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试必备问题1.1网优行业经历LTE中、高级认证或面试具备的硬件条件: 1、LTE基础理论扎实; 2、LTE实际操作能力强,如LTE的RF优化水平、网管指标优化能力方面等! 3、工作年限: 华为中级LTE水平:一般要求从事网优行业3年及以上,包含LTE相关1.5-2年优化经历,具备后台指标优化能力,取得华为LTE中级或其他厂商中级、高级认证; 华为高级LTE水平:一般要求从事网优行业3及以上,包含LTE相关2-2.5年 优化经历,具备华为网管实操能力,指标优化能力等,取得华为或者其他厂商LTE高级认证; 如果以上硬件条件不具备如何参加面试: 1.拉长个人工作经历达到硬件条件; 2.自己私下多学习LTE基础理论知识; 1.2个人项目经历在我们接受面试的过程中,通常都会被问到关于个人工作经历等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问题:
1.面试职位(LTE中级RF优化、LTE中级系统优化、LTE高级系统优化)所需要的硬件条件; 2.个人工作经历中尽量包含与面试职位的工作相关内容; 3.突出强调能胜任这个职位的相关技能、能力、特长; ① LTE中级RF优化:了解LTE天线参数,熟悉华为Probe测试软件、ATU测试软件、创远扫频仪等,熟悉当前外场优化考核规则等; ② LTE中级/高级系统:指标提取平台 (华为网管U-2000、山东移动性能平台-浪潮、华为PRS,);指标分析平台 山东移动网优2.0、 华为peac平台、华为SEQ分析平台等; ③特长方面:熟悉编程、C/vb语言等、善于大数据分析等; 1.3在项目上具体从事哪方面工作
1.面试官会对你讲述的工作经历针对性提问;
①对于自己的工作经历阐述一定要把自己掌握的东西说出来; ②参加面试前,把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相关能力在梳理一遍; 2.LTE中、高级系统面试热题2.1 无线指标TOP小区处理流程TOP小区处理的典型流程: 流程说明: 1) TOP小区输出,现阶段由机房在每天的KPI监控日报中一起输出,TOP小区处理团队进行跟踪和处理; 2) 每天跟踪TOP小区的KPI变化,刷新TOP小区问题跟踪表,更新处理情况和处理内容; 3) 完成调整的持续观察3-4天,如果话统恢复正常,关闭问题;仍未恢复的,转回原因分析阶段,继续分析和处理; 4) 每个问题建立案例,按照问题描述、原因分析和处理、指标变化、案例总结; 5) 每天输出问题处理计划,外场测试必须输出测试报告; 6) 每周输出TOP小区处理周报。 2.2 TD-LTE指标定义具体公式
2.3 掉线率指标分析方法2.3.1掉线率失败的counter
1. eNodeB发起的原因为UE LOST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 2. eNodeB发起的原因为切换失败的UEContext释放次数 3. eNodeB发起的原因为无线层问题的UEContext释放次数 4. 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 Context释放次数 2.3.2掉线率分析思路
(1)是否存在异常告警或传输闪断 1)通过LST ALMAF查询站点实时告警,参考历史告警; 2)通过DSP BRD 查询单板运行情况; (2)通过提取两两小区切换,确定目标小区 1)确定目标小区运行情况,是否基站故障或异常告警; 2)检查邻区间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3)通过Mapinfo检查小区邻区配置是否合理,进行邻区合理性优化; 4)检查基站是否周边站点缺少,如为孤站,可视为正常; (3)检查S1链路是否配置正确 现统计中eNodeB发起的S1 RESET导致的UEContext释放次数均为0,如统计出现释放次数,需进行针对排查; (4)参数是否设置合理 1)查询掉线类定时器设置是否正确;(T310、N311、N310、T311、T301) 2)如掉线率突增,查询操作日志,确认是否有修改,导致小区异常; (5)是否存在高干扰 