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报

 昵称49812505 2017-11-22

本报讯 (记者胡德荣)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蔡时青研究组的一篇题为《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的遗传多态性调节衰老速度》的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科研人员首次揭示了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阐明了神经肽介导的胶质细胞—神经元信号在衰老速度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是近年来衰老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

随着人类预期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来临,如何延缓衰老相关的功能退化、预防和治疗老年性疾病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衰老速度在个体间存在明显差异,研究个体衰老速度差异的遗传基础,将为抗衰老提供重要线索。

秀丽隐杆线虫是一种可以独立生活的微小动物(成虫体长仅1毫米),其遗传背景清楚、生活史短、行为清晰,是目前研究衰老的重要模式生物,许多重要的调控衰老的信号通路是在线虫中首先发现的。科研人员发现,不同地区的野生线虫在雄性交配、进食和运动能力方面,随衰老退化速度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个全新的神经肽及其受体(NPR-28)编码基因上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这些遗传多态性导致野生型线虫雄性交配等行为能力退化速度不同。该神经肽由胶质细胞释放,作用于5-羟色胺能和多巴胺能神经元上NPR-28受体,抑制了由蛋白去乙酰化酶SIR-2.1介导的线粒体应激反应,最终导致线虫衰老速度差异。

据悉,调控个体之间衰老速度差异的基因已经历了长期的进化选择,对生长和繁殖一般没有不良影响,有望成为抗衰老的潜在靶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