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释译(文事)

 liao057 2017-05-15

《幼学琼林》释译(文事)

周道云  考辑

 

【原文】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儒,学富五车。

【注释】才高八斗:“八斗”是南朝诗人谢灵运称颂三国魏诗人曹植时用的比喻。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后来人们便把“才高八斗”这个成语比喻文才高超的人。

学富五车:形容学问渊博。《庄子》:“惠施多方,其书五车。”陈汝元《金莲记》:“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另一联略异:名士才储八斗;鸿儒学富五车。

【译文】才华横溢的士人才储八斗,学识广博的儒士学富五车。

【原文】三坟五典,乃三皇五帝之书;八索九丘,是八泽九州之志。

【注释】三坟五典:三坟:指伏羲、神农、黄帝的书;五典:指少昊、颛顼、高辛、唐、虞的书。相传为我国最早的古籍。

八索九丘:古书名,已经遗失。汉代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洲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另一联略异:三坟五典,古圣之真传;七纬九经,先民之秘要。

【译文】三坟五典是记载三皇五帝事迹的历史书;八索九丘是描写八泽九州的地理志。

【原文】书经载上古唐虞三代之事,故曰《尚书》;易经乃姬周文王周公所系,故曰《周易》。

【注释】尚书:又称《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长期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但是清华简证明传世的《尚书》为伪书。该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简称易,因周有周密、周遍、周流等意,被相传为周人所做。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天干地支五行论,甚至精确到可以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较为准确的预测。

另一联略异:《尚书》皆虞夏商周之政事,《周易》乃羲文姬孔之精微。

【译文】尚书上记载的是上古时期尧、舜和夏、商周三代的政事;周易由周文王、周公所编纂,是伏羲、文王、周公、孔子四圣的精心杰作。

【原文】二戴曾删《礼记》,故曰《戴礼》;二毛曾注《诗经》,故曰《毛诗》。

【注释】二戴:指汉代戴德、戴圣兄弟,曾删定《礼记》。

二毛:指西汉毛亨、毛苌叔侄俩,曾注释《诗经》。

【译文】戴德、戴圣删减礼记,所以礼记叫做载礼;毛亨、毛苌曾经注解诗经,故而诗经又名毛诗。

【原文】孔圣修春秋,因获麒麟而绝笔;太公论韬略,悉假虎豹以名篇。

【注释】获麟绝笔:孔子编写《春秋》时,西狩获麒麟。于是。孔子就不写春秋了。所以,春秋有一个别称,叫麟经。不久之后,孔子就死了。麟经成了孔子的绝笔。

韬略:本指《六韬》《三略》,均为古代兵书。引申为战斗用兵的计谋。

【译文】孔子修春秋,至鲁哀公十四年因捕获麒麟而停笔,因此春秋别名麒经。太公谈论韬略都是借着虎豹来命那篇章之名。

【原文】荣于华衮,乃《春秋》一字之褒;严于斧钺,乃《春秋》一字之贬。

【注释】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衮:音滚。衮服的意思是中国古代天子祭祀时所穿的绣有龙的礼服。

斧钺:是古代酷刑中的一种,意思是用斧钺劈开头颅,使人致死。另外,斧钺在上古代还是用于作战的兵器,而且是军权和国家统治权的象征。钺音月。

【译文】《春秋》上一个字的褒扬,如同华衮的荣耀;《春秋》上一个字的贬斥,如同斧钺的严厉。

【原文】缣缃黄卷,总谓经书;雁帛鸾笺,通称简札。

【注释】缣缃:浅黄色的丝绢,用来保护书。缣音兼。

黄卷:夹在书中灭虫的黄纸。

雁帛:汉朝曾假称从一只系有帛书的雁身上得到苏武的消息,借此向匈奴索还苏武。

鸾笺:印有鸾凤的信笺。

简札: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亦指功用与简札相同的书写用品。

另一联略异:缥缃黄卷,总谓经书;雁帛鱼书,通称简札。鱼书:指书信。

【译文】缣缃和黄卷都是经书的总称。雁帛和鸾笺皆为书信的别名。

【原文】锦心绣口,李太白之文章;铁画银钩,王羲之之字法。

【注释】锦心绣口:形容才思横溢,文辞优美。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绣:指绣有花纹、像的纺织品。