1)通过Mapinfo查看小区PCI复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模三冲突; 2)检查小区时隙配比是否设置准确(DE:SA2\SSP7;F:SA2\SSP5); 3)如每PRB上干扰噪声平均值>-110dBm,确认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同时可通过后台跟踪,确认干扰类型; 小提示:判断干扰类型时,可跟踪后台干扰检测,如果RB0-RB99呈下坡图,则为杂散干扰,如果为陡升陡降则为互调干扰,如果为上坡图,则为阻塞干扰,如果干扰仅在RB40-RB80,则为广电干扰,请大家知悉。 (6)是否存在高质差 1)通过观察小区上下行丢包率是否正常,如丢包率偏高,基本断定小区存在质差; 2)通过后台误码率跟踪,如BLER>10%,确定小区存在高误码; (7)是否存在弱覆盖 1)检查传输模式,是否为TM3,如长时间为TM2,确认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基本确定小区存在弱覆盖; 2)对比64QAM和QPSK占比,如后者比例远大于前者,可确定小区覆盖异常; (8)现场测试及后台跟踪 1)安排前场人员现场测试,同时后台通过信令跟踪,配合查找问题原因; 2)如果确认问题后,需第三方配合解决,转发相关人员处理,做好跟踪工作,直至问题闭环; 2.4 接通率指标分析方法2.4.1 接通率中RRC&RAB建立失败的counter
(1)对小区RRC建立失败次数: 1)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7083;重点关注top资源是否足够,包括top用户数,传输、PRB等; 2)UE无应答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7084;关注质差、干扰、无线环境等; 3)小区发送RRCConnection Reject消息次数,指标ID:1526728269;关注传输问题、是否拥塞、干扰; 4)因为SRS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8485;重点关注SRS带宽、配置指示、配置方式、SRSACK/NACK设置是否合理等; 5)因为PUCCH资源分配失败而导致RRC连接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8486;关注PUCCH信道相关参数设置是否合理,CQIRB数配置是否合理等; 6)流控导致的RRCConnection Request 消息丢弃次数,指标ID:1526728489;关注拥塞,业务流控相关参数是否设置正确等; 7)流控导致的发送RRCConnection Reject消息次数,指标ID:1526728490;关注拥塞,业务流控相关参数是否设置正确等; (2)对小区E-RAB建立失败次数: 1)因未收到UE响应而导致E-RAB建立失败的次数,指标ID:1526726717;处理建议:需排查覆盖,干扰,质差,ENODEB参数设置错误,终端及用户行为异常等原因。 2)核心网问题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6;处理建议:需跟踪信令,排查核心网问题(EPC参数设置,TAC码设置的一致性,对用户开卡限制,硬件故障方面排查); 3)传输层问题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7;处理建议:需查询传输是否有故障,高误码,闪断,传输侧参数设置问题。 4)无线层问题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8;处理建议:处理建议:需排查覆盖,干扰,质差,ENODEB参数设置错误,终端及用户行为异常等原因。 5)无线资源不足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79;处理建议:排查TOP小区资源是否足够,是否故障引起,若存在资源不足问题,可考虑参数调整,流量均衡(小区选择,重选和切换类参数);2、结合现场调整天馈,流量均衡;3、热点区域,增补基站等; 6)安全模式配置失败导致E-RAB建立失败次数,指标ID:1526728280;处理建议:需排查覆盖,干扰,质差,ENODEB参数设置错误,终端及用户行为异常等原因。
