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释译卷一 朝廷

 河湖闲人 2017-11-24

(周道云  考辑) 

【原文】三皇为皇,五帝为帝。

【注释】三皇:指天皇、人皇。

五帝:有多种说法,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译文】自古以来天皇、地皇、人皇通称为三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合称为五帝。

【原文】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

【注释】王:指王道,儒家提出的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政治主张。与霸道相对。

以力假仁霸:借助武力推行仁义的称为霸主。霸:指霸道,指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与“王道”相对。

另一联略异:尚德者王,尚力者霸。尚:尊崇;重视。

【译文】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天下的称为王道,用武力来征服天下的是霸道。

【原文】天子,天下之主,诸侯,一国之君。

【注释】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

诸侯:周代天下分为许多小诸侯国,国君称为诸侯。诸侯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另一联略异:天子万邦之主,诸侯列国之君。万邦: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列国:指春秋战国时的诸侯国。

【译文】天子是天下的主宰,诸侯是列国的君主。

【原文】五帝官天下,以位让贤;三王家天下,以位传子。

【注释】五帝:上古传说中的五位帝王,说法不一,一般指伏羲、神农、黄帝、尧、舜。

三王:指夏、商、周三代之君。夏禹、商汤、周武王。

官天下:尧、舜时实行禅让制度,由贤人继承君位,称为官天下,到禹时君位传给了儿子,称为家天下。据《湘山野录》载:宋真宗问李仲容,何谓官家?李仲容答道:五帝时官天下,三王时家天下,兼有五帝三王之德,故称为官家。

另一联略异:官天下,乃以位让贤;家天下,是以位传子。

【译文】五帝将王位让给有贤德和才能的人称为官天下。三王则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子孙,故称为家天下。

【原文】陛下,尊称天子;殿下,尊重宗藩。

【注释】陛下:对帝王的尊称。

殿下:对诸侯王、太子、诸王的尊称。

宗蕃:指与天子同姓的诸侯。

另一联略异:陛下天子之尊称,殿下藩王之懿号。藩王:藩国之王。懿号:是古代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赐谥权高度集中于皇帝手中。懿:美,美德;赞美,称颂。号:名位;称谓。

【译文】陛下是对天子的尊称,殿下是对皇室宗亲的尊称。

【原文】新主登极曰龙飞,群臣觐君曰虎拜。

【注释】登极:帝王即位。

龙飞:为帝王的兴起或即位。

虎拜:召穆公名虎,周宣王时人。因平定淮夷之乱有功,王赐给他山川土田,召穆公稽首拜谢。

觐:诸侯秋季朝见天子。泛称朝见帝王。

另一联略异:皇帝即位曰龙飞,人臣觐君曰虎拜。

【译文】新皇即位登基称作龙飞,臣子观见君王叫做虎拜。

【原文】皇帝之言,谓之纶音,皇后之命,乃称懿旨。

【注释】纶音:犹纶言。帝王的诏令。《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王言如纶,其出如孛”。

懿旨:古用以称皇后、皇太后或皇妃、公主等的命令。亦用为贵显人家长辈妇人命令的敬称。

【译文】皇帝的诏书称为纶音,皇后的命令称为懿旨。

【原文】椒房是皇后所居,枫宸乃人君所莅。

【注释】椒房:泛指后妃居住的宫室。汉代在后宫墙上多以椒涂墙,用以取暖避恶气,故后宫称椒房。

枫宸:宫殿。宸,音陈,北辰所居,指帝王的殿庭。汉代帝王殿前多种植枫树,故帝王所居之处称为枫宸。

莅:音利,到也。

另一联略异:椒房是后妃所居,枫宸乃君王所莅。

【译文】椒房是皇后居住的地方,枫宸指皇帝住的宫殿。

【原文】天子尊崇,故称元首,臣邻辅弼,故曰股肱。

【注释】元首:头脑。指君主。今亦用以称国家的最高领导人。

臣邻:本谓君臣应相亲近,后泛指臣庶。

辅弼:亦作“辅拂”。辅佐;辅助。

股肱:大腿和胳膊。比喻左右辅佐之臣。

【译文】天子的地位崇高尊贵,所以叫做元首,臣子左辅右弼如皇帝的手足,辅佐襄赞所以比喻为股肱。

【原文】龙之种,麟之趾,俱誉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注释】龙之种:即龙种。指帝王的子孙。

