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玉基 | 徽州许村,古村落走出四院士

 耕耘钓月 2017-11-24

许村之晨

徽州许村,古村落走出四院士

文 | 徐玉基      图 | 许琦

如果一家出了四个博士,你会认为不足为奇;一个村子出了四个科学院院士呢,你不得不刮目相看了。这个村子就是徽州歙县的许村,一家出四个博士和一村出四个科学院院士,都在这个古村落。关于许村,他们已出了两本厚厚的村志,我也在前几年和朋友合作出版了一本《箬岭古道上的明珠——许村》。现写几个小故事,让读者一窥许村的神奇。

几页新纸记沧桑

卜居的故事

徽州古村落,都是经古人认真择址建设的。选得好兴旺发达,选不好破败衰落,选址和定居都要卜卦。

许村的一世祖许知稠,他的父亲许儒是唐朝最后一个吏部尚书。唐王朝灭亡后,许儒带着家人从雍州南下避乱,到了歙县的黄墩。据王安石所撰《古歙许氏宗谱传》载;“唐亡,远孙儒不义朱梁,自雍州入江南,隐居歙之黄墩,终身不出焉。生稠,迁许村。”

许儒因“黄墩之地,避居者众,然异姓群处,势难久居。”为让子孙有一个久远之基,许儒“遍询卜术择居”,结果“得名术言:四君求居饶歙二州,杨、昉、洛、董,富贵之基也。”这四个地方是饶州乐平县的洛口、歙州婺源县的杨村、歙县的昉源、休宁县的董源,四子各居一处。当时在场的长子许知柔、四子许知节拜而谢曰:“果得其地,世不忘矣。”

第二个儿子许知稠卜得歙县昉源,即今之许村,还有着一段传奇。风水先生只是占卜出一个理想的栖息地,至于“杨、洛、昉、董”具体在何方,还不得而知。许知稠一次途经黄山余脉箬岭,在岭头的一家旅店里吃饭,同行的一位客人饭前打开一帧画拜祭,然后用餐。许知稠感到奇怪,就上前去询问,客人说,这是睢阳太守许远的画像,许远与张巡在安史之乱中死守睢阳,不幸遇难,我敬他丹心贯于日月,随身带着这幅画像,每日祭拜。许远正是许知稠的先祖,此时忽来一阵风将画象吹到岭下的昉源去了。许知稠于是找到了“昉”地,在此奠定了富贵之基。此事载于许氏《重修宗谱弁言》。

高阳桥与大观亭

许村那时称为昉源,因南北朝时梁的新安太守任昉曾定居于此,故名。流经村中的两条小溪,一条名昉溪,一条名升溪(取自任昉字彦升)。昉源果然是一块宝地,称为“四神地”,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山势和水势都十分适合人类居住。

许氏入住后,人口繁衍,兴旺发达,宋代初年出了个许元,中了进士,官至天章待制,修了族谱,请当朝宰相王安石作序,并改村名昉源名为许村,一直沿用至今。

马头墙

墙里门的故事

许村许氏共有十八个门派,墙里门是其中一支。为什么叫墙里门呢?说来是一个辛酸的故事。

这个故事代代相传,至今已六百多年了。许村一座古老的宅院,见证了一个女人与世隔绝生活了五十多年的传奇。

明洪武年间,官至五品知府的许伯升和五个兄弟都是做官经商的,最小的六弟许周安娶了个年轻貌美的胡氏夫人。谁知天有不测风云,许周安婚后不久,出门经商暴病身亡。那年胡氏才二十岁,已有孕在身。

一个月后,许伯升将弟妇叫到堂前,问她是愿守还是愿嫁。胡氏夫人当即表示愿意守节。

第二天,许伯升即唤来泥水匠,先在后院打了一口井,定名为“福泉井”,而后绕住宅砌起一圈围墙,墙上不开窗,使居宅与外界完全隔开,形成 了奇特的“墙里门”。围墙上只有一小门与外界相通,供佣人出入,平时是紧紧锁闭的。胡氏与佣人在完全封闭的古宅里消磨青春岁月,族人隔几天送些柴草粮食蔬菜和日用品到小门前,由女佣搬运进屋。

明洪武二年,胡氏生下一子,取名“天相”。她备尝艰难,抚孤成立。天相长大后,刻苦读书,官至观察使。他多次向母亲提出拆除围墙,母亲没有同意,几十年来已经习惯了,拆不拆已没有什么意义。

