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念念不忘的几首唐诗

 东山观海 2017-11-23
原创 2017-11-16 景志祥 

       


   一


 小时候读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当时的感觉,这也能叫诗么,这根本是寻常朋友间的亲切问候,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朋友! 


 如今再读,方知大诗人的厉害,短短的四句诗蕴含生活气息,不加任何雕琢, 信手拈来,遂成妙章。语言平淡而情味盎然。细细品味,胜于醇酒,令人身心俱醉了!


 工作多年后,游走与每一个陌生的城市,当一个雪天的夜晚,脑海里莫名其妙地想起这首诗来。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对这一千多年前的情景如此的羡慕,泥炉小巧又朴素,嫣红的火,映着浮动泡沫的绿酒,是那样地诱人,那样地叫人口馋,正宜于跟一二挚友小饮一场。



  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时隔多年,李绅的这两首诗还能随口背诵出来,得益于当年我的语文老师不厌其烦的让我们背诵,那时候觉得这两首小诗读来十分的亲切,熟悉,长大后再回味方才看出其中的原因,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说到底在于农夫的辛苦,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多年后当我再看到炎炎夏日,我的父母在田中劳作的情景,方才醒悟这诗原来是写天下千千万万的父母,难怪多年后诵来仍有熟悉的味道。


 三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儿时读王维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总觉得他矫情,尤其是最后两句,不就是出一个关,多喝一杯酒么,用不着说得这么伤感悲壮,多年后,当年的朋友各奔东西,天南地北,偶有遇到的酒桌上,最先想到的竟是这两句,天涯海角那么远,有时候一旦离开,再相聚已不知是多年后,除了一声劝慰,唯有更尽一杯酒了!


 读书的时候最喜欢“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一句,短短一句,把离别的情绪写到了极致,每次读来总少不了几分感慨,多年后再读,才越发体会其中的酸楚,天南地北,海角天涯,两个相爱的人儿,却经不住生活的重压,不得不就此分开,从此愈想愈远,愈远愈悲.和心爱的人长期分离,再好的时光,再美的景色,也没有心思去欣赏领受了。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呢?追逐的光荣再多,名声再大,又怎么比得上身边有一个可心的人儿陪着说说话更好呢?


 四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


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


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


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


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初读白居易这三首江南诗词,最大的感触便是诗人有些夸张了,不过是几朵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的颜色,比其他地方要绿一些罢了,即便是人间的天堂西湖,苏州,也不过如此,远远达不到让人念念不忘的地步,因此对这三首诗词谈不上喜欢,走出校门后,迫于生活的压力,天南地北,海角天涯算是留下了我们的脚步,各地风景也看了不少,可能留在脑海里的风景却没几个,反而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石板小道,碧绿的稻田、高矮不一房舍,古老的瓦片,甚至山腰上迎风而立的几颗柑橘树都是一道道的风景线,细细回味起来竟是那么的熟悉,江南好,好的或许不是景色,而是一种我们渐渐遗忘的味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