铁画银钩:形容书法家运笔,其点画刚键柔美。

另一联略异:锦心绣口,李供奉之词章;铁画银钩,王右军之字法。

【译文】锦心绣口是用来形容李白的诗文,词藻华丽文思优美,画银钩用来比喻王羲之的书法笔力刚健,生动圆润。

【原文】雕虫小技,自谦文学之卑;倚马可待,羡人作文之速。

【注释】雕虫小技:比喻微小的技能,也用来谦称自己写的诗作或文章。雕虫:蛀木的虫。

倚马可待:靠着即将出征的战马起草文件,可以立等完稿。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快。倚:靠。

另一联略异:雕虫谦艺学之卑,倚马夸文思之捷。

【译文】像雕虫般的小技自谦艺学的太卑;有倚马一样的大才,是称羡别人写作神速。

【原文】称人近来进德,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羡人学业精通,曰面壁九年,始有此神悟。

【注释】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三国时鲁肃对吕蒙的赞语。《三国志》载:吕蒙原是一介武夫,经孙权劝学后,渐有学识,鲁肃称之士别三日,“非复吴下阿蒙”。现以“士别三日”形容大有长进、焕然一新,即更刮目相待。

面壁九年: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原指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达摩在少林寺面壁静修了九年,将法衣传给了慧可。后比喻在学习上下得功夫极深。

另一联略异:别来三日,便当刮目相看;面壁九年,方能有此神悟。

【译文】赞扬别人进步神速就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称赞别人学业精通,谓面壁九年才能有这样的神悟。

【原文】五凤楼手,称文字之精奇;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

【注释】五凤楼手:宋代杨大年的《杨文公谈苑》曰:“韩浦、韩洎能为古文,洎常轻浦,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缚草舍,庇风雨而已。予之文,能造五凤楼手。’浦闻其言,因人遗蜀笺,作诗与洎曰: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宋辛稼轩的《鹧鸪天·梦断京华故倦游》便用此典,“君家兄弟真堪笑,个个能修五凤楼。”

七步奇才:指曹植。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另一联略异:五凤誉其精奇,七步称其敏速。

【译文】造五凤楼是赞他文字的精奇,七步成章是颂扬他才思敏捷七步成诗。

【原文】誉才高,曰今之班马;羡诗工,曰压倒元白。

【注释】班马:指的是汉代的两位著名历史学家的简称,“班”指班固,“马”指司马迁。司马迁写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班固写有断代史《汉书》,这两部著作是“前四史”之一。班马的创作对我国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压倒元白:元、白,指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用来比喻作品胜过同时代有名的作家。杨汝士与白居易、元稹参加宴会,即席作诗,大家推杨汝士的诗最好,杨汝士回去对人说:今日压倒元白了。

另一联略异:诗之工者,压倒元白;才之高者,媲美班马,

【译文】称誉人家才学高尚,便说是当代的班固、司马迁;称羡别人善于写诗,说可以压倒元稹、白居易。

【原文】汉晁错多智,景帝号为智囊;高仁裕多诗,时人谓之诗窖。

【注释】晁错:是西汉文帝时的智囊人物,汉族,颍川人。汉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太常掌故,后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贤文学。在教导太子中受理深刻,辩才非凡,被太子刘启(即后来的景帝)尊为“智囊”。

智囊:古人用来形容聪明智慧之士,比如秦代的樗里子、西汉的晁错、三国魏的桓范等人,都曾经被当时人称为“智囊”。

诗窖子:五代诗人王仁裕的别名。清吴任臣《十国春秋·王仁裕传》:“生平作诗满万首,蜀人呼曰诗窖子。”亦省称“诗窖”。清陆凤藻《小知录》:“诗窖,王仁裕也”。

另一联略异:晁大夫以多智而号智囊;王仁裕以能诗而称诗窖。

【译文】汉代晁错很有智慧,汉景帝称他为智囊,王仁裕着诗万篇,时人称他为诗窖。

【原文】骚客即是诗人,誉髦乃称美士。

【注释】骚客:通常和文人并用,亦称骚人,是诗人的别称。源于屈原所作之《离骚》,后人多以骚客来形容诗人,或文人的不得志。

誉髦:美好英俊。《诗经》:“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誉髦斯士,谓选拔英杰之士。后因以"誉髦"指有名望的英杰之士。髦音毛。