麟之角:麟角:麒麟之角。后因以“麟角”指宗藩之盛。比喻稀罕而又可贵的人才或事物。

宗藩:亦作“宗蕃”。指受天子分封的宗室诸侯。因其拱卫王室,犹如藩篱,故称。

储、贰:对太子的称呼。

另一联略异:龙之种,麟之角,俱雀宗藩;君之储,国之贰,皆称太子。

【译文】麟之趾、龙之种都是赞誉宗藩之语,储君、储贰皆为太子的别称。

【原文】建储位,立青宫;传国宝,称玉玺。

【注释】储位:太子之位。

青宫:太子居东宫。东方属木,于色为青,故称太子所居为青宫。

玺:玉刻的印。秦始皇开始用玉刻印作为皇帝的宝印。

另一联略异:帝子爰立青宫,帝印乃是玉玺。

【译文】建立储君立定青宫,故称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为青宫;皇帝所用的印称为玉玺,世称为传国的国宝。

【原文】宗室之派,演于天潢;帝胄之谱,名为玉牒。

【注释】宗室之派演于大潢:宗室的分支派别是从天池中发源的。

宗室:特指与君主同宗族之人。犹言皇族。

天潢:皇族,帝王后裔。潢,水池。

帝胄:帝王或贵族的后代。

玉牒:记载帝王谱系、历数及政令因革之书。至宋代,每十年一修。牒:册也。

【译文】宗室的支分流派皆从皇帝推演而来;皇族的家谱称为玉牒。

【原文】前星耀彩,共祝太子以千秋;嵩岳效灵,三呼天子以万岁。

【注释】前星耀彩。古人认为三星中的中星是代表天子位,前星代表太子位,后星代表庶子位,所以前星放射出光芒用来表示祝愿太子。

嵩岳效灵:据史书记载,汉武帝登嵩山,皇帝和身边的人都听到高呼万岁的声音出现三次,被认为是嵩山山神显灵。

另一联略异:前星耀彩,共祝千秋;嵩岳效灵,三呼万岁。

【译文】太子星明亮辉煌,天下人共祝太子的生日;嵩岳山神显灵,三呼天子万岁。

【原文】神器大宝,皆言帝位;淑妃贵嫔,总是宫娥。

【注释】神器:代表国家政权的实物,如玉玺、宝鼎之类。借指帝位、政权。

大宝:《易经》:“圣人之大宝曰位。”后因以“大宝”指帝位。

淑妃:女官名。三国魏明帝置。晋为九嫔之一。隋为三夫人之一,正一品。唐因之。

贵嫔:女官名。三国魏文帝始置,位次皇后,历代多沿用其名。泛指妃嫔。

宫娥:宫女。

另一联略异:神器大宝,皆言帝位;妃嫔媵嫱,总是宫娥。妃嫔媵嫱:都指宫女,嫔、嫱是女官,媵是随皇后陪嫁过来的女子。

【译文】神器、大宝都是帝位的代称,淑妃和贵嫔皆是宫女的等级,指皇宫里的后妃女官。

【原文】姜后脱簪而待罪,世称哲后;马后练服以鸣俭,共仰贤妃。

【注释】姜后:周宣王的皇后。据《列女传》记载:周宣王有一天起床很晚,姜后就摘下头簪请罪,对周宣王说:是我不对,使君王好色而忘德,失礼而晚起。周宣王说:是我不对,不是夫人的罪过。于是处理政务很勤奋。马后:汉明帝的皇后。据《汉书》记载,马皇后穿素色衣服,饮食节俭,以作天下表率。哲:智也。后:帝王的妻子。

马后:汉明帝的皇后。《汉书》载:马后穿素色衣服,饮食节俭,以作天下表率。东汉明帝的马皇后似乎要逊色许多。但是,置于东汉那段倾轧秽行、外戚横行的特殊历史时空之下,马皇后的作为完全可称得上“出淤泥而不染”,也因此成为东汉那段不堪回首的宫闱历史中不多的闪光点。贤:有道德的,有才能的。妃: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

