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国医说养生 | 阴阳平衡,百病不生!老中医教你如何平衡体内阴阳

 wwx1944 2017-11-23


某一年夏天,我的诊所里来了个“怪”病人。当时应该是阴历六七月份,而且快到中午,太阳已经非常毒辣。可再看这个怪人,上身还穿着厚外套、衬衫,下身一条长裤。


很明显,这个人非常怕冷,跟身边那些穿短袖都嫌热的人相比,这不能不说怪,所以我一眼就注意到了他。

轮到他就诊的时候,他对我说:“我今年52岁,五六年前检查出高血压,之前一直是靠降压药来维持血压稳定。但是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吃药的效果大不如从前,还出现了副作用,我的胃开始不舒服、经常反酸,小便也比较频繁。还有,我的腰和腿总是感到发凉,稍微一着凉就不行了。所以,你看我大夏天的都不敢脱衣服。”


提到高血压,很多人都知道这是肝火旺,很多高血压病人都会面红目赤、脾气暴躁,这都是肝火旺的表现。


中医治疗高血压,常规的治疗方法就是“平肝潜阳”

  • 所谓“平”,就是恢复肝脏的阴阳平衡。

  • 所谓“潜”,就是让肝阳潜到下面,抑制过于旺盛的肝阳。

阴阳平衡了,肝火降下去,高血压就能缓解了。


但看到这个病人后,我首先判断他的高血压绝不能用平肝潜阳的方法来治疗,因为根据他的症状,他的身体不论内外其实都是阳虚寒冷的表现。


为什么这么说?

他有高血压的一般表现:头晕、耳鸣、头痛、烦躁、失眠。


阳虚的表现也非常典型:畏寒怕冷、出虚汗、没有精神、腰膝冷痛。


我让他伸出舌头来一看,舌苔又白又腻,这说明脾为寒湿所困。


这种虚寒性的高血压,用平肝潜阳的治疗方法,会让病人越吃越寒,情况越来越严重。


换句话说,治疗虚寒性的高血压就要用温补的中药扶助阳气,进而实现阴阳平衡。


最后,服了一段时间温阳的中药之后,不仅血压维持了平衡,他畏寒怕冷、腰膝发凉等阳虚的症状也明显好转。



通过这个病例你也许会发现,中医治疗疾病,其实就是在调阴阳



人类的疾病成千上万,在中医理论里,这些疾病的发病原理却只有一个——阴阳失衡。中医讲究“治病必求于本”,症状消失仍不算病好,只有把阴阳调好才算彻底治愈。


什么是阳?

阴阳实际就是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主要是根据阴阳的能量特征而划分,比如说:


“阳”的能量特征是温热、明亮、干燥、兴奋、亢进。因此,上面的、外面的、左边的、南方的、天空的、白昼的、春夏的、运动的等等,都为阳。


“阴”的能量特征是寒凉、晦暗、湿润、抑制、衰退。所以,下面的、内部的、右边的、北方的、大地的、黑夜的、秋冬的、静止的等等,都属于阴。


疾病怎么分阴阳?


对中医大夫来说,把阴阳的思想应用到人体身上其实就是中医辨证要遵循的阴阳两纲,以此为基础,又引申出表里、虚实、寒热——“六要”


  • 表证

  • 热证

  • 实证

可概括为阳证。一般出现在正气和邪气都比较强,或者疾病的初期阶段。

  • 里证

  • 寒证

  • 虚证

可以概括为阴证。一般出现在正气和邪气都较虚弱,或者疾病的后期阶段。

那么,如何判断结合具体症状,自己通过“六要”(即,疾病属于表证还是里证,属于虚证还是实证,属于寒证还是热证)辩证,进而采取相应的平衡阴阳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