【译文】骚客,就是诗人,誉髦,是俊士的美名。

【原文】自古诗称李杜,至今字仰钟王。

【注释】李杜:指李白、杜甫。

钟王:指三国时书法家钟繇和晋代书法家王羲之。

另一联略异:自古诗人推李杜,至今字学仰锺王。

【译文】自古以来论诗者推崇李白、杜甫;迄今为止书法界最敬仰的是钟繇、王羲之。

【原文】白雪阳春,是难和难赓之韵,青钱万选,乃屡度屡中之文。

【注释】白雪阳春:原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一种较高级的歌曲。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难赓:难以继续。

青钱万选:比喻文章出众。唐代张鹜每次应试都名列前茅。人们称赞他的文章如青铜钱,万选万中,称他为“青钱学士”。

另一联略异:阳春白雪,难和难赓;万选青钱,屡试屡中。

【译文】阳春白雪的曲调都是最难以和唱的,也最难以接续的高雅之曲;万选青钱的高才,是形容屡试屡中的好文章。

【原文】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音之嘹亮。

【注释】惊神泣鬼:形容震动很大,十分感人。

遏云绕梁:遏,音恶,停止。歌声优美,使游动的浮云为之停下来静听,似余音绕着屋梁,不愿散去。遏云:指声音宏亮、高昂,阻止住行云。绕梁:相传古代有叫韩娥的女子唱歌换得食物,她走以后,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另一联略异:文赋之雄,可惊神而泣鬼;音词之妙,每遏云而绕梁。

【译文】诗文词赋雄健豪放,鬼神也为之震惊;歌声优美嘹亮使人难忘,连天上的云都停驻聆听。

【原文】涉猎不精,是多学之弊,咿唔占毕,皆读书之声,

【注释】涉猎:粗略地阅读、浏览,不深入钻研。

咿唔:形容读书的声音。

占毕:诵读,吟诵。占音搀。

另一联略异:涉猎不精,乃好博之弊;咿唔不辍,是勤读之功。

【译文】涉猎广泛不求精深是学习者的弊病,终日咿唔不肯休息,是勤苦诵读的工夫。

【原文】连篇累牍,总说多文;寸楮尺素,通称简札。

【注释】累牍:形容文字众多。牍,音读,文书也。

寸楮:名片、书信。也指小块的纸。楮音楚。

尺素:素,白绢,古代用绢等织物写字,通常长一尺,后将“尺素”引申为书信。

简札:用以书写的竹简木札。亦指功用与简札相同的书写用品。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板。札,音扎。古时写字的小木筒。

【译文】一篇接一篇的书牍一大堆,是形容多文的样子;一寸宽的纸,一尺长的素,都是说的信札。

【原文】以赂匃文,谓之润笔;因书得粟,谓之舌耕。

【注释】匃:古同“丐”。乞求。

润笔:古代人们用毛笔写字,但使用毛笔之前,通常会先用水泡一泡,把笔毛泡开、泡软,这样毛笔较容易吸收墨汁,写字时会感觉比较圆润。因此,毛笔泡水这个动作就叫“润笔”。后来“润笔”被泛指为请人家写文章、写字、作画的报酬。

粟:小米,中国古称稷或粟。脱壳制成的粮食,因其粒小,直径2毫米左右,故名。

舌耕:以教书讲学谋生。

另一联略异:以物求文,谓之润笔之资;因文得钱,乃曰稽古之力。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迹,以明辨道理是非、总结知识经验,从而于今有益、为今所用。

【译文】请人作诗文书画的酬劳称为润笔。因为教书而得到粮食称之为舌耕。

【原文】文不加点,机杼自成一家;字无空设,词意俱从百炼。

【注释】文不加点: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点:涂上一点,表示删去,改动、修改的意思。