【译文】姜后因周宣王好色,曾脱下头发上的簪子和玉制耳环,呆在后宫的永巷中,好像自己有罪听候君王处置的样子。她请负责宫廷中君王和后妃饮食起居的傅母传言给宣王说:“妾不才,致君乐色而忘德,失礼而晏起,其罪在妾。”周宣王面带愧色说“寡人失德,非夫人罪”。遂勤于政事,世人都称赞姜后是明哲的皇后。汉明帝明德马皇后,是马援的女儿,素有俭德,她说“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欲身率下。”天下人都尊崇她是贤德的后妃。

【原文】唐放勋德配昊天,遂动华封之三祝;汉太子恩覃少海,乃兴乐府之四歌。

【注释】唐放勋:指尧帝。尧帝到华山巡视,华山封人祝愿他多福多寿多男子,称为“华封三祝”,后来成为颂扬人的祝颂语。

放勋:极大的功勋,对尧帝的赞颂之词,一说放勋是尧帝的名字。

汉太子:名:汉太子的恩泽达到四海,于是乐人谱写了四章颂歌。据《汉书》记载,汉明帝为太子时,乐人作了四章颂扬太子德行的歌:第一章为《日重光》,第二章为《月重轮》,第三章为《星重辉》,第四章为《海重润》。覃:达到,延及。

【译文】尧帝的功德与苍天可以匹配,于是就得到华山封人的祝愿,祝愿他多福多寿多子;汉太子的恩德普及到全国各地,于是就出现了乐府中歌颂他的歌曲。

【原文】尊帝父曰:太上逍遥,颂国母曰:女中尧舜。

【注释】太上:即太上皇,皇帝父亲的尊号。也特指把皇位让给太子而自己退位的皇帝。

逍遥:亦作“逍摇”。优游自得;安闲自在。

国母:帝王的母亲。

女中尧舜: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译文】太上皇是对皇帝父亲的尊称;国母是古称太子的母亲尊称。

【原文】帝女乃公侯主婚,故有公主之称;帝婿非正驾之车,故有驸马之职。

【注释】公侯:公爵与侯爵。

公主:帝王、诸侯之女的称号。

驸马:副车之马;驾辕之外的马。三国魏何晏始以公主丈夫拜驸马都尉,后代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称号,简称驸马,因以指皇帝的女婿。

【译文】皇帝的女儿出嫁时,都是由公侯主婚的,所以有公主的称呼;皇帝的女婿是掌副车的马车,所以有驸马的官称。

【原文】县主、乡君,侈言宗女之贵;仪宾、郡马,艶称戚里之荣。

【注释】县主:皇族女子的封号。

乡君:古代妇女的封号。

侈言:犹详述。

宗女:君主同宗的女儿。即宗室之女。

仪宾: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的称谓。

郡马:郡主的丈夫。

艳称:谓以容色艳美着称。

戚里:帝王外戚聚居的地方。

【译文】县主、乡君是指极为尊贵的皇族女子;仪宾、郡马称艳是戚党乡里的光荣。

【原文】试观人世繁华,谁似皇家富贵。

【注释】繁华:繁荣美盛。

富贵:富裕而显贵。犹言有财有势。

【译文】试看人世间的繁华,那及得上皇家的富贵。

【原文】德奉三无,功安九有。

【注释】三无,指“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明无私照”。

九有:即九州。古代分中国为九州。说法不一。一般作冀、衮、青、徐、扬、荆、豫、梁、雍。后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国。

【译文】最高的德行莫过于三项无私,即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明无私照。最大的功绩是安定九州这广袤的地域。

【原文】陈桥驿军兵欲变,独日重轮;舂陵城圣哲诞生,一禾九穗。

【注释】陈桥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此典故又称黄袍加身。

舂陵城:舂陵故城,坐落在今湖南宁远县北30公里的柏家坪与柏家之间。《汉书》载:“长沙王发第十三子买,封于舂陵乡,属长沙郡,后属零陵郡之泠道。买卒,子戴侯熊渠嗣,熊渠卒、子仁嗣。元帝时,仁乞封避瘴毒,治迁南阳。”刘仁迁至南阳白水乡,重建舂陵城池,仍为舂陵侯,而东汉光武帝刘秀乃刘买五世孙,起生命于此,名曰舂陵军。

