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线索与观点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之三十四

 如歌行板11 2017-11-24

线索与观点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探讨之三十四


占有兵原创


全部图片由玛格南摄影师 Sergio Larrain  拍摄




前言






摄影师,是用照片表达自己的观察和观点。


从事社会纪实专题摄影的摄影师,用一系列的照片,呈现对一个群体,一个人,一个话题或多个话题的表达。在一系列照片中,如果没有线索,只会是一堆照片的堆积;如果没有观点,连自己想表达什么都不清楚,观者当然也不知所云。

线索,是社会纪实专题摄影的纲。围绕着纲,产生了多个节点,每个节点上选出最合适的照片,才能成就一个好的专题摄影项目。

最合适的照片,并不是仅仅指单张照片最精彩的照片,是指与摄影师要表达的观点相符,是照片所处节点的情绪、情境相符,风格统一的照片。这些照片,符合视觉规律,有轻重缓急的变化,摄影语言在其中有适当的运用。

线索在图片编辑时一定要清晰,是每一次的拍摄中,不一定要特别清晰。观点,是摄影师放下身段,通过观察被摄对象和环境产生的。不是戴着有色眼镜,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被摄对象身上拍摄到的图解式影像。


如何发现线索

社会纪实摄影师,每一个专题的拍摄,都和自身的经历相关。摄影师的经历,有时可能很漫长,有时可能只是一瞬间,但都与心灵擦出了火花,留下深刻印象。

每一个线索,都来自摄影师的经历再现,不论是清晰明确的,还是潜意识的。

任何一个线索,通过挖掘,都能见证时代的变化。一个物件,一种情绪,一处场景,一个细节,一种色彩,都是线索的发源处。

线索要通过梳理,才能清晰。梳理的过程,是聚焦精力的过程,也是拷问内心的过程,更是让节点清晰的过程。

很多摄影师,只埋头拍照,没有找到线索,没有依据线索划分节点,有些节点处的照片堆积如山,又有很多节点处的照片很薄弱或空缺。这类摄影师寄希望于一个出色的编辑帮助梳理,其实,再出色的编辑也不能做无米之炊呀。



线索不只是线性的



线索,可是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还可能是线索群。

通常,线索是线性的,并且是曲线的。曲线的线索,才能让专题呈现时,让观者感受到节奏,感受到起伏,心灵受到碰撞,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但,并不是所有的线索都是一条曲线。线索可以是树状的,由一条主线索,产生了很多分线索,每个分线索又产生支线索;线索可以是蜘蛛网状的,每个线索与另外一个线索通过多种路径相连;线索可以是立体的;线索可以是多维多面的;线索可以是如人的神经元般复杂的系统。

一个专题,准备做多久,做多大规模,有多少资源可以利用,摄影师有没有足够的能力操控,都会限制线索的延展。

选择与自己的能力、精力、资源相匹配的线索或线索群,扎实地去做,就能成就一个个的专题。如果这些专题有一个共同的主线索,必将成为时代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文本之一。

 


观点与线索有什么关系




线索,是让摄影师不迷失方向。在线索的引导下,摄影师拍摄了无数的照片。摄影师展出作品或发表作品时,不可能将全部的图片都拿出来,这就需要编辑图片。编辑图片,必须清晰地呈现摄影师的观点,才能让观者进入图片呈现的世界。

通常,摄影师会用时间、空间、事件发展的顺序等作为线索。在这样的线索之下,观点能被强化,但图像的同质化严重,吸引不了观者的注意力。摄影师和编辑的共同努力,引用各类学科的知识,产生了学术性的线索,如人类学、社会学、逻辑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等。

运用学术性的线索,必须限制在学术的理性之下,摄影师的观点也不能信马由缰。正因为如此,摄影师的手脚又被束缚了。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是摄影师发自内心地投入其中,观察、思考、拍摄,编辑、传播、出版、展览等。摄影师在进行的过程中,观点是并非恒定不变的,针对不同的受众,摄影师要传达的观点可能不一样,需要选择的图片也不一样。给农民工看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希望自己是友好的,向上的,不希望自己的无助和困苦展现;给专家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他们关心的是拍摄的是否足够深入,有没有触及到核心;给孩子们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他们关心的是父母打工时是什么样的;给摄影批评家看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他们首先关心摄影语言,然后才是线索,观点等。


线索与观点的运用


 


社会纪实专题摄影,找到线索容易,呈现观点也不难。

进行一个专题的拍摄,刚开始进行时,一定要专一,不能贪心。从一个清晰的线索进入,拍摄得扎实了,才拓展新的线索。在一个线索上,刚开始确定的节点可能不多,但随着观察的深入,节点会增多。随着节点增多,一些节点可能会衍生出新线索。

观点,并不是在编辑图片时才产生。随着观察的深入,摄影师在拍摄中已有自己的观点。每一次对瞬间的捕捉,都有摄影师的观点投射其中。只不过,有的摄影师用固定的观点进行观察和拍摄;有的摄影师用变动的观点进行。

如果把图片放到历史的长河中,人本身的生存状态,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老病死,都是专题图片可以记录的,不必把自己内心的偏见,投射给被摄对象,再让观者对被摄对象产生偏执的刻板印象。

 






用线索,组织自己的拍摄;用观点,清晰地阐释自己的观察。影像的世界,与现实的世界并不等同,摄影师只能用影像逼近于现实世界的一小段。

 

  

 

占有兵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