2.4.2 接通率指标分析思路
(1)筛选TOP小区 RRC建立成功率TOP、E-RAB建立成功率TOP条件相同:建立成功率<>连接请求次数极少。 (2)是否存在干扰 1)通过Mapinfo查看小区PCI复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模三冲突; 2)检查小区时隙配比是否设置准确(DE:SA2\SSP7;F:SA2\SSP5) 3)如每PRB上干扰噪声平均值>-110dBm,确认小区存在上行干扰,同时可通过后台跟踪,确认干扰类型; 4)发送干扰组协助处理。 (3)是否存在覆盖问题 1)检查传输模式,是否为TM3,如长时间为TM2,确认设置正确的情况下,基本确定小区存在弱覆盖; 2)对比64QAM和QPSK占比,如后者比例远大于前者,可确定小区覆盖异常; 3)邻区告警、故障等导致TOP小区存在弱覆盖; 4)天馈问题; 5)无线环境差; 6)基站规划、建设、施工问题; 7)天线权值配置与现场天线参数不一致。 8)核查参考信号功率是否偏低(常规设置92,122,需结合现场设置); (4)是否存在高质差 1)通过观察小区上下行丢包率是否正常,如丢包率偏高,基本断定小区存在质差; 2)通过后台误码率跟踪,如BLER>10%,确定小区存在高误码; (5)是否存在资源不足 1)参数调整,流量均衡; 2)天馈调整,分担流量; 3)热点区域,增补基站; (6)是否终端、用户行为异常 结合用户投诉情况,安排前场人员现场测试,同时后台通过信令跟踪,配合查找问题原因; 2.5 切换率指标分析方法2.5.1 切换失败的原因(1)核心网原因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 1)源小区收到来自MME的UECONTEXT RELEASE COMMAND消息时,指标L.HHO.Prep.FailOut.MME加1
(2)目标小区无响应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 1)在X2切换时,未收到对端eNodeB发出的HANDOVERREQUEST ACKNOWLEDEG消息及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消息; 2)在S1接口切换时,未收到MME发出的HANDOVERCOMMAND消息及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消息。指标L.HHO.Prep.FailOut.NoReply加1
(3)目标小区回复切换准备失败消息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 1)在X2接口切换过程中的切换准备阶段,当源小区收到来自目标小区的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消息时,指标L.HHO.Prep.FailOut.PrepFailure加1 2)在S1接口切换过程中的切换准备阶段,当源小区收到来自MME的HANDOVER PREPARATION FAILURE消息时,指标L.HHO.Prep.FailOut.PrepFailure加1
(4)源小区发送切换取消导致切换出准备失败
1)在X2接口切换及S1接口切换过程中,切换准备阶段未结束且没有收到来自目标测的任何消息,源小区判决取消本次切换,并发送HANDOVER CANCEL消息时,指标L.HHO.Prep.FailOut.HOCancel加1
(5)eNodeB间切换出取消次数
1)在X2接口切换及S1接口切换过程中,源小区发送HANDOVERCANCEL消息时,指标L.HHO.FailOut.HOCancel加1。该指标不考虑切换准备是否完成,只要源小区发送HANDOVERCANCEL消息,指标就统计
2.5.2 切换失败分析思路