明永乐十九年(1421)72岁的胡氏离开人世,52年未出家门一步。

朝廷有感于胡氏夫人的事迹经历,多次提出立坊旌表,而胡氏夫人都未同意。“贞节之后,朝廷每欲立坊以旌,而胡儒人遗愿不许也。”这就是胡氏夫人伟大之处。封建朝代女人视牌坊为最高追求,而胡氏夫人执意不树牌坊,推测她的本意,是不愿天下女人再过她这样的生活。不过她的故事,如一座看不见的牌坊,世世代代流传,每每在人们心中掀起波澜。

那口井当时取名“福泉”。母亲逝世后,许天相见邻里乡亲吃水要到远处河里去挑,十分不便,便叫人将自家居屋西北角围墙拆去,将福泉井置于院墙外,供村人共用,那口井至今犹在,井水犹甜,仿佛向人们诉说当年的故事。

福泉井

胡氏夫人去世近五百年后,许氏后人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墙里门记》,用石碑铭刻镶嵌在墙里门的墙上,这段往事至今还引起人们深深的叹息。

四院士的故事

许村与徽州其它村落一样,十分重视读书。俗语说“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因此徽州教育十分发达,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许村曾出了三十多个进士,与教育是分不开的。

廊桥遗梦

最早在南宋,村里富户许文籍就创办了“双桂堂”书院,供村中子弟入学,不久双桂堂出了两名进士,南宋的程元凤和方回,前者官至右宰相,后者是著名的宋代诗人。再往后,许文籍的儿子和孙子及另两名许氏子弟相继中了进士,一个私塾出了六个进士。人们都说许文籍善有善报,投巨资办教育,荫及子孙。

时间到了清代末期,又一个“善有善报”出现在许村。当时任两淮盐运史的许家泽,在废除科考之后,接受新思想的影响,在家乡投巨资建设了“仪耘小学校”,仿照南京育才小学校建设,由留德博士许恪士担任校长,培养了以中科院院士许根俊为代表的一大批人才。他们中医师、教授、工程师、编辑等有高级职称的名单一大串,一个小学校,培养了如此多的人才,可见其教学质量之高。

许家泽投巨资创办现代小学,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及天下,福泽子孙。长子许本震,留学德国,获耶纳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次子许本纯,留学美国,获伊利诺斯州大学博士学位;四子许本学,留学日本,获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五子许本谦,留学德国,获汉堡大学博士学位,一门四博士成为村中骄傲。

许靖华院士回许村探亲

一村四院士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美谈。他们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根俊,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从事生物化学科研,1991年当选中科院院士,是中国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生物分子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国志,美国堪萨斯大学博士,1955年与夫人蒋丽金冲破美国政府阻挠,回到新中国,先后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数学研究所等,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蒋丽金,许村媳妇,许志国夫人,1951年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博士学位,与许国志同时回国,从事化工研究,1980的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许靖华,美国地质奖章获得者,伦敦地质学乌拉斯坦勋章获得者,1986年成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定居瑞士的许靖华多次回许村探亲,捐款修建了许村历史博物馆。

双寿承恩的故事

许村有十五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牌坊占了近一半,其中有一个牌坊叫作“双寿随恩坊”。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坊主是一对寿星夫妻,享年103岁的许世积和101岁的妻子,夫妇均活过百岁,在当时算是奇迹。

双寿承恩坊

许世积没有功名,也没有做过官,但他仗义疏财,扶危济困,为人所崇敬。他慷慨捐资办教育,使村中穷儒生得以深造。他在世时,村中出了三个进士,都受过他的资助。其中许琯因家贫,求学期间几欲中断学业,许世积不但按月供给用费,还与他彻夜长谈,鼓励安慰,许琯后来考中进士,官至从三品,致仕回到许村后,也仿效许世积,在村中办起了“白果书院”。许世积还经常慷慨解囊,为穷人解困。徽州府修建万年桥时,官府要按人头交捐,许世积知道后,上书官府要求改按田亩交捐,可以减轻穷人负担,并带头捐款修桥,百姓都感念他的恩德。一次,族中不肖子背着父亲把田卖给了许世积,其父知道后大为惊恐,许世积不但立即把田契还给了这家人家,已付的银两也不要了。诸如此类事迹还有很多,因此许世积在村中威望很高。

时明穆宗在位,在全国提倡“瑞侣”(夫妻高寿之意),歙县许村的许世积以夫妻高龄89岁,且德高望重,上报朝廷,旌表为“人瑞之侣”,勅封“征仕郎晋赠奉直大夫”,赐建“双寿承恩”牌坊。如今“双寿承恩”坊仍立在村中,其精致的设计,精湛的工艺,成为牌坊中的精品。

许村风光

许村此类记载很多,彰显了行善积德的乡风。他们将善行记入族谱,旨在让一代又一代的子孙发扬光大。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