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功能障碍的传统疗法】功能针法对于偏瘫患者手功能恢复的临床意义

 阅海书馆 2017-11-22


在脑卒中患者中,超过半数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经治疗后会遗留不同水平的瘫和肢体活动障碍。部分患者经过系统规范的康复治疗后,肢体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60%以上脑卒中患者直到后遗症期,仍存在上肢活动障碍。手在大脑皮层的投射区较大,支配腕关节肌肉的α-神经元与皮质脊髓束之间具有较多的单突触联系,手功能的恢复是上肢康复的关键。功能针法是传统针刺和现代康复理论相结合,最大化恢复患者各种功能的一种全新针法。该针法可应用于康复的整个过程,尤其对于手功能的恢复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功能针法取穴为大陵、内关、 重子 ( 手心朝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 1 寸)、重仙( 手心朝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夹缝间,离虎口 2 寸),二穴均为“董氏奇穴”;八邪。第 1 步,速刺大陵。以规格为 0. 35mm ×25mm 一次性毫针朝掌跟方向快速刺入,提插后不留针,或取内关穴,得气后,反复提插捻转,捻针频率为 60 次 /min,提插时间为 10min,获得深部组织强针感至手指痉挛即刻缓解后不留针。每次操作需 5min。第 2 步,针刺重子、重仙穴。采用 0. 35mm ×25mm 毫针,直刺,有酸、麻、胀得气感后,行提插捻转泻法,痉挛屈曲的手指即可伸直。留针20min。第 3 步,斜刺八邪,向上斜刺 15mm,得气后留针 20min,留针期间每5分钟施行捻转行针1次。每日1次,15次为1疗程。


如上图所示,患者经功能针法治疗过程中,通过针刺大陵穴、重子穴和重仙穴可直接缓解手指屈肌痉挛,间接手指伸肌腱兴奋伸展,通过反复刺激屈肌腱,以缓解痉挛达到改善手指功能障碍的效果。 

 


八邪穴下布有骨间背侧肌、骨间掌侧肌(骨间肌支配第 2、3、4 指内收、外展),蚓状肌( 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 、拇收肌 ( 支配拇指内收 ) ,有尺、桡神经手背支分布,多为局部取穴,直接刺入经筋区域,可濡养筋脉、肢节,直达病所,起到缓解痉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节阴阳的作用。

2个疗程后手运动功能Fugl -Meyer评定手功能情况表明,功能针法治疗下患者手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方法[1]。

董氏奇穴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疗法,该奇穴的分布及应用,既源于传统的经络系统和针灸方法,又有所创新而独具特色,其理论渊源与《内经》一脉相承,并有所发挥,如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缩影着整体的信息,都可根据病变部位的全息投影取穴独立治疗相关疾病。董氏奇穴针法特殊,视情况留针或出针,如病程短,疗效好,可立即出针;如病程较久,则宜留针,其间必须捻针数次以行气,同时令患者不断活动患处以引气。

重子穴和重仙穴位于拇指对掌肌、拇短屈肌、拇收肌之间,针剌两穴可直接缓解手指屈肌痉挛,促进手指伸肌腱伸展,从而达到改善手指功能障碍的效果[2]

功能针法在针刺过程中均需快速提插捻转并使用“合谷刺”针刺手法,手指痉挛即刻可得到缓解,有效促进手功能的恢复,提高中风后遗症患者手功能障碍的康复质量。我院康复医学科针灸治疗室应用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遗手功能障碍患者,取得较好疗效,帮助患者缩短上肢功能康复周期,降低医疗费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苟成钢、冯晓东、宋晓蕾.功能针法治疗中风后遗手功能障碍30例[R].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131-2132.

[2].陈健安.董氏奇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疫事性偏擁的临床观察.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