2.6 LTE网络驻留比指标优化提升2.6.1 4G驻留比定义的公式1)4G用户流量驻留比: 4G用户在4G网络产生的流量与这些用户总2/3/4G数据流量的比值。基准值:>90%,挑战值:>92%。 2)4G低驻留比栅格:以1KM为边长的正方形为一个栅格,栅格内4G驻留比低于90%,为低驻留比栅格。 3)4G低驻留比栅格解决率:解决的栅格数量/需解决的低驻留比栅格数量。 注:需解决的低驻留比栅格定义:4G基站数≥3、驻留比<>的栅格。基准值:>40%,挑战值:>80%。 2.6.2 4G驻留比优化方向
1)覆盖提升:识别弱覆盖区域及高倒流区域,进行覆盖增强 2)参数优化:基于覆盖和终端能力制定参数优化策略如:最小接入电平、重定向门限、返回策略,3-4频点数等。 3)特性应用:4G重选、盲重定向、缩短2/3到4的时延 4)终端优化及用户迁移:识别终端互操作问题推动改进,识别所网用户,引导迁移 2.6.3 4G驻留比提升措施总结1)进得来:提升室外连续覆盖、室内深度覆盖; 2)留得住:互操作参数方面,降低互操作门限,降低最小接入电平等; 3)回得来:精确配置2-4、3-4G邻区关系,调整互操作参数,保证用户能正常返回; 4)市场引导:识别地驻留比用户区域,定向引导; 5)特性算法:缩短互操作时延等; 6)每用户平均流量:根据全国其他省份纵向对比,户均流量较则驻留比高,通过市场宣传、锁网用户识别等让用户敢用4G;
2.7 LTE干扰类问题2.7.1 LTE的干扰分类LTE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包括杂散干扰、阻塞干扰、互调/谐波干扰等,系统内干扰包括远距离同频干扰、GPS故障、数据配置错误等。LTE干扰会导致无线接通率、掉线率的恶化,严重影响用户感知。
1)系统内:站间/小区间干扰、GPS失锁(一般范围广、强度高均有明显的系统内特征)、杂散、 超远干扰(大气波导干扰) 2)系统外:互调、阻塞 干扰器(学校、监狱、军演)终端间干扰(上行)
2.7.2 LTE的干扰解决措施(1)增加保护带 直接降低干扰频谱利用率降低 如果有额外频率资源,优先考虑增加保护带 (2)增加天线间隔离度 直接降低干扰 受空间限制,较大的天线间隔无法做到 如果安装空间允许,安装时考虑天线间隔尽量大,同时最好不要共站 (3)安装滤波器 可以比较彻底解决干扰问题 增加额外人工与滤波器成本,同时带来一定额外插损。 具有一定保护带情况下,安装滤波器可以彻底解决干扰,但增加成本及带来一定损耗。 (4)调整产品规格 可以比较彻底解决干扰问题 重新开发增加成本,产品规格数目增多,维护成本增加 存在市场需求较大时,可以考虑调整产品规格以避免干扰,但会带来额外的开发成本及维护成本。 2.8 VOLTE关键指标公式
2.9 eSRVCC切换流程1.VoLTE呼叫建立:SRVCC终端发起VoLTE语音呼叫,媒体连接建立,双方进行通话2.eSRVCC测量控制:随着用户逐渐移出LTE覆盖,当服务小区信号低于某一门限时,可能下发针对eSRVCC切换的基于B1或B2事件的异系统邻区测控 3.发起eSRVCC切换:LTE无线侧根据终端测量上报,选定eSRVCC切换目标小区,向EPC发起切换请求; 4.核心网及终端切换:EPC网络通知切换目标小区所属MSC预留电路域资源,MSC完成资源预留后,通过LTE网络下发切换命令,控制终端切换至目标2/3G小区继续通话 5. 远端媒体更新:SRVCC MSC发起远端媒体更新,通知远端IMS终端通过SRVCC MSC接收和发送语音,远端IMS 终端将媒体连接切换至SRVCC MSC ;
2.10 volte-MOS优化提升思路(1)RF优化方面 影响MOS值的主要原因有覆盖问题、邻区关系问题、切换问题、干扰问题;
1)优化覆盖问题:严格控制覆盖,加强弱覆盖区域的信号强度,可以通过天线调整,及功率调整与新加站解决,覆盖不合理的区域,调整覆盖,使覆盖趋于合理。 2)优化切换频度:切换的次数直接影响MOS值,不正常不合理的切换必然对MOS值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覆盖优化,使每小区的覆盖趋向合理,合理设置切换带,减少全网的切换次数,通过参数修改,减少切换次数等。 3)干扰排除:内部干扰产生的原因主要是PCI规划不合理造成,合理规划PCI,减低干扰。 4)邻区关系优化:不合理的邻区关系易导致切换失败增加系统的负荷,优化冗余邻区减少通话中的测量事件,降低信令负荷,从而提升MOS质。
