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战区湖南芷江受降纪念地

 七彩阳光3109 2017-11-24


  走进位于湖南芷江七里桥的中国战区受降纪念园,一种属于历史的沉寂扑面而来,哪怕是淅淅沥沥的雨水也冲淡不去这种属于时间维度的历史见证。


  天上飘着细雨,整个受降园的天空被灰白色调充斥着,肃穆、沉静。七十年前,侵华日军在此最终覆灭。跨越了七十年的时间长度,革命先辈们为了保卫中华文明付出的汗血,还是让人感到压抑着的热血沸腾。


湖南芷江,建于1947年的中国战区受降纪念坊  康泰森 摄


  “烽火八年起卢沟,受降一日落芷江。”八年抗战,在此终以日寇的投降而落下句点。建立于1947年的湖南芷江受降园,见证了中国军民抗战的胜利。


  这里的游客有别于其他的一些景区,他们安静、严肃、行走缓慢,少了些嬉笑,多了些静默的力量。


在湖南芷江中国战区受降纪念园参观的人们 康泰森 摄

雨中的湖南芷江中国战区受降纪念园 康泰森 摄

受降纪念园内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旧址 康泰森 摄


  在雨帘的那一头,是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从右往左的繁体字也在无声无息的告诉每一个来这的人,七十年前,日军噩梦般的侵华暴行在这里结束。



中国战区受降典礼会场旧址 康泰森 摄

按照当年受降时原貌陈设的典礼会场 康泰森 摄


  馆内的摆设一如当年,桌子上的日本战犯名牌,中国国民党将领的名牌,墙上的青天白日旗,无不深深的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历史总是需要时间去沉淀的,但是当你身处历史本身时,你会感受到这一切奔流如江,岿然如山,仿佛活生生的一幕幕就展开在了我们眼前。


按照当年受降时原貌陈设的典礼会场内的多国记者席 康泰森 摄

由芷江画家钱德湘绘制的描绘当年受降情景的巨幅油画 康泰森 摄

受降典礼当天记者拍摄的中国受降主官萧毅肃当场宣读中国陆军总司令部总司令何应钦致冈村宁次的《中字第一号备忘录》的照片 康泰森 摄


  而更远处的抗战胜利纪念馆,更多的像是一个关于抗日战争的博物馆。一件件当时的装备武器,一张张珍贵的影像作品,一封封记录了事件发展的书信。静悄悄的躺在橱窗里,却又像是活了过来,在每个来参观的游客心里留下了不能抹去的印记。



园区内的博物馆 康泰森 摄

博物馆内陈列的当年日方投降代表前往受降会场时乘坐的挂有白旗的美式吉普车 康泰森 摄

博物馆内陈列的日军投降代表手柄包着白布的佩刀 康泰森 摄

博物馆内描述飞虎队当年在“胜利之城”芷江的巨幅油画 康泰森 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