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机主值面试题(建议收藏)

 细直紧园 2017-11-24

1、 主、再热汽温的异常怎样处理?

1) 主、再热汽温额定值为538℃,正常运行中温度升至546℃时, 尽快调整恢复。

2)  主、再热汽温上升至566℃时,汇报值长,连续运行超过15分钟时,应汇报值长,故障停机。

3)主、再热汽温下降至516℃,应尽快恢复,汽温下降至496℃应汇报值、机长开始减负荷,汽温每下降1℃减负荷10MW,并开启汽机导管疏水,汽温下降至450℃仍不能恢复,汇报值长故障停机。

4)汽温下降过程中应保证150℃以上的过热度,否则应开启汽机导管、汽缸本体等疏水阀。

5)运行中主汽阀及再热主汽阀前左右侧蒸汽的温差≤14℃,最大温差≤42℃。

6)汽压正常,汽温10分钟内下降50℃以上时,应紧急停机。

7)运行中汽温变化时应加强对机组的振动、声音、差胀、轴向位移、推力轴承、支持轴承金属温度、高中压上、下缸金属温差及监视段压力的监视。

8)运行中主蒸汽压力、温度同时下降时,符合滑停曲线时,按滑停处理。

9)运行中主、再热蒸汽温差不大于28℃,最高不大于42℃,但仅限于再热汽温低于主汽温度。

2、仪用压缩空气压力低的处理

1)  发现压缩空气压力低应立即查明原因,汇报值长;

2)  检查空压机是否运行正常,若故障启动备用空压机运行,以维持空气压力正常。

3)  若由于空气管路或排气阀泄漏,则应关严排气阀和隔绝泄漏空气管道;

4)  当压缩空气压力低于0.64 MPa时备用空压机应联动;

5)  若储气罐大量漏气造成,应隔离该储气罐;

6)  尽量保持机组稳定,减少对调节门的操作,若应仪用空气压力低引起阀门调节失灵,对可手动调节的置就地进行手动调节或切至旁路调节。

7)  要特别注意除氧器、凝汽器水位、凝汽器真空的变化。

8)  当压缩空气压力过低或断气时各气动门状态如下:

3、主汽压力异常

1) 正常运行中主蒸汽压力维持16.67Mpa,主蒸汽压力不应大于17.5Mpa,超过17.5Mpa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主蒸汽压力不得超过21.67 Mpa

2)若机组负荷降低过快造成主汽压力升高,应稳定负荷,待汽压恢复后,再进行降低负荷。

3)根据主蒸汽流量和主汽压力变化方向判断造成压力异常的原因,若锅炉原因造成蒸汽压力升高,应调整燃烧恢复汽压正常。

4)主汽压力下降时应尽快恢复,若负荷增加过快引起主蒸汽压力下降时,应稳定负荷或适当减负荷,检查高旁及其它疏水阀是否误开,若误开应及时关闭。并注意汽包水位的调节,若机组投入AGC时,也可适当改变负荷变化率来减缓汽压下降速度,待汽压恢复正常后方可加负荷。

5)若高低旁误开应及时关闭,并加强汽包水位和汽轮机排汽压力的监视。

6)蒸汽压力异常时,应严密监视机组的振动、轴向位移、推力瓦温度、声音、胀差及汽缸温差的变化。

4、油箱油温高的处理:

1) 若安全溢流阀异常动作导致溢流,联系检修处理。

2) 若冷却水进出水门没开应开启。

3) 冷却水控制回路故障应联系检修。

4) EH油温大于55℃检查,冷却水回水电磁阀打开,必要时采用外部冷却的方法降温。

5) 电加热误启动应及时停运并联系热控处理。

6) 联系检修清理冷却器。

7) 运行EH油泵跳闸,备用油泵自动启动。

5、 EH油压低的处理:

