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后叫你一声妈妈

 昵称1676985 2017-11-23
最后叫你一声妈妈
光-老顽童 2017-11-22 21:37:44 举报
阅读数:9193

​​                       悼念母亲喻纳容

(在母亲遗体告别仪式上的悼词2017.11.20

各位亲友和来宾,

今天我们都聚在一起,向一位慈祥的奶奶,一位优秀的教师,一位伟大的母亲,我们三兄弟的人生楷模,喻纳容,作最后的告别。

我们的母亲,我们从小习惯于叫她“孃孃”,生于1930年2月9日。在经历了她87年9个多月的幸福人生后,于11月18日凌晨2点22分,平静安祥地离开了我们。

母亲的一生,我用背景墙上的这幅长挽联作了一个总结:

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勤勤恳恳言传身教儿孙济一堂

我撰写的短挽联我撰写的短挽联

母亲对工作的认真,是闻所未闻的。她曾经很自豪地告诉我们,在她几十年的教书生涯中,她没有请过一天事假。在弟弟四岁的时候,因为发高烧到42度,被幼儿园送回家里。母亲没有请假去医院,只是给他吃了药,放点烧饼和水,将他关在家里,自己就去学校上课了。她说学生不能没课上。晚年的时候,母亲每说到此事,就非常内疚和自责,说对不起我们。可是我们怎么可能去责怪她呢?

母亲在全校大会上讲话 1960年代母亲在全校大会上讲话 1960年代

母亲如此的要求进步,但直到退休她始终没有实现她入党的梦想。她入党的动机当然不是为了当官,而是因为她认为党员是最优秀的人,入了党就意味着得到了组织认可。其实母亲非常优秀,出类拔萃,1956年26岁时就当上了教导主任,但是因为她的工商业兼地主的家庭出身和所谓的右派言论,她始终没有被重用。她加倍努力工作,也得过无数荣誉,但党的大门始终对她关上。这个心结直到晚年在目睹了各级党员的大面积腐败堕落之后才彻底放下,认定不是党员并不值得遗憾。现在她是以一个优秀群众身份进入天堂的,她在天之灵定会非常宽慰她的群众身份。

父母在英国 1996年父母在英国 1996年

母亲对我们三兄弟的教育非常严格。她不准我们有任何不良习惯和嗜好。比如玩打弹子赌博,打架骂人,抽烟喝酒谈女朋友。我的两个兄弟都老老实实地听了她的话,可是我总是抵挡不住某些诱惑,常常背着她做些带点小彩的街头游戏,比如打弹子,打扑克等等各种能赢钱的把戏。为了防止被母亲抓现行,我总是让邻居为我放哨。一发现她那鲜艳的红色永久自行车从远处出现,他们就喊,“喻老师回来了!”我便赶紧收手上楼。对我的这些背后的违禁活动,母亲全然不察,还总夸我最听话。今天在这里我要向母亲大人忏悔,你的最听话的二儿子,其实远没有你想像的听话。我背着你在小伙伴那里赢了不少钱呢!

父母和三兄弟 2017年7月父母和三兄弟 2017年7月

母亲对我的学习成绩的要求很简单:你只能是最好的。记得我初中时有一次数学得了97分,全班第一。回来后母亲要惩罚我。我说我已经第一了,还不够好?母亲说,最好是100,不是第一。你没有做到最好,第一也不行。记住,你不能和别人比,只能和你自己比。我后来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大小考试通通一百分,就是记住了母亲这个霸道的教导。

晚年的时候,母亲总是自豪地说她有三个好儿子,孝顺,正直,友爱。的确,我们三兄弟从小到大没有打过架,红过脸,有困难互相帮助,有东西互相分享,东西不够互相谦让。我不在打弹子赌小钱,就是在家里读书,母亲看到弟弟的家务事做完了,而我还在看书,根本没做家务事,就会大声叫我做事。每到这时,弟弟就会说,你叫他干什么?我不是在你旁边吗?

母亲一生非常节俭。这是在那些困难时期养成的习惯。她会一张餐巾纸撕成两半用,但是对下辈人,逢年过节出手就是数千。对有困难的街坊邻居和同事,她也是有求必应,慷慨解囊。

年过八旬的母亲 优雅依在年过八旬的母亲 优雅依在

母亲虽然节俭,但是在俭朴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着优雅美丽。她独特的气质和天生的品味,能够让她穿上普通的衣服也透出一种贵气。我们三个兄弟被她随便一打扮,从小就在同龄孩子中格外洋气出众。这种对高雅品质的追求贯穿了我们成长的全部过程,并保持至今。

我的父母 2014年夏我的父母 2014年夏

对几个孙女,母亲也是和对儿子一样严格要求。每天接送她们上下学,开家长会,教她们唱歌跳舞,画画,折纸,做手工。我的几个女儿最爱的时刻就是围在奶奶身边,看她用手帕折布老鼠,然后看着布老鼠在她手上活蹦乱跳,吓得直往她怀里躲,口里却一遍又一遍地说,还要,还要。在今年七月女儿回武汉的短短几天里,奶奶已经记不得如何折布老鼠了,这让女儿非常失望。我说我可以代替奶奶折,她们说我们只爱看奶奶的布老鼠。

和孙女Lydia和Lavinia在一起 2014年夏和孙女Lydia和Lavinia在一起 2014年夏

母亲于父亲的感情也是忠贞不渝。他们从小住在同一条街上,却各自去读书,见面不多。然后母亲到孝感农村学校教书,在那里同短暂工作的父亲偶遇,最后相爱结婚,在一起同甘共苦六十五年,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

20岁时的父亲 1947年20岁时的父亲 1947年

我的父母 1950年代我的父母 1950年代

母亲的一生是幸福的,被宠爱的一生。她深受学生,同事所爱,深受儿孙所爱,当然更是深受我父亲所爱。晚年的时候,她总是说我这一生太幸福,是个有福气的女人。无论有什么要求,只要喊一声,鑫呃(她对父亲的昵称),就什么都有了。

母亲80大寿的晚宴上 2010年母亲80大寿的晚宴上 2010年

多年来,我们总是不太理解为什么这样一个爱我们的母亲,却要坚持从小让我们叫她“孃孃”呢?父亲说,这是因为在有了我哥哥的时候,她才22岁,正在努力地追求成为一个新式职业妇女,不想被看作是年纪轻轻就拖儿带女的劳动妇女。她就要求我哥哥对她以“孃孃”相称。我和弟弟也是如此,这一叫就是几十年。

母亲在1950年代母亲在1950年代

我们三兄弟成年以后,母亲多次跟我们说,她想让我们改叫她妈妈。可是我们那时早已叫习惯了,总是改不了口。越到晚年,她的愿望越强烈,我也很想改口。每次见到母亲,我总是先在口中排练几次,鼓足勇气上前,可是一开口,“孃孃"又滑出了口。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失望心情。

所以今天在这里,在你的遗体前,我最后一次对你大声叫一声,妈妈。

我希望你能听见,然后让这声妈妈成为你在天堂里永远萦绕在你耳边的最后一句话。

妈妈,我们永远爱你,请安息吧。

母亲抱着6个月的孙子小澍 2017年春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