【译文】陈桥驿,是宋太祖发迹的地方,军士要拥戴太祖,遂以黄袍加身,连天空的一轮红日竟然也出现两重光环。舂陵城,是汉光武养生的地方,那圣哲初生的时候,一株禾苗,居然长出了九个稻穗。

【原文】祥钟汉代,禁中卧柳生枝;瑞蔼宋廷,榻下灵芝生叶。

【注释】禁中:指帝王所居宫内。

卧柳生枝:汉昭帝时上林苑有柳树卧于地下,一日忽立起,生枝叶,叶上有文(一说有虫蛀食树叶,蛀成文字)说:“公孙病己立”(病己,汉宣帝之名)。后汉宣帝果然继位;

灵芝生叶:宋仁宗母亲卧榻下生灵芝42叶,后生仁宗有天下,在位四十二年。榻:坐卧用具。瑞:祥瑞。古人认为自然界出现某些现象是吉祥之兆。蔼:笼罩;布满。

【译文】汉朝昭帝时候,上林有柳树倒卧在地,一天忽然立起并生枝叶,有虫子吃叶,叶上出现“公孙病已立”的字样,这是祥瑞聚集在汉宣帝身上的表现。宋朝仁宗皇帝的母亲,卧榻的下面生灵芝四十二叶,这是一个吉兆,后来生仁宗统治天下四十二年。

【原文】设鼓悬钟,千古仰夏王之乐善;释旄结袜,万年钦西伯之尊贤。

【注释】设鼓悬钟:即设悬。设置悬挂钟、磬等乐器的架子。

夏王:夏禹王,治水十三年,三经家门而不入。将天下分为九州,四方诸侯弃之,拥其子启,贤而立之。

释旄结袜:谓结袜王生。指张释之为老人王生结袜之事。《史记》:“王生者,善为黄老言,处士也,尝...诸公闻之,贤王生而重张廷尉。”后以“结袜王生”比喻藐视权贵或尊敬长者。

西伯:指周文王。

【译文】设立谏鼓悬挂金钟,这是夏禹王乐闻善言,千古以来,人人都景仰他;亲为贤人释旄结袜,这是周文王尊重贤才,万年之后也受钦佩。

【原文】信天命攸归,驰王骤帝;知人心爱戴,冠道履仁。

【注释】天命攸归:天命:上天的意志。攸:所。归:归宿。旧指上天预先安排好的归宿。因常指改朝换代,将有新君主出现。亦作“天命有归”。

冠道履仁:头上戴的是道德,脚下穿的是仁义。

【译文】真是天命所归,三王也要向他驰来,五帝也要向他骤集;知道人心都爱戴我,仿佛头上戴的都是道德,足下踩的都是仁义。

【原文】帝尧用心,哀孺子,又哀妇人;武王伐暴,廉货财,还廉女色。

【注释】哀孺子,哀妇人:《庄子》载:“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曰:'吾不敖不千告,不废穷民,苦死者,嘉孺子,而衰妇人,此吾所以用心也’”。哀:怜悯、怜爱、同情。

孺子:幼儿,儿童。

廉货财,廉女色:《史记》载:武王克商,上堂见玉,曰:“谁之玉也?”曰:“诸侯之玉。”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曰:“谁之女也?”曰:“诸侯之女也。”即取而归之于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也”。

【译文】尧帝关心人民,对小孩、对妇女都十分关怀和怜悯,这是根据《庄子》的记载,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尧说:“我对顽民也要教诲,对于贫穷的庶民和苦死者,也要给予恩惠,还要嘉勉小孩子而同情妇女,这就是我的用心所在”。周武王讨伐暴虐的商纣,既不贪图财货,也不贪图女色,这是根据《史记》的记载,武王克商,上堂见玉,曰:“此诸侯之玉”,取而归之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财矣。”入室见女,曰:“此诸侯之女。”取而归之诸侯。天下闻之曰:“武王廉于色。”