(2)系统参数方面
优化参数配置:合理设置小区参数,合理控制小区功控及切换参数,定期进行参数核查,避免参数设置错误导致的问题; (2)设备终端方面 及时对现网中存在故障的站点进行处理,减少因基站故障导致的问题。及时发现传输问题接核心网问题,提交传输及核心网处理。 2.11 双层网优化2.11.1 F1+F2双层网 (高校、保障区域)
2.11.3 F+D双层网Ø 覆盖策略:D频段用作室外和建筑物浅表覆盖,F频段用作室内深度覆盖; Ø 重选策略:D频段重选优先级配置为6,F频段重选优先级配置为5,D的重选优先级高于F,用户在信号良好区域优先驻留D频段;
D-2G 31(62-115=-53) F-2G -124 (21-115=-95) Ø 切换策略:D频段向F频段切换采用A2+A3算法,F频段向D频段切换采用A2+A4算法和基于频率优先级算法。D频段A2门限(A3事件)要弱于F频段A4门限值3dB以上,抑制乒乓双向切换。
2.12 邻区规划2.12.1 2G系统间邻区关系1:2G本站异系统2G邻区一定要加,主打方向1层半邻区,旁瓣方向半层邻区。 2:不能加带R的高铁专网2G小区。 3: 不能加跨POOL的2G邻区,可以在MAPINFO图层做个POOL边界图层避免添加。 4:邻区个数注意。(一般12个数<25) >测量频点最多31个,避免测量频点加多后期不好维护。 2.12.2 3G系统间邻区关系1:本站异系统3G邻区一定要加,主打方向1层半邻区,旁瓣方向半层邻区。 2:不能加带R的专网3G小区。 3: 邻区个数注意。(一般10个数<> 2.12.3 4G系统内邻区关系1:本站小区之间邻区一定要加,4G系统内邻区都是单向邻区,需要互相添加才算是双向邻区。 2:邻区个数注意。(12个数<45)>条左右, --理论最大64对同拼邻区和64对异频邻区。 3:高铁专网小区、某些特点lamsite小区不能加避免异频频点多加。 4:服务小区和邻区之间[PCI+频点]不能相同,网管这类邻区是无法添加的。 终端一次测量3个频点 异厂家边界同频同PCI 2.13 PCI规划PCI共有504个,PCI规划主要需尽量避免PCI模三干扰;
u 对主小区有强干扰的其它同频小区,不能使用与主小区相同的PCI(异频小区的邻区可以使用相同的PCI)电平,但对UE的接收仍然产生干扰,因此这些小区是否能采用和主小区相同的PCI(同PCI复用) u 邻小区导频符号V-shift错开最优化原则; u 基于实现简单,清晰明了,容易扩展的目标,目前采用的规划原则:同一站点的PCI分配在同一个PCI组内,相邻站点的PCI在不同的PCI组内。 u 对于存在室内覆盖场景时,规划时需要考虑是否分开规划。 u 邻区不能同PCI,邻区的邻区也不能采用相同的PCI;
2.13 高铁专网优化2.13.1 高铁组网方案公网覆盖方案: l 将高速铁路覆盖与周边区域统一考虑,采用常规宏蜂窝组网方式进行覆盖。 专网覆盖方案: l 针对高速铁路特定的组网需求,主要为满足高速铁路覆盖需求建设的专用网络。 l 相对于公网方案,专网方案在频率、设备、功能、参数配置等方面有特定的要求。主要特性如下:
2.13.2 整体策略n 4G终端在4G专网只重选/重定向至2G专网,在2G专网可直接重选回4G专网(若无4G信号也可重选到3G专网),减少互操作复杂性; n 3G终端在3G专网可重选/切换至2G专网,在2G专网可重选回3G专网; n 2G终端占用2G专网;
2.13.3 专网入口优化专网入口:车站 优化策略:根据车站的大小,制定差异化的专网入口方案 Ø 大型车站:如南京南站、苏州站 l 特点:候车室有多个4G室分小区,部分室分小区与高铁专网覆盖不能正常衔接 l 方案:站台设置4G过渡小区,上车的用户从候车室先进入过渡小区,再进入高铁4G专网。 Ø 小型车站:如镇江站、常州站 l 特点:候车室仅1~2个室分小区,且均可以与高铁专网正常衔接 l 方案:候车室室分直接与高铁专网添加邻区,上车的用户从室分直接进入专网。
专网入口:后备入口 高铁用户不可避免的会因为偶发原因掉出专网,设置后备入口可以使用户再返回专网,保障后续通信感知 Ø 后备入口位置 一般挑选在高铁沿线4G用户较少的地市边界,减少入口对非高铁用户的影响 Ø 公网小区挑选 通过扫频数据尽量选取在高铁上测量到的电平较强,且能稳定占用3~4秒的公网小区 Ø 公网至专网重选/切换策略 邻区:公网小区添加至专网小区单向邻区 重选:专网重选优先级高于公网 切换:采用A2+A4算法,更易向专网切换 2.13.4 高铁参数修改