机杼一家: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布局自成一体。机杼:原指织机。

空设:虚置。

百炼:多次锻炼;久经磨炼。

另一联略异:文章全美,曰文不加点;文章奇异,曰机杼一家。

【译文】文思敏捷一气呵成,无须修改谓之文不加点,这样的文章新奇,有自己的特色风格称为机杼一家。字句没有空设,要使命意遣词,能够扫尽虚浮都从百炼。

【原文】袜线之才,自谦才短;记问之学,自愧学肤。

【注释】袜线:孙光宪《北梦琐言》载:“韩昭、仕王氏,至礼部尚书、文思殿大学士。粗有文章,至於琴棋书算射法,悉皆涉猎。以此承恩於后主。时有朝士李台嘏曰:‘韩八座事艺,如拆袜线,无一条长。’”后因谓艺多而无一精者。亦比喻才学短浅。

记问之学:只是记诵书本,以资谈助或应答问难的学问。指对学问未融会贯通,不成体系。

学肤:学问肤浅。肤:浅薄。

另一联略异:袜线之才甚短,记问之学必肤。

【译文】自谦才华不足谓之袜线线之才,自惭学浅,只有书本知识而无见解称记问之学。

【原文】应试无文,谓之曳白;书成镌梓,谓之杀青。

【注释】曳白:卷纸空白,只字未写。谓考试交白卷。曳音业。

镌梓:刻印。

杀青:古代是用竹简写字,要先将竹烤出水分去掉青皮,称为杀青。

另一联略异:曳白乃应试无文,杀青亦风流罪过。

【译文】参加考试的人,做不出文章而交白卷,叫做曳白;著作完成之后,镌刻在梓木上,叫做杀青。

【原文】裁诗之苦,费其推敲;旷学之弊,在乎作辍。

【注释】裁诗:作诗。

推敲:唐代诗人贾岛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时,想用推字,又觉得敲字好,边考虑边作推和敲的动作,不知不觉冲撞了韩愈的车驾,韩愈问明缘由后说,敲字好。后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

旷学:荒废学业。

作辍:停止。辍音绰。

另一联略异:裁诗曰推敲,旷学曰作辍。

【译文】斟酌字句反复考虑叫做推敲,剪裁诗章的苦处,费心于文字的推敲。荒废学业的弊病,是在于不时作辍。

【原文】文章浮薄,何殊月露风云;典籍储藏,皆在兰台石室。

【注释】浮薄:轻薄,不朴实。

月露风云:比喻无用、华而不实的文字。

典籍:泛指古今图书。

兰台:汉代宫内藏书之处,以御史中丞掌之,后世因称御史台为“兰台”。东汉时班固曾为“兰台令史”,受诏撰史,故后世亦称史官为兰台。又唐中宗曾改“秘书省”为兰台。

石室:古代藏图书档案处。

【译文】文章浮浅言之无物,如同月露风云;古代典籍图书的储藏,都在兰台石室。

【原文】祖龙无道,焚书坑儒;唐帝右文,开科取士。

【注释】祖龙:秦始皇。

无道:指社会政治纷乱,黑暗。不行正道,作坏事。多指暴君或权贵者的恶行。

焚书坑儒:是秦始皇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的事件。焚,烧;坑,把人活埋;儒,指书生。焚毁典籍,坑杀书生。比喻对文化和文化人的摧残。

唐帝:指唐太宗李世民。

右文:崇尚文治。

开科取士: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科:科举考试。

另一联略异:秦始皇无道,焚书坑儒;唐太宗好文,开科取士。

【译文】秦始皇暴虐无道,焚烧书籍,活埋书生。唐太宗网罗人才开科取士。

【原文】依样葫芦,正谓行文之剿袭;潦草塞责,不求下语之精详。

【注释】依样葫芦:照别人画的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单纯模仿,没有创新。同“依样画葫芦”。

剿袭:抄袭。“剿”同“抄”。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解释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

精详:精细周详。

另一联略异:花样不同,乃谓文章之异;潦草塞责,不求辞语之精。

【译文】依着旧样画出葫芦,是说人作文章只知抄袭不会创作。草率马虎语辞不求精详。

【原文】邪说曰异端,又曰左道;读书曰肄业,又曰藏修。

【注释】邪说:荒谬有害的言论。

异端:指不属于正统思想的思想派别,通常含有负面的含意,或称旁门左道;但也可指不重要的思想流派,即小道。

左道:手足以右边为方便,故称不正当之术为左道。邪门旁道,多指非正统的巫蛊、方术等。旁门左道一词,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左道”一词俨然有着浓厚的贬义色彩。

