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雀--柳琴独奏

 cxag 2017-11-24

云雀 来自京剧月琴艺术网 01:34


在上个世纪,罗马尼亚民族音乐十分盛行,在布加勒斯特,无论是雅典那音乐厅,还是国家大剧院以及一些小剧场,演出季上演的全是民间音乐和民族歌舞。每逢遇到演出,只要有时间,我几乎都到现场观看,每场演出的节目单中,“云雀”都必不可少,每一次“云雀”演奏完毕,台下的掌声如雷鸣般经久不息,一直到演奏员返场方可安静下来。置身于这种高水平的音乐氛围中,聆听排箫大师格奥尔基·赞菲尔或者小提琴家领奏的“云雀”,真是极大的艺术享受。乐曲欢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丝丝相扣,层层推进,旋律起伏多变,时而以悠长高亢的音调表现云雀向高空展翅翱翔;时而又以密集急促的节奏表现云雀向下俯冲,极具艺术感染力,令观众如痴如醉。恍惚间,我甚至弄不清自己是坐在音乐厅里听音乐,还是徜徉于野外山林之中,目睹那精灵般的云雀,从地面腾空飞起,然后展开双翅亮起歌喉钻入云端,消失在天空中。串串颤音模仿阵阵鸟鸣,惟妙惟肖,让人难辨真假。布谷声声与云雀一唱一和,相映成趣,活脱脱勾勒出山林阳光明媚、百鸟争鸣、风景如画的一幕。有时候,我被动听的音符带入那美丽的画面,一种超然自逸之感占居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只有这天籁之音在耳边回荡。有时候,我沉浸在美妙的乐曲中不能自醒,直到乐曲进入高潮而后戛然而止,全场掌声雷动,才省悟已到曲终。

    “云雀”最早是罗马尼亚民族传统舞曲,主要用小提琴、排箫演奏,小乐队伴奏。由于曲子十分动听,渐渐的就脱离了舞蹈,变成一首热烈欢快的器乐曲。后来,“云雀”被罗马尼亚世界级音乐大师乔治·埃乃斯库(梅纽因的老师)吸收进著名的《罗马尼亚第一狂想曲》,以交响乐的形式登上大雅之堂,进而风靡全球,受到各国人民喜爱。美丽的“云雀”成为罗马尼亚的向征。

    艺术源于生活,灵感来自于大自然。“云雀”这一民间艺术精品,几十年流行经久不衰,它的创作灵感显然是源于大自然中的云雀。

    据载,云雀属雀形目,百灵科,是一类鸣鸟。以活泼悦耳的鸣声著称,高空飞行时鸣唱,并发出成串的颤音。可作极壮观的俯冲回到地面。栖于草地、干旱平原、泥淖及沼泽。所有的云雀都有高昂悦耳的声音。在求爱的时候,雄鸟会唱着动听的歌曲或者响亮地拍动翅膀,以吸引雌鸟的注意。告警时发出多变的吱吱声。

    英国诗人雪莱的《致云雀》是他抒情诗的代表作之一。诗歌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怀春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据说,在风雨如晦的日子里,云雀是不起飞的。云雀总是和阳光丽日在一起,和白云蓝天在一起,和春风花朵在一起,追逐自由与爱情。因它穿云破雾,不断向上奋飞,所以有“云雀”之美称。

    有人把音乐比喻为灵魂,那么“云雀”代表的正是罗马尼亚民族的精神与性格。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罗马尼亚人民为了捍卫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与外来侵略者浴血战斗,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达契亚国的德切巴尔、中世纪斯特凡大公和勇敢的米哈伊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而在日常生活中,罗马尼亚人大都乐观豪爽,热情好客,能歌善舞,风趣幽默。与他们在一起办事也好,用餐也好,聊天也好,忍俊不禁或笑破肚皮是常有的事。他们似乎每个人都是一只无忧无虑的云雀,向往欢乐与自由,用鲜花与爱装点自己的人生,用歌声与欢笑呼唤美好的未来。

    “云雀”韵律欢腾喜庆,因此,它在节日、婚礼、庆典等场合演奏,助兴效果是任何其他乐曲都不能相比的。今天的罗马尼亚,在城市乡村、在多瑙河畔、在黑海之滨、在喀尔巴阡山脚下,你会发现“云雀”无处不在。走进罗马尼亚,如同进入一个“云雀”的国度,到处都流淌着“云雀”的风韵,到处都能听到“云雀”的歌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