小区开启低速用户迁出功能 1、高铁小区设置迁出速度为60Km/ 2、修改基于负载的异频RSRP触发门限 3、添加迁出公网小区的异频频点,注意迁出到公网的频点必须设置 4、添加公网小区外部小区、异频邻区关系
条件:速度,小于60KM,通过负载门限切出(基于负载的异频RSRP触发门限,异频邻区RSRP需要设置的,现在设置的-115
高铁小区半径为8KM(公网小区半径4KM),Ncs参数决定PRACH,而小区半径决定Ncs。
2.14 CSFB优化专题2.14.1 SGs接口—联合附着和联合位置更新流程当UE附着和驻留LTE网络时,为了接收被叫和使用短信业务,必须执行联合附着和联合位置更新,在CS域更新注册状态及位置信息。 联合附着 ① UE附着LTE网络:在附着请求中携带“联合附着”指示 ② 触发联合位置更新:MME通过配置的TA-LA (MSC)映射关系,确定进行登记的MSC,并向MSC发起联合位置更新请求,即触发MSC向HLR注册和登记 ③ 附着成功:UE存储LA和MSC分配的TMSI
联合位置更新 ① 发起TAU请求:当UE在LTE网络移动TA改变,或从2/3G返回LTE,或周期性位置更新定时器超时,会发起位置更新请求给MME,携带“联合位置更新”指示 ② 触发联合位置更新:MME判断LA改变,发起到MSC的联合位置更新请求,改变在原来MSC记录的LA;当MSC也改变时,位置更新导致用户在新的MSC登记和注册 ③ 位置更新成功:UE存储LA和MSC分配的TMSI
2.14.2 回落与返回方案
2.14.3 问题处理思路· 基本信息收集: CSFB问题发生地点 CSFB问题发生前后占用4G小区,TAC是否插花 CSFB回落前占用4G小区添加2G频点和2G邻区是那些 CSFB回落后占用的2G小区和频点 CSFB问题发生地点是否POOL边界 · CSFB问题主要原因: 功能开关CSFB功能没有打开 2G邻区或邻区频点没有添加 POOL边界问题 UE被寻呼期间位置更新时间过长超过10秒 4G弱覆盖 2G小区本身故障 · CSFB问题分析流程 2.14.4 CSFB时延优化CSFB被叫时延可以划分为下面8个阶段。第1步是在LTE下的寻呼(不需要在GSM下寻呼),2~6步是CSFB呼叫相对于普通GSM被叫额外新增的步骤,时延优化主要集中在这些阶段。7~8步在大流程上与普通GSM被叫基本一致,但可以在识别出CSFB呼叫前提下,做一些差异化的流程裁剪与优化来实现进下缩短CSFB呼叫建立时延。
针对CSFB的8个阶段,可进行的优化点主要集中在1/4/6/7/8五个阶段,具体措施及效果如下表所示
2.15 VoLTE指标考核项
最新考核体系:
高干扰小区定义:一个月任意连续3天(72小时),其小区平均干扰值大于或等于-110dBm的时段累计大于或等于3小时; 3.LTE信令流程面试热题3.1 LTE随机接入信令随机接入分为基于冲突的随机接入和基于非冲突的随机接入两个流程;
(1)基于冲突的随机接入:
1) UE在RACH上发送随机接入前缀; 2) ENb的MAC层产生随机接入响应,并在DL-SCH上发送; 3) UE的RRC层产生RRCConnection Request 并在映射到UL –SCH上的CCCH逻辑信道上发送; 4) RRC Contention Resolution 由ENb的RRC层产生,并在映射到DL –SCH上的CCCH orDCCH(FFS)逻辑信道上发送。 (2)基于非冲突的随机接入:
1) ENb 通过下行专用信令给UE指派非冲突的随机接入前缀(non-contentionRandom Access Preamble ),这个前缀不在BCH上广播的集合中。 2) UE在RACH上发送指派的随机接入前缀。 ENb的MAC层产生随机接入响应,并在DL-SCH上发送。
3.2 LTE系统消息内容
