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涨跌轮换到16种市场运行状态(下):16种市场运行状态

 路一直都在HHH 2017-11-24

市场中的回调有大有小,比如2007年的牛市:

红色的回调和黑色的有什么区别?

直观的感受就是,红色的时间长、幅度大;黑色的时间短、幅度小。

这种直观感受就是最重要的,我们确实就是根据时间和空间划分和研究这两类回调的:红色的,我们起名叫波段回调,一般持续1-3个月;黑色的,我们起名叫短线回调,一般持续1-3个周。

做了划分之后,大家马上发现了,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划分的全部是波段的回调,即便在黄金的震荡市,也没有划分短线的走势。难道我们只能操作波段级别的回调吗?

首先,涨跌轮换适用于任何级别,别说短线回调,就是回调一两天,也可以操作。

其次,我们建议大家操作波段回调。

这是我们的第四个结论:我们应该在回调数个月之后,利用下跌力度减弱的机会进场,持有数个月的上涨,而不应该盲目操作太低级别的回调。

结论很容易下,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思考和总结了一下,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经验的角度,这样操作,基本能够把握近十年来A股最重要的行情。

我们能够看到,除了2012年末开始的上涨,其它所有大幅度的上涨行情,全部抓到了。但值得说明的是,即便2012年末开始的上涨,真正精华的行情,也是此后创业板的超级牛市,这个利润,也一样赚得到。

其次,从与基本面互动的角度,波段操作与基本面的互动性远强于短线。

我们知道,市场涨跌的驱动力还是由基本面提供的,尤其是最近的行情,更能给我们这种教益,因为很多业绩好的股票,表现也比较好。

但是,如果我们做短线,几天到几周的操作,有什么基本面可言?没有基本面的配合,又有什么稳定性可言?至于日内做T,就更不稳定了。

最后,从信息量的角度,做波段能够给我们充分的信息量。

比如,波段行情天然就是一波一波的,我们就可以根据其内部的下跌段落对比,判断进场位置,做短线的话,做这种对比就略微复杂一点,要看低周期的走势。

再比如,做波段行情,我们可以通过趋势力度对比,筛选交易机会。

这就不仅仅是时间的事情了,还涉及空间和速度。如果一个下跌空间小、速度慢,我们就说,这是一个好的回调机会;尤其横盘的回调,更是好的机会。

反过来,空间大、速度快的回调,就不算优质的回调了。

当然,这不是说这种回调不能操作了,只要后面经历反复的震荡、行情的延展,在出进场位的时候,回调总体上慢于之前的上涨段落,就再度可以操作了,只是,我们要耐心等待这个过程。

大家可能会说,短线回调就不能看这些信息吗?

可以,但是,不如波段那么好用。

如果我们操作波段回调,那么,我们就知道,第一波下跌,我一定是不操作的,至少等第二波,如果第一波和第二波的速度都比较慢,我就知道,我可以大胆做了;两者有一个快的,我就要小心。

所以,在操作波段的时候,我们不必着急判断,可以耐心等市场展开下跌。

但是,操作短线呢?

没办法这么从容。

所以,这就带来了我们的第五个结论:在操作波段回调时,我们需要耐心等波段回调展开,然后判断,波段回调的速度相比之前的趋势行情,是快还是慢,快的话,需要等待行情进一步展开,把速度降下来再进场;慢的话,有进场位就可以进场。

进场之后呢?

当然就是持有和出场。

正如我们上面所说,跟进场对应,在出场上,我们也是持有一个完整的持续几个月的上涨波段,然后出场。因此,我们就有一个问题:这个上涨波段,什么时候结束呢?

对应于波段回调结束的条件,上涨也是一波一波的,如果有一波上涨的力度减弱,就可能结束了,需要出场。

需要强调的是,对应于波段回调的速度的条件,如果上涨的速度比较快,可能没那么快结束上涨,对这种特殊的行情,可以考虑缓慢减仓,而不是一次性出场。

同时考虑趋势、回调、力度减弱等信息,我们可以把市场区分为16种运行状态,并且一一对应操作方式,这是我们的第六个结论。

16种状态,我直接借用一位会员总结的图表示:

最后总结这六个结论:我们是在持续两三个月的下跌发生之后,发现,一、它没有跌破前一次波段下跌的低点;二、它的下跌力度弱于之前的上涨,因此判断,市场有了买进机会,而且是一个比较好的买进机会,然后,我们等待下跌力度减弱买进。买进之后,我们耐心持有一个波段上涨,等待上涨力度减弱卖出。

尽管还有很多细节要处理,但是,基本的理论框架就是这样了。

能做好这个基本框架,自己再去找细节、处理细节就可以了。总之,坚持这样操作低位的机会、在高位卖出,交易不会差到哪里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