1) 当EH油压力降至11.2 MPa时发“EH油压低报警信号”,备用EH油泵应自启动,否则启动备用EH油泵运行。

2) 检查EH油系统有无泄漏,如有则在保证系统运行的前提下隔离泄漏点,汇报值长联系检修。

3)检查EH油泵出口滤网,若差压大时启动备用泵, 停原运行泵清洗滤网。

4)检查EH油泵出口压力,若出口压力低应启动备用EH油泵,停止原运行泵,汇报值长联系检修。

5)检查高压蓄能器内氮压低于8.27MPa汇报值长,通知检修重新充气。

6)若油动机伺服阀泄漏汇报值长减负荷,并根据伺服阀泄漏情况调整机组负荷,并通知检修处理。

7)EH油压力降至9.5 MPa停机保护应动作,否则故障停机。

6、定(转子)冷却水压降低的 处理

1)检查定(转子)冷泵运行是否正常,必要时倒备用泵。

2)检查定(转子)冷箱水位及定(转子)冷水系统的阀门位置正常。

3)定(转子)冷水系统压力表管放水门是否误开,误开应立即关闭。

4) 定(转子)冷水系统滤网前、后差压大时倒切滤网并联系检修清洗。

5)水冷器大量漏水时应切换定(转子)水冷器。

6)当定(转子)冷泵跳闸或定(转子)冷泵出口压力小于0.5 MPa 定(转子)冷泵未联动,应手动启动备用定(转子)冷泵。

7)定(转子)冷水中断发电机将跳闸,按停机处理。

7、电动给水泵汽化的现象、原因及处理:

现象:

1)电泵出口压力及电流摆动且有下降趋势。

2) 泵内有冲击噪音,振动增大。

3)电泵流量、入口压力及平衡盘压力剧烈摆动。

原因

1) 机组甩负荷引起除氧器压力突然降低或给水流量突然减少。

2)电泵出力过小而最小流量阀未开。

3)前置泵、电动给水泵入口滤网堵塞。

4) 除氧器水位过低。

5)除氧器水箱补水过快导至除氧器压力突降。

6)前置泵入口门误关.

处理

1)发生汽化应紧急停止电泵,启动备用电泵运行。

2) 查明原因设法消除。

3) 调整除氧器压力及水位在规定范围内。

4)清理前置泵进口滤网。

5)电动给水泵汽化停运后,如惰走时间正常,原因查清消除后可再次启动或投入备用。

 8、高加紧急停运操作

1)立即解列故障加热器使水侧走旁路,注意防止给水中断。

2)检查抽汽管道疏水阀自动打开,上级高压加热器逐级疏水阀及3号高加正常疏水阀关闭。

3)高压加热器抽汽电动门、抽汽逆止门联关,联开高加旁路门,延时关闭高压加热器进、出水门,高压加热器解列。

4) 汇报值长,注意给水压力、温度,并按规定带负荷。

5)检查解列高加各阀门动作正确。

6) 关闭高加至除氧器连续排气门。

7)注意除氧器压力和水位的变化。

9、 给水温度下降的处理?

1)高加水位升高应调节水位正常,如不能维持正常水位,且高加水位高保护不动作时应紧急停用高加。

2)高加汽侧凝聚空气时进行放空气操作。

3)高加进水温度降低应检查负荷、除氧器压力及温度是否正常,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4)高加进汽压力下降时应对照负荷,若负荷正常应检查各抽汽电动门、抽汽逆止门未开足或误关,检查抽汽管道的疏水是否误开。

5)高加传热不佳端差上升时应检查高加水位是否低,水位低时应及时调节。

6)高加入口三通阀开到位。

10、高加水位升高处理:

1)校对高压加热器水位计,检查高压加热器出水温度及疏水温度是否降低,检查高压加热器水位升高。

2) 检查正常疏水调阀是否动作正常,当正常疏水调阀手、自动失灵无法控制水位时应打开危急疏水阀。

3)当高压加热器水位上升达到+150mm时发 Ⅱ值报警,并自动打开危急疏水阀。

4)若危急疏水阀开启后高压加热器水位仍有上升,当高压加热器水位升至高+350mm时发高Ⅲ报警值,高压加热器应自动解列,否则手动紧急解列高压加热器,检查各阀门动作正确。

5)若高压加热器水位实际不高、可能热工电接点水位故障或水位高误发,应联系热控处理。

6) 如果高压加热器水位高Ⅲ值,且同时出现相应抽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应立即紧急停用高压加热器,并检查机组运行情况,如高压加热器水位高造成汽机水冲击,按汽轮机水冲击处理。

11、低加水位高的处理

1)低加水位高时应校对低加水位计,检查低加疏水调整门调节自动是否正常,否则联系检修处理。

2) 低加水位高时应节流上级低加疏水调整门。

3)若低加钢管泄漏无法维持正常水位,汇报值长立即停运故障低加。

4)若低加水位升高并同时出现相应抽汽管道内发生水冲击声时,应立即切除该台低加,汇报值长,并注意机组运行情况,若机组发生水冲击按汽轮机水冲击进行处理。

5) 低加停用后要注意除氧器压力、温度,检查除氧器运行是否正常。

12、除氧器压力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1)机组超负荷运行;