3.3 LTE小区搜索过程小区搜索过程是UE和小区取得时间和频率同步,并检测小区ID的过程。E-UTRA系统的小区搜索过程与UTRA系统的主要区别是她能够支持不同的系统带宽(1.4~20MHZ)。小区搜索通过若干下行信道实现,包括同步信道(SCH)、广播信道(BCH)和下行参考信号(RS)。SCH又分成主同步信道(PSCH)和辅同步信道(SSCH),BCH又分成主广播信道(PBCH)和动态广播信道(DBCH)。除PBCH是以正式“信道”出现的;PSCH和SSCH是纯粹的L1信道,不用来传送L2/L3控制信令,而只用于同步和小区搜索过程;DBCH最终承载在下行共享传输信道(DL-SCH),没有独立的信道。 下图为小区搜索流程:
3.4 VOLTE信令流程3.4.1 VOLTE呼叫信令流程
1.用户A和B在注册成功后,无业务触发,MME发起上下文释放,将A和B均置为IDLE模式。 2. UE A呼叫UE B,此时A发现其为IDLE模式,则需要先建立信令连接。首先缓存需要发送的数据,向eNodeB发起RRC Connection Request,携带初始UE ID和S-TMSI(第一次是随机值,此时TMSI值应为有效)。 3. eNodeB向UE回复RRCConnection Setup,其中携带无线资源专用配置信。 4. UE向eNodeB回复RRConnectionSetup Complete,确认RRC建立成功完成。其中携带选择的PLMN ID,注册的MME信息(plmn-id、mmegi、mmec),NAS消息(Service Request)。 5. eNodeB发送Initial UE Message到MME,其中携带eNodeBUE S1AP Id,TAI,E-UTRAN -CGI,RRCEstablishment Cause,NASPDU为Service Request。 6. MME侧用户面承载建立成功后向eNodeB返回InitialContext Setup Request,携带MME UE S1AP Id ,ERAB相关信息(QOS, GTP-TEID ,ERAB Id,IP),UE安全能力和安全密钥,如果存在UE无线能力,也需要带回。如果没有UE无线能力,则eNodeB需要向UE所要UE无线能力参数。 7. 无线承载的建立,对上下文进行处理,eNodeB向UE发送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其中包含测量配置,移动性配置,无线资源配置(RBs,MAC主要配置,物理信道配置),NAS信息和安全配置等信息。 8. eNodeB收到UE的RRC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确认无线资源配置完成。 9. eNodeB向MME发送InitialContext Setup Response消息,将eNodeB侧承载的IP和GTP-TEID带给MME。在重配完成后,实际上已经可以发送上行数据了。此时,完成建立EPS数据业务连接(QCI8/9承载),即完成在EPC侧的注册;以及IMS的注册(QCI5承载) 。 10.用户A发送上行数据,呼叫用户B,首先向AS服务器发送INVITE请求,LTE系统中会以数据的方式进行传输,用户A发送上行数据到AS服务器,其中携带SIP信令INVITE请求。 11. AS服务器发送100 Trying的确认消息给用户A,确认收到INVITE消息.。 12.同时转发INVITE到用户B,发送下行数据首先经过PDN网关到SGW网关。 13. SGW发现UE B为IDLE模式,发送下行数据到的通知到MME,同时缓存数据。 14 . MME对UE B发起寻呼流程。 15.同上述步骤1-9 : 步骤14-21,UE B也会完成在MME以及IMS的注册。 16.SGW将缓存的数据发往UE B,其中SIP信令为A呼叫B的INVITE消息。 UE发送上行数据到AS,携带回复的100Trying消息。后续信令和数据的传输见A呼叫B(SIP呼叫业务流程)。 3.4.2 VOLTE SIP信令流程1. 用户A,摘机对用户B发起呼叫,用户A首先向AS服务器发起INVITE请求。 2. AS服务器回复100Trying给用户A说明收到INVITE请求。 3. AS服务器通过认证确认用户认证已通过后,向被叫终端B转送INVITE请求。 4. 用户B向AS服务器送呼叫处理中的应答消息,100 Trying 。 5. 用户B向AS服务器送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提示建立对话的进度信息。