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普】消炎药≠抗生素,乱用很危险!

 林小霖 2017-11-24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

牙疼了,吃颗消炎药吧……

感冒喉咙痛,吃颗消炎药吧……

医生,我这伤口发炎,要不要用点消炎药?

 

“消炎药”,似乎成了我们生病的首选药物。而对于“抗生素”,则是避而远之。

 

由于各种药物名称总是有些通俗说法,导致很多人对于“消炎药”“抗生素”傻傻分不清楚。

 

其实,我们平常所说“消炎药”大多是指抗菌或抗感染药物,而医生眼中的“消炎药”却不仅仅是抗菌药。

 

消炎药≠抗生素

 

抗生素严格意义上讲是指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包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可以分别称之为抗菌药、抗病毒药、抗寄生虫药和抗肿瘤药。但在日常生活和诊疗行为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

 

 抗生素的5种分类:

β-内酰胺类(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

大环内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氯霉素等。

 

我们熟知的奎诺酮类抗菌药有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沙星类药。磺胺类抗菌药有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

 

除此之外,抗病毒、抗真菌、抗支原体、抗依原体、抗肿瘤、抗结核都属于抗生素药。

 

消炎药通俗讲就是消除炎症的药物,包括抗菌药及抗炎药。如: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甾体类消炎药。

 

炎症物的形成和一些活性物质有关,比如环氧化酶、前列腺素。这些炎症活性物质的产生对身体造成不适感,甚至会疼痛,所以大多数消炎药都具备有解热、镇痛作用。

 

我们熟知的阿斯匹林、扑热息痛、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钠(英太青)、塞来昔布(西乐葆),依托考昔等属于非甾体类消炎药。

 

而地塞米松、强地松等则属于甾体类消炎药(类固醇激素),这些药物能直接针对炎症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发挥作用,从而控制或减轻炎症反应。

 

抗菌药不直接针对炎症发挥作用,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起到杀灭的作用。因此一般只对敏感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有效。

 

由此可见,外伤引起的局部软组织的淤血、肿胀、疼痛,过敏反应引起的红肿,风湿或类风湿引起的关节肿胀以及病毒引起的炎症等情况,使用抗菌药(老百姓所说的消炎药)是无效的,最好不要乱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