏族谱记载姚大宁是“恩科中试中式第三十八名举人,恩科会试中式五十一名进士,殿试,钦点状元官头等侍卫加一级”。
  

姚大宁为什么会有参加恩科的资格呢?据何绍鉴向姚氏后人了解,姚大宁考秀才落第,乃弃儒学武,苦练马上弯弓、落地提枪,学得一身好武艺。他不仅武功深厚,还写得一手好字,文章词藻华美,是一位颇具文采的习武人。由此可见,姚大宁是文武全才、特别出众而获得恩科的资格。
  

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姚大宁乡试中武举人,嘉庆元年(1796年)到京会试落第,嘉庆六年(1801年)再赴京应试,中进士。皇帝破例召姚大宁到便殿御试。舞刀、举石,均列前茅;再发九箭令射,姚大宁跃马挽弓,九箭皆中;最后默写《武经》等目,成绩优秀,被赐一甲第一名武状元,并赠头等侍卫服,黄金甲胄。
  

网上有传姚大宁的殿试策对试卷仍留存于世。姚大宁谈古往今来帝王要内修文德,又要外重武功,方能安邦定国。在清代“以策论为先”的武举制度下,姚大宁以文韬武略高中武状元。

姚大宁的官服颜色鲜黄明亮,中间绣有金龙图案,一直被姚氏后人作为传家宝精心收藏。/佛山市博物馆供图


佛山缘何诞生两位武状元?


佛山出了朱可贞和姚大宁这两名武状元,这与佛山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根据《佛山武术史略》编著者张雪莲查阅文献所得,佛山历代武举人、进士众多,民间习武成风尚。清代康熙《南海县志》载明代武举人25人,清代武进士2人、武举人54人;清代道光《南海县志》 载武举人36人;清代宣统《南海县志》载武进士4人、武举人27人。


 佛山社会安定崇文尚学 


中山大学客座教授、佛山文史学家罗一星认为,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科举时代,士、农、工、商四大阶层,欲出人头地、长保富贵,唯有参加科举考试。作为全国“四大聚”之一,明清时期佛山商贾云集、工商业发达、社会安定,进士、举人多也就势所必至。


明清时期的武举制度讲求“策论为先”,因此对武生的文化素养有很高的要求。佛山武状元朱可贞和姚大宁都先是学文出身,后弃文习武,文化根基扎实是佛山武进士、举人多的一大特点。


佛山非遗专家梁诗裕说,明代以来,佛山宗族家塾盛行,几乎每个宗族都有家塾,家塾之上建立社学。到了明清时期达到全盛阶段,几乎每个镇都建有书院,加起来有几百间。


正因为佛山人养成崇文、重教、好学的民风民俗,佛山历代才能诞生如此多能人贤士。


 武术之乡习武风气盛行 


长期研究佛山武术的文史学者邓光民认为,佛山经济繁荣,且地处广州西南部交通要道,为兵家必经之路、必争之地。明清时期朝廷派至佛山驻防的兵力甚少,居民习武以自保;而且小手工业者居多,日常习武防身健体也成为生存的必要手段。


由于明清对武举制度的重视,武举成为习武者求得功名的一条仕途,也带动了民间习武风气的盛行。


邓光民说,佛山习武的人口基数大,群众基础深厚,而且经济富裕又吸引四面八方的人前来谋生,带来不同的武术流派,促进了佛山武术的发展,诞生两位武状元也是佛山社会发展造就的结果。


回到 2017年佛山功夫(动作)电影周 的话题,

今天起

电影周的两大活动已经迫不及待开show啦!

经典功夫电影海报剧照全方位展出

电影特技体验馆,过足武打巨星瘾



特技、角色

全民体验

时间:11月21日-29日

地点:南海区桂城千灯湖保利mall一层中庭
亮点内容:现场将设置特技体验馆、经典功夫(动作)电影主角模仿秀等,让你过一把功夫(动作)巨星瘾。



可搭乘广佛线到千灯湖站,再搭公交南海快08线路(千灯湖地铁站上,保利水城站下)


功夫(动作)

影视海报展

时间:11月21日-29日

地点:南海区桂城千灯湖保利mall一层中庭
亮点内容:现场将向市民展示功夫(动作)电影经典原版海报、剧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