肄业:修习课业。古人书所学之文字于方版谓之业,师授生曰授业,生受之于师曰受业,习之曰肄业。今称在学校学习没有毕业或尚未毕业的为“肄业”。

藏修:亦作“藏脩。《礼记》:“君子之於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郑玄注:“藏谓怀抱之;脩,习也。”后以“藏修”指专心学习。

另一联略异:异端左道,邪说横流;肄业藏修,读书攻苦。

【译文】奸邪的论说,叫做异端,又叫旁门左道;读书学习,叫做肄业,又叫藏修。

【原文】作文曰染翰操觚,从师曰执经问难。

【注释】染翰操觚:翰:毛笔;操觚:拿木简写文章。指提笔作文。觚音孤。

执经问难:手捧经书,质疑问难。后多指弟子从师受业。

另一联略异:作文曰染翰操觚,请业曰执经问难。

【译文】古代没有纸,就在四棱木板上写字,所以作文称为染翰操觚;拜师学习,是求教学问,所以叫做执经问难。

【原文】求作文,曰乞挥如椽笔;羡高文,曰才是大方家。

【注释】如椽笔:指大手笔。《晋书》载:王珣梦见有人给他一支像椽那样大的笔,要他写重要文章。不久皇帝死了,所有的文件都由王珣写成。后用“如椽笔”指文笔雄健遒劲。椽音船。

大方家: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

另一联略异:求文曰乞如椽笔,誉美曰是大方家。

【译文】请人写文章说乞挥如椽笔,称赞别人文章高妙说这才是大方家。

【原文】竞尚佳章,曰洛阳纸贵;不嫌问难,曰明镜不疲。

【注释】洛阳纸贵:比喻作品风行一时,广为流传。晋代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写出《三都赋》,豪富之家竞相买纸传抄,洛阳因此纸价上涨。

明镜不疲:明亮的镜子不为频繁地照人而疲劳。指有学问的人不怕多请教。比喻人的智慧不会因使用而受损害。

另一联略异:共羡佳章,洛阳纸贵;喜于答问,明镜不疲。

【译文】文章得到大家推崇广泛流传称为洛阳纸贵。有学问的人不嫌别人请教多称为明镜不疲。

【原文】称人书架曰邺架,称人嗜学曰书淫。

【注释】邺架:唐代李泌被封为邺侯,藏书很多,故后来称书架为邺架。

书淫:沉迷于书的人。

另一联略异:藏书称为邺架,嗜学号为书淫。

【译文】唐代李泌封邺侯藏书丰富,后来称赞他人书多便说邺架,嗜书成癖好学不倦的人便称为书淫。

【原文】白居易生七月,便识“之无”二字;唐李贺才七岁,作《高轩过》一篇。

【注释】《新唐书》载:相传唐代诗人白居易,生下来七个月时,就认得“之”、“无”两个字,百试不误。

王定保《唐摭言》曰:韩愈和皇甫两位一同拜访李贺时,贺年仅7岁,“总角荷衣”出迎,并作《高轩过》答谢: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另一联略异:乐天七月,便识之无;长吉七岁,作高轩过。

【译文】白居易出生才七个月,便认识了之、无这两个字;李贺七岁就有文名,作了高轩过这一篇文章。

【原文】开卷有益,贤君之要语;不学无术,权相之为人。

【注释】开卷有益: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打开书本,总有益处。常用以勉励人们勤奋好学,多读书就会有得益。《渑水燕谈录》:太宗日阅《御览》三卷,因事有缺,暇日追补之。尝曰:“开卷有益,朕不以为劳也。”

贤君:宋太宗。

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班固《汉书·霍光传》: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亡音无。学,五经之学。术音述,古籍多通假,术即述,说的是霍光不通官场权术。今人多将不学无术之术,理解为办法,是不识古文而望文生义。

权相:霍光。

【译文】只要开卷就有益处,是宋太宗身体力行的话,不知学习没有道术,是班固对霍光的评语。

【原文】汉刘向校书于天禄,太乙燃藜;赵匡胤代位于后周,陶谷出诏。

【注释】太乙燃藜:汉代刘向元宵节时一人在禄阁校书,有一个黄衣老人进来吹燃拐杖头照明,自称是太乙星的精魂。

陶谷出诏: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即皇帝位时,没有后周皇帝禅位诏书,翰林学士陶谷已写好诏书,这时就从袖中拿出。