2) 连排来蒸汽量太大;

3) 高加疏水量太大或带汽;

4) 除氧器水位调节门误关;

5)辅汽联箱至除氧器调节门误开;

6)表计失灵或变送器故障;

处理

1)发现除氧器压力升高,应核对表计判断除氧器压力是否真实升高。

2)除氧器水位自动调节失灵,应切至手动,维持除氧器水位正常。

3)机组负荷增加太快或超负荷运行,应降低机组负荷。

4)检查辅汽联箱至除氧器调节门动作是否正常,必要时将其关闭。

5)经处理无效,压力继续上升,应撤出连排及高加汽侧运行,降低机组负荷,开启除氧器溢流管电动门泄压,防止除氧器严重超压。

13、除氧器水位升高的处理

1) 检查除氧器水位自动是否失灵或旁路门误开;

2) 检查除氧器水位调节旁路是否误开,误开时应立即关闭。

3) 检查、校对除氧器水位,密切监视给水流量与凝结水流量的变化,检查并确认锅炉上水系统正常;   

4) 若因供热回水流量增加造成水位升高,联系邻机开打供热回水至除氧器回水门,同时关闭本机回水门;

5)检查凝结水输送泵至除氧器上水门是否严密关闭;

6)当除氧器水位升高至3200mm时,除氧器溢水电动门应自动开启,否则应立即手动开启;

7)当除氧器水位升高至3250mm时,联开除氧器至凝汽器溢流阀及凝结泵再循环,联关四段抽汽至除氧器电动门、逆止门,联开四段抽汽管道疏水阀.密切注意除氧器水位,防止发生水位大幅度波动。

14、凝汽器真空下降的处理:

1) 发现真空下降时,应首先核对有关表计, 核对低压缸排汽温度和凝结水温度,并迅速查明真空下降原因立即处理, 同时汇报值长,真空下降3kPa时应立即启动备用真空泵。

2)当时进行与真空系统有关的操作时应立即停止,恢复原系统。

3)检查轴封压力是否正常,负荷低时应立即切换汽源,提高轴封压力。

4)检查循环水系统进、出口水温升是否增大,循环水压力是否降低,循环水室是否有空气

5) 检查热井水位及凝结水泵工作是否正常,热井水位高时及时放水,凝泵工作失常时倒泵运行。

6)检查真空破坏门是否误开,误开应立即关闭。

7) 检查轴封加热器水封正常。

8) 检查除盐水箱水位低时及时补水,并关闭凝汽器补水门。

9)检查真空泵工作是否正常,各气动门开关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真空泵汽水分离器水位是否正常,水位高时放水,水温高时开大水冷器冷却水门。

10) 检查低旁是否关闭。

11) 若循环水并联运行,应检查相应机组循环水泵运行情况,及时启动备用循环水泵,必要时可关闭并联机组循环水泵出口母管联络电动门。

12) 若循环水泵跳闸应检查泵出口蝶阀是否联关, 若未联关应立即手动关闭出口蝶阀。

13)检查循环水、真空系统各阀门位置是否正确。

14) 检查低压缸大气薄膜是否破损。

15) 在凝汽器真空下降时应加强监视各轴径振动、胀差、排汽温度、轴向位移等参数的变化。

16)采取措施无效真空仍继续下降至65Kpa时汇报值长减负荷,真空每下降1KPa,减负荷36MW,真空降至45KPa,减负荷至零。

17)真空下降至45Kpa真空低保护动作停机,保护未动时应汇报值长故障停机,必要时关闭高、低旁及主、再热管道的疏水。

18)凝汽器真空下降时视后缸排汽温度情况开后缸喷水阀,排汽温度不应大于90℃。

15、主油泵工作失常的处理:

1) 根据油压及时启动高压备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密切监视主油泵出口及润滑油压。

2)检查主油泵工作失常时应汇报值长,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准备停机。

3) 注油器工作失常应启动高压备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影响机组运行时,汇报值长故障停机。

4) 若机组前箱主油泵处异音增大并伴随着金属噪音,应立即启动高压备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停机。