(此时被叫QCI1专用承载建立) 6. AS服务器向主叫终端A转送183 SessionProgress消息,终端A了解到整个Session的建立进度消息。 7. 终端A向AS服务器回复临时应答消息PRACK,表示收到183Session Progress消息。 (此时主叫QCI1专用承载建立) 8. AS服务器向被叫终端B转送临时应答消息PRACK,终端B了解到终端A收到183 Session Progress消息。 9. 被叫终端B向AS服务器发送200 OK消息,表示183Session Progress请求已经处理成功。 10. AS服务器向主叫终端A转送200 OK消息。 11. 主叫终端A向AS服务器发送UPDATE消息,意在与被叫终端B协商相关SDP信息。 12. AS服务器向被叫终端B转送UPDATE消息。 13. 被叫终端B向AS服务器发送200 OK消息,表示UPDATE请求已经处理成功。 14. AS服务器向主叫用户A转送200 OK消息,通知用户A UPDATE请求已经处理成功。 15. 被叫用户B振铃,用户振铃后,向AS服务器发送180Ringing 振铃信息。 16. AS服务器向主叫终端A转送180 Ringing 振铃信息。 17. 被叫终端B向AS服务器发送200 OK消息,表明主叫最初的INVITE请求已经处理成功。 18 . AS服务器向主叫终端A转送200 OK消息,通知主叫终端A,被叫终端B已经对INVITE请求处理成功。 19. 主叫终端A向AS服务器发送ACK消息,意在通知被叫终端B,主叫侧已经了解被叫侧处理INVITE请求成功。 20. AS服务器向被叫终端B转送ACK信息。 21. 用户A主动挂机,A向AS服务器发起通话结束BYTE信息。 22. AS服务器向被叫终端B转送BYTE信息。 23. 被叫终端B向AS服务器发送200 OK消息,表示对BYTE信息处理成功。 24. AS服务器向用户A转送200 OK信息。整个通话结束。 25. 被叫用户B主动挂机流程同步骤21—24。
3.5 CSFB信令流程3.5.1 CSFB主叫信令流程
CSFB主叫信令流程如下: 1.UE发起CS Fallback语音业务请求。 解析: 1、LTE网络:ExtendedServiceRequest,携带service-type:mobile-originating-CS-fallback,对应Event List中CSFBServiceRequest; 2、LTE网络:RRCConnectionRelease,携带配置的GERAN相邻频点组起始频点和GERANBCCH相邻频点信息,对应Event List中InterRATRedirectionReq; 4、GSM网络:Alerting,表示核心网给主叫回振铃音,被叫已接通,对应Event List中CSFBServiceSuc;(另通过Setup消息可以查看被叫号码) 5、GSM网络:ChannelRelease,对应Event List中目前版本显示有误(GSMCallDropped);(另用户主动挂机对应Disconnect消息,方向为UL,Channel Release消息为网络侧下发,DL) 6、LTE网络:TrackingAreaUpdateAccept,携带TAU类别(combined-TA)、TAL对应的GSM侧LAC信息,对应EventList中TAUpdateSuc。 3.5.2 CSFB被叫信令流程CSFB被叫信令流程如下: 1.MSC收到IAM入局消息后,根据存在的SGs关联和MME信息,发送SGsAP-PAGING-REQUEST(IMSI, TMSI,Service indicator ,主叫号码,位置区信息)消息给MME。 3.因时间关系先整理这些其他涉及问题如下LTE高倒流是指:在LTE小区覆盖区域内的4G终端未占用4G网络,且PS业务由2G或3G网络进行的超大数据流量(日均流量大于600M),就是高倒流小区
互操作参数、覆盖、接入参数、终端性能、故障核查 MR深度覆盖分析优化、 二、面试技巧
1、回答问题时不要吞吞吐吐; 2、落落大方、严肃活泼; 3、回答内容根据面试官个人情况而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