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致良知”之现实意义!

 nangongcunfu 2017-11-24

王阳明心学:“致良知”之现实意义!

01 王阳明“四句教”

王阳明之“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四句话高度概括了王阳明的学术思想,很明显受到佛教善恶观的影响。

相传王阳明幼时曾受佛教高僧点化,从此对佛教产生浓厚兴趣,而研习佛法。

后感佛教之虚妄而出佛入儒,但在其学问中时时能见到佛教教义的痕迹,“四句教”就是亦佛亦儒的糅合体。

佛教的善恶观讲因果报应,“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讲究行善积德。

“无善无恶心之体”:心之本体是无善无恶的,也就是“心即理”。阳明曰:“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这是阳明心学的本体论,是心学的最高法则,是宇宙万物之本源,属于形而上的层次;

“有善有恶意之动”:人的善恶观念源于人的起心动念,是人对事物的认知所产生的主观意识。一般以道德准则来衡量,符合即为善,不合即为恶。人之道德意识与生俱来,之所谓“良知”,是人区别于禽兽之根本;

“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即为心之本体,如澄明的镜子,有辨别善恶的能力,知善知恶就是人之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格除私欲,恢复良知之本体。二是择善而从之,并践行于事事物物上。这就是“致良知”,也是知行合一的过程。

02 “格物致知”与“致良知”

在阳明心学中,“格物致知”是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是“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

对“格物致知”理解的差异,也是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分歧所在,在此分道扬镳而形成两大流派。

朱熹的观点是“格物穷理”,通过研究万物而穷尽其理,从而找到宇宙万物生发的本源——“理”,这是理学的由来。

王阳明刚开始也是循着朱熹的路子“格物致知”,可盯着竹子七天七夜也没有格出什么名堂,差点丢了性命。

其后经历“五溺三变”曲折历程,以及“龙场悟道”,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有了全新的理解,由此而诞生了心学。

“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阳明认为,朱熹之“格物穷理”过于繁杂琐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以前的做法是错误的。

阳明对“格物”的解释是:“格者正也,正其不正归于正之谓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大学问》)”

简单来说,阳明之格物,其实就是“格心中之物”,把人们心中所有错误的不良的欲望、观念、情绪、思想、意识等全部改正过来。

程朱向外修“重外物”,阳明向内修“重本心”,这是理学和心学的最大区别。

“格物致知”即为知行合一的过程,格物就是纠正不良,也是为善去恶的过程,谓之“行”。致知就是恢复良知,谓之“知”。择善而从之,将良知践行于日常事务上,谓之“致良知”。

可以说,“致良知”就是“知行合一”,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二者的关系类似于“体用合一”,“致良知”为体,“知行合一”为用。

“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的两大基石,相互融合,一体两面。富有极深的哲学意义和极强的现实意义,是最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03 “致良知”在日常事务中

人之良知是天赋本性,是作为万物之灵特有的品质。

有个故事,说王阳明的一个门生在某夜抓到一个贼。讲了一大通良知的道理,却遭到贼的耻笑,说:“那你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阳明门生一时语塞,憋得面红耳赤。天气闷热,大汗淋漓之时,灵机一动,建议贼脱去外衣。

贼还算顺从,一件件地脱,直至脱的只剩内裤,再也不肯脱了。

门生问贼为何不再脱,贼面露害羞之色,门生大喊一声:“这,就是你的良知!”

再坏的人也不可能良知完全泯灭,也有良知发现的时候,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阳明曰:“大抵学问功夫只要主意头脑是当,若主意头脑专以“致良知”为事,则凡多闻多见,莫非“致良知”之功。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传习录》答欧阳崇一)”

致良知的现实意义在于,在日常事务中不断地践行良知。抛开日常事务,良知就没有着力处,也就没有什么良知可致了。

王阳明反对静坐苦思冥想,认为那是不切实际的虚妄之行,于事无补,对“致良知”毫无用处。

04 “致良知”的现实意义!

学习阳明心学最要紧的还是如何运用的问题,如果对现实没有指导意义,那就真成了心灵鸡汤!

我认为,最可行的做法应从孟子“四端”入手,逐步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良知”。倡导践行良知,规范行为,重视道德实践,社会风气会逐步好起来。

恻隐之心”:同情弱者,关爱弱势群体,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医者,如果以“吃回扣、拿提成”为目的,与医药贩子里勾外连,故意抬高医药价格,良知何在?

为医者,应怜悯同情那些低收入群体,尽量少开些高价药,以减轻其负担。还有那些暴发户,满脑子全是钱,良知蒙上了厚厚的灰尘。宁可挥霍浪费,也不愿意捐献公益事业,良知几乎泯灭;

“羞恶之心”:知道什么是羞耻,是人最基本的素质,但并不是所有人能做到。

百善孝为先,不孝顺父母是件很羞耻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生活优越,从未受过苦累,不知父母之艰辛,不懂得感恩。

不以不孝为耻,亲情淡漠,自私成性。家庭、学校、社会要重视孝道的教育,以不孝为耻,从小做起。呼唤孝道良知,倡导以孝为先的社会风尚。

“恭敬之心”: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恭敬礼让是我们的优良传统。

近些年,人们的收入大大提高,有些人感觉口袋鼓了,腰杆硬了,说话也气粗了,待人也傲慢起来。

前几天看到一则微信视频,因幼儿园的孩子争抢玩具,家长大打出手。一顿全武行,男不男,女不女,毫无谦让之心,给孩子留下多么坏的印象。

人们富裕了,衣食无忧,更应该提升个人素质。恭敬礼让应成为人们普遍道德意识,彬彬有礼和谦谦君子成为大众的典范。

“是非之心”:明辨是非,坚守道义,涉及到人的认知和价值观问题。

《南渡北归》中提到冯友兰先生,对其为人颇有微辞,令人惋惜!

冯友兰先生是近代儒学大家,深谙诸子百家之学问,学贯古今,所著《中国哲学史》影响深远。

但在文革期间,写了一些批判孔子的文章,自己抛弃自己的学术思想。

尊孔反孔,自我否定,连自己都不信自己,还能希望别人相信你什么?

冯友兰违背了自己的信念,良知蒙蔽昏暗不明,这也是其人品饱受诟病的原因。而同时代的梁漱溟先生要好的多,同样是国学大师,梁先生敢于说真话,始终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令人钦佩!

在历史上,司马迁的精神令人敬佩,遭受奇耻大辱,却不违背自己的信念,终成一代史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