16、润滑油压降低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1)主油泵工作失常。

2)主油箱油位过低。

3)注油器工作失常。

4)润滑油供油管道或冷油器泄漏。

5) 高压备用油泵、交、直流油泵出口逆止阀不严。

6) 润滑油滤网堵塞。

处理

1)检查主油泵工作是否正常,当润滑油母管压力降至0.08Mpa“润滑油压低报警信号发,检查高启油泵、交流润滑油泵联启正常,否则立即手动启动。

2) 检查主油箱油位,油位低时应立即进行补油,查明原因,主油箱事故放油门或放水门误开时及时关闭,滤油机跑油立即停止滤油。

3)判断高压备用油泵、交、直流油泵出口逆止阀是否严密。

4) 若因注油器工作失常,立即启动高压备用油泵、交流润滑油泵,维持润滑油压正常,联系检修处理。

5)检查冷油器是否泄漏,若因冷油器泄漏引起时,应切换至备用冷油器运行,联系检修处理。

6)油系统滤网差压大时,应及时切换至备用滤网,并联系检修人员清理滤网。

7)润滑油压下降处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机组各轴承温度及回油温度和振动的监视,当任一轴承回油温度升至82℃应故障停机。

8)若油管路破裂漏油,应采取措施隔离,做好防止火灾事故的措施。

9)当采取措施无效,润滑油压力降至0.04Mpa,低油压保护不动作,立即破坏真空紧急故障停机。

17、主油箱油位下降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1)套装油管道漏油或破裂。

2)主油箱、油系统有关的取样门、放水门、放油门误开。

3)冷油器泄漏。

4) 油净化装置跑油。

处理

1)确证主油箱油位下降,汇报值长,立即向主油箱补油,保持油位正常。

2)全面检查油系统是否有泄漏,设法隔离和消除泄漏点,当泄漏点无法隔离,补油无效,主油箱油位低至规定值或油位低引起润滑油压波动下降时,应立即紧急故障停机,停机过程中严禁启动高压备用油泵,尽可能减少油系统泄漏量,以保证安全停机。

3)检查油系统放油门是否误开,否则立即关闭。

4)检查冷油器是否泄漏,确认冷油器泄漏,及时切换隔离,并联系检修处理。

5)检查油净化装置工作是否正常,若因油净化装置跑油时立即停运,并隔离,联系检修处理。 

18、润滑油温升高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1) 冷油器冷却水温升高或冷却水量中断。

2) 冷油器脏污严重。

3) 润滑油三通阀未操作到位。

4)润滑油压低。

5)冷油器冷却水回水调门失灵或误关。

处理

1) 检查冷却水压及冷却水温是否正常,若由于冷油器回水调门自动失灵时,应开启旁路阀手动调整,并联系检修处理;

2)检查润滑油三通阀是否操作到位,否则立即将切换手柄切至工作位;

3)判断冷油器是否脏污,必要时时切换至备用冷油器,并通知检修清理;

4)检查润滑油压是否正常;

5)处理过程中严密监视各支持、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及回油温度变化,任一轴承金属温度或回油温度上升超过规定值,立即紧急故障停机。

19、油压、油位同时下降的处理

1) 立即汇报机长,检查油系统,特别是压力油管道是否泄漏,如漏油设法消除或减少漏油,消除漏油点。

2)检查工作冷油器、润滑冷油器铜管是否破裂漏油,如漏油汇报机长,联系检修向油箱加油。

3)油压低于正常值时应启动辅助润滑油泵运行,检查润滑油滤网是否堵塞,必要时切换滤网运行。

4) 当漏油严重不能消除也无法补救时停止给水泵运行

20、小机轴向位移增大的原因及处理

 原因

1) 给水泵负荷增大。

2)通流部分严重结垢。

3)水冲击。

4)运行中叶片脱落。

5) 蒸汽参数变化大。

6)推力瓦工作失常。

7) 背压高。

处理

1) 确认表计指示正常,降低该泵负荷并查找原因。

2) 轴向位移达到+0.3mm或-0.5mm时报警,继续降低该泵负荷,注意汽包水位的调整,必要时降低主机负荷。

3) 经以上处理无效时轴向位移达到+0.4mm或-0.6mm时而保护不动作或推力轴承金属温度、回油温度达到极限值,应紧急停该小机。

4) 处理过程中,应加强另一台小机的监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