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生为本的高三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

 GXF360 2017-11-24


广东广州市第七中学(510080)

[摘 要]在高三化学日常教学阶段,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从中体会新课程“以生为本”的化学课堂思维方法,得出高三化学高效课堂的一些共性的方法,并以此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

[关键词]以生为本;高效课堂;教学方法;高三化学

、“以生为本的含义

所谓“以生为本”,简言之,就是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下,强调教师要心系学生,把学生的事情、利益,尤其是学生的成长发展时刻放在心上,努力引导、培养学生,竭力关爱、服务学生。“以生为本”是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高中化学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会学习,从而形成自主发展的学习习惯和终身学习能力。

高三化学教学遇到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推进举步维艰,高三阶段的教学仍是教育改革难以攻克的领域,教师仍习惯以自我为核心,将自己对学科的认识灌输给学生。教师大讲特讲,学生却消化不良,成绩提高不大,而题海战术也让学生疲于应付,收效甚微。

以生为本的高三化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以生为本”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倡导“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该理念认为只有在学生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如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小组合作学习是比较好的方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提倡探究合作学习,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意识。但是学生的能力有限,不能每一次都指望学生提出很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设计问题,通过问题来指导和启发他们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学习和体验,这样才能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复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有关内容时,为了体现公平,教师依照“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搭配学习小组,引导学生按照“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建立→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定量分析”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设计问题,将各小组的问题随机交换,学生回答后小组互评。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及小组互评,让学生体会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以及研究化学反应的基本方法。

案例一】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体系只有X,下图表示反应X(g)2Y(g)+Z(g),ΔH<>T1℃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根据信息,请你按照“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建立→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定量分析”的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设计问题。

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积极讨论,查阅资料,最后汇总出如下问题:

(1)求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

(2)求平衡时X的转化率。(写过程)

(3)在图中画出Z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a。

(4)在8 min时,某同学想改变条件使平衡逆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5)X(g)2Y(g)+Z(g),一定条件下,设在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X(g),反应达到平衡时,压强为刚开始的压强的2倍,求出此条件下的平衡常数和X的转化率。

小组合作设计问题后,教师留给每个小组充足的时间讨论问题的解决思路,然后派代表上台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去,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掌握各小组合作学习的进程及在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了解各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做到心中有数,并且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通过让学生设计问题,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整合好相关知识和形成学科的思维方法。同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展开对问题的分析与主动探究,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能让学生在相互对比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提升合作能力。

2.以生为本设计高效的学案导学

“学案导学”是课堂高效教学的有效手段。“学案导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基础,以学案为载体,以探究为途径,以导学定位教师角色,最终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而达到教学过程的优质高效。学案设计内容应具有探究性、针对性、实践性、层次性的特点。教师在熟读考纲,了解学情,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的基础上,针对教材的重难点精心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个地将问题解决,最终实现自主学习。

案例二】有机信息迁移题

信息一:

根据信息一,完成挑战训练1-3。

信息二:

根据信息二,完成挑战训练4-6。

6.肉桂酸的合成路线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A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写出D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机陌生官能团信息的迁移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学生的主要困惑是:搞不清如何从题给信息中判断哪里断键,没有办法把已有的信息迁移到方程式的书写上。我们备课组经过筛选各地高考题的信息,发现羰基和醛基的信息具有代表性。因此,学案以羰基和醛基的信息为主线,所选的4个信息从单一断键上升到复杂断键,且键的变化多,涉及的反应类型多(包括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去反应等)。通过以上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解题思路:①对比反应前后有机物的结构找不同;②从有机反应的本质分析断键和成键;③结合官能团类比判断反应类型。

实践证明,以羰基和醛基的信息为主线来引导学生探究陌生有机信息的处理,且学案设计的题目梯度明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学生很愿意参与其中,并且都能有所发现,甚至还有一些比较可喜的见解,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使课堂的有效性得以体现和保证。通过类似题目的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克服面对陌生有机物时的紧张感,冷静地从熟悉的官能团入手,全面分析反应条件和官能团周围环境,从而正确解题。

3.以生为本设置层次性问题

现代教育学理念认为,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要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能力及知识的“潜在发展区”,且让学生掌握学习能力和知识结构。实践表明,设置层次性问题可较好地实现这一要求。设置层次性问题也就是要求教师进行多层次和较小坡度的提问,让第一个提问成为第二个提问的基础或前提,而第二个提问则是第一个提问的结论或者延续,强调前后问题的内在联系,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形成思维的梯度。而众多问题组成整体的问题环或问题链,学生就更容易掌握问题的逻辑关联,提高思维水平。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设计可以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情境,而且设置的问题坡度要小,内容要广,突出不同的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让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回答出不同程度的知识观点,并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可用语言阐述,用文字说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思维,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所突破。

例如,在“硫酸亚铁的制备”这一知识点的讲解过程中,可以提出如下问题:

①请写出铁屑与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水浴加热过程中要注意往锥形瓶中补充适量水分,其理由是什么?

③如何判断反应是否基本完成?

④趁热过滤的目的是什么?

⑤如何才能趁热过滤?

⑥为什么洗涤液也要转移到蒸发皿中?

⑦在制备硫酸亚铁的过程中,常常采用水浴加热,如果用明火加热,一定要用小火加热,为什么?

这些问题带领学生进入到真实的化工实验流程情境中,涉及反应原理、实验操作、操作的原因分析、异常现象分析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全面思考问题的思维习惯,形成完整的化学实验研究方法。

结语

总之,在高三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转变教学观念,积极探索全新的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作为高三化学教师,必须要有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在实践中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提问和教法,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愉快、高效教学的理想境界。

[ 参 考 文 献 ]

[1] 朱建荣.高中化学以生为本自主学习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4(11).

[2] 陈荣华.化学教学中以生为本教育思想的实施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09(2).

(责任编辑 罗 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