【原文】六宫无丽服,玄宗罢织锦之坊;万姓有余粮,周祖建绘农之阁。

【注释】六宫:古代皇后的寝宫,正寝一,燕寝五,合为六宫。《礼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内治,以明章妇顺,故天下内和而家理”。郑玄注:“天子六寝,而六宫在后,六官在前,所以承副施外内之政也。”因用以称后妃或其所居之地。

罢织锦坊:据史书载:开元二年七月玄宗下令:“乘舆服御、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又下欶:“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余皆禁之;妇人服饰从其夫、子。其旧成锦绣,听染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采珠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工人减一等。”《资治通鉴》:同时,还罢两京织锦坊。他还反对厚葬,他认为厚葬无益于死者,有损于生者。于是,要求丧葬务遵简俭,凡送终物品,均不得以金银器为饰。如有违者,杖一百。州县长官不能举察者,一律贬官。

周祖:后周世宗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皇帝,在位六年。去世时年仅39岁,庙号世宗,谥号睿武孝文皇帝。

建绘农阁:《资治通鉴》载:后周世宗诏令左散骑常侍须城人艾颍等三十四人分别视察各州,按地多少均衡确定田租。庚子(二十三日),诏令各州合并乡村,一般以百户为一团,每团设置年老的团长三人。世宗留意农事,用木头刻成耕田农夫、养蚕农妇,安放在宫殿庭院中。

【译文】六宫里没有华丽的服饰,这是由于唐玄宗开元初年,诏后妃以下皆无得服珠玉锦绣,于是罢两京织锦之坊;万姓都有赢余的粮米,这是因为周世宗留心农事,曾经建造阁台并绘农夫蚕女像于阁中,诏散骑常侍艾颖等三十四人,分行诸郡,均定田租。

【原文】宋仁味淡而撤蟹,晋武尚朴而焚裘。

【注释】宋仁:宋仁宗,中国北宋第四代皇帝。

撤蟹:宋仁宗提倡节俭,由于新蟹价钱昂贵,而借辞味淡,令人把蟹撤去。从此厨师不敢上蟹。据史书记载:宋仁宗一生节俭,有天内宴,端上蛤蜊28只,在得知食一只蛤蜊要一千钱,竟不忍下箸。

晋武:晋武帝司马炎。

焚裘:指晋武帝焚雉头裘之事。后用作称赞帝王抵制奢侈的典实。

【译文】宋仁宗提倡节约,主张品味淡泊,因新蟹价昂贵,所以撤掉不吃了;晋武帝崇尚俭朴,因程璩献雉头裘,遂命人焚烧于殿前,诏告天下不得献异服。

【原文】汉文除肉刑,仁昭法外;周武分宝玉,恩溢伦中。

【注释】汉文帝废肉刑:公元前167年,汉文帝下诏废除肉刑,开始进行刑制改革。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帝刑制改革。

周武分宝玉:《尚书》曰:太保召公说:呜呼!明白的君王要谨慎得到的东西,四周民族都来归服。不论远近,他们都贡献各地方产物,有衣服食物器皿用品等。君王于是昭示得到的都分赐给异姓诸侯邦国,使他们不要荒废职事;另外分赐一些珠宝玉器给同姓诸侯邦国,因时时需要展示亲情。人不能改变物,但能得到物。

【译文】汉文帝除去肉刑,使仁厚之心昭示于法律之外;周武王分宝玉于伯叔之国,使恩泽布施于五伦中间。

【原文】更知唐主颂成功,舞扬七德;且仰汉高颁令典,约法三章。

【注释】唐主:唐太宗李世民。

舞扬七德:《左传》:所谓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七件事。唐初有《秦王破阵乐曲》,至贞观七年太宗制《破阵乐舞图》,后令魏征、虞世南等改制歌词,更名《七德》之舞。

汉高:汉高祖刘邦。

约法三章:《史记》:“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译文】更需知道唐太宗用秦王破阵乐曲,修改歌词,更名为七德之舞,颂扬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等七种功德;还要敬仰汉高祖颁布律令法典,立下三条章程: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盗窃者也要判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