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峨眉山有机茶的“绿色”坚守

 文心雕龙方 2017-11-23

宋代诗人陆游赋诗“雪芽近自峨眉得,不减红囊顾渚春”,称赞的是峨眉山茶。


峨眉山下的龙洞村,海拔1100至1600米,植被茂密,土壤肥厚,早晚云雾缭绕,生态绝佳。这里出产的峨眉山有机茶也成为四川好茶的代表。每到清明节前后,勤快的茶农腰间挎着小茶笼,双手翻飞,灵巧地开始采摘鲜叶。


在不干扰峨眉山已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体系下,依托大量荒废的老茶园,当地村民在峨眉山自然保护区内,以土地租赁方式独立建立和培育有土生土长的小叶种原茶种植基地5000余亩。这些茶园全部分布在原始密林之中,与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共生,平时的除草除虫工作都是通过生物链进行的,没有污染,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除草剂,茶树完全处于无污染的原始野生状态生长。



近二十年来,峨眉山有机茶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严格按照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从鲜叶的收购,到加工、包装、储运等过程中,不受任何化学物品污染,打造了峨眉山有机茶多个品牌,提升了当地茶叶发展水平。


近日,峨眉山有机茶连续十七年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的各项有机认证。 峨眉山有机茶绿色发展理念极大地让当地村民接受有机农业新观念,激发了峨眉山景区内村民对峨眉山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守护了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峨眉山景区的生态环境。


峨眉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系统,但如果按照“现代农业”的方式发展茶园,必然会干扰甚至是污染这么一片净土。


于是,创立“峨眉山有机茶”品牌的王勤开始思考,有没有一种方式是可以将作物融入生态系统,靠自然循环的力量自给自足的一种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方式?


近年来,峨眉山自然保护区内建立了将近5000亩的有机茶园,茶园全部分布在原始密林之中,与各种珍稀的动植物共生,形成了小生态的自然平衡。没有污染,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没有除草剂,没有激素,坚持“自然制造“,把时间和空间留给自然,不多,不少,不急,不待。



“有机”从来都不仅是一种农业标准,而是对万物关系的一种定义,自然中的一切皆有生命,相互依存共生,只有整个生态体健康了,每个生命体才能健康,生命才得以延续。


王勤表示,很多人想到有机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但是其实有机只是茶最基本能够达到的标准。我们的茶园在峨眉半山,终年云雾,这样的环境非常有利于茶叶氨基酸的积累,同时肥厚的腐殖土壤,又为茶树提供了丰富的养分,茶汤自然醇厚饱满。


为了让茶树有更长的生长周期和积累养分的时间,这么多年来,峨眉山有机茶坚持一年只采摘一季,而且坚持原生品种的保护。无论是自然环境因素,还是人为的因素,都使得茶呈现独特的品质特点,而且具有远远高于普通绿茶的营养含量。



峨眉山有机茶叶也面对两大问题:第一就是普及当地民众的有机意识,这个在推广前期是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给当地农民做培训,让农民能够统一思想和行动。第二个问题就是消费意识,从开始大家的对“有机”的不理解到后面的不信任,消费意识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跟国家或是社会的发展相关,也需要严格的监管和更多有志之士的参与。有机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并且不易的事业,也希望消费者更够正确的理解和支持。土地保护,不是只是环保组织或是国家的事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从消费习惯到生活选择,都是可以对环保做出贡献的。


谈到未来,王勤希望,能够将茶,茶园的生态体验,社区建设,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实现自然体内的有机循环,也能实现人,自然,社区的有机平衡和循环,我觉得这个是现代农业或者说是商业的一种良性发展模式。实话实说我不会做商业,我的能力很有限,但是梦想好像有点大。其实我多年来就是在搭建的一个平台,我非常希望更多理念相同的年轻人才们能够加入这个平台,让我的事业变成我们的事业,我的理想变成我们共同的理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