另一联略异:刘向校书芸阁,丙夜燃藜;孙康执卷茅詹,隆冬映雪。

【译文】汉代的刘向,在天禄阁校正五经,元宵这一天,遇见一位老人,自称是太乙星精,手执青藜杖,为他点燃明亮的火焰;赵匡胤代替后周做皇帝,是在陈桥兵变时,有个翰林学士陶谷,代替后周皇帝拟成禅位诏书。从袖里捧出。

【原文】江淹梦笔生花,文思大进;扬雄梦吐白凤,词赋愈奇。

【注释】梦笔生花:比喻写作能力大有进步。也形容文章写得很出色。南朝梁代江淹梦见有人授给他五色笔,后来文辞更妙。

梦吐白凤:相传汉扬雄着《太玄经》时梦吐白凤。后因以比喻出众的才华或才华出众之士。

另一联略异:李白梦笔生花,文藻大进;扬子梦口吐凤,词赋愈奇。

【译文】南朝梁代的江淹梦见笔上生出五彩缤纷的花朵,以后作文,构思谋篇,如行云流水,大有进步;汉代扬雄梦见自己口里吐出白凤来,再作词赋,遣词造句,如有神助,更加新奇。

【原文】李守素通姓氏之学,敬宗名为人物志;虞世南晰古今之理,太宗号为行秘书。

【注释】李守素:唐代赵州人,世代为山东名族。十八学士之一。被许敬宗称为人物志。

虞世南: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唐初书法家,文学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唐太宗出行,有人请求带些书,唐太宗说:虞世南就是行走秘书监,不用带书。

另一联略异:李守素号为人物志,虞世南呼为行秘书。

【译文】李守素精通姓氏之学,许敬宗戏称之为人物志。虞世南明悉古今之理,唐太宗称其为行秘书。

【原文】茹古含今,皆言学博;咀英嚼华,总曰文新。

【注释】茹古含今:接受、包含古今的所有知识。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茹:吃。

【译文】说人茹古含今,是对学问渊博、通晓古今的称赞;说人口咀精英,齿嚼华美,都是赞许文章的新奇,不同流俗。

【原文】韩公文望尊隆,泰山北斗,程子涵养润泽粹,良玉精金。

【注释】韩公:唐代文学家韩愈,字退之。

泰山北斗:比喻道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新唐书·韩愈传赞》:“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泰山:东岳,在山东省泰安市;北斗:北斗星。

程子:宋代理学家程颢,人称为明道先生。

精金良玉:比喻人品纯洁,性情温和。  

程颐《程明道先生行状》:“先生资禀既异,而充养有道,纯粹如精金,温润如良玉。”精:纯洁。良:温和。

另一联略异:文望尊隆,韩退之若泰山北斗;涵养纯粹,程明道如良玉精金。

【译文】韩愈文章声望尊隆,世人景仰他如泰山北斗。程颢涵养纯粹,世人比之为良玉精金。

【原文】李白才高,咳唾随风生珠玉;孙绰词丽,诗赋掷地作金声。

【注释】李白《妾薄命》诗曰:汉帝宠阿娇,贮之黄金屋。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宠极爱还歇,妒深情却疏。长门一步地,不肯暂回车。雨落不上天,水覆难再收。君情与妾意,各自东西流。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以色事他人,能得几时好。

孙绰:字兴公,晋代人。范荣期称赞他写的《天台赋》掷地会发出金石之声。刘义庆《世说新语》:“孙兴公作《天台赋》成,以示范荣期云:‘卿试掷地,要作金石声’”。 掷音至。

另一联略异:含英咀华,咳唾随风生珠玉;包今统古,赋诗掷地作金声。

【译文】李白诗才极高,脱口而出便是珠玉之句,孙绰博学善文,包今统古,为文词赋华丽,掷地有金石之声。

【原文】抄书至数十箧,无非向学之勤;徒居载三十车,皆云稽古之力。

【注释】箧:音切。小箱子,藏物之具。

稽古:考察古代的事迹,以明辨道理是非、总结知识经验,从而于今有益、为今所用。

【译文】抄书积至数十箧,无非是向学的精勤,移家载至三十车,都说是考古的力量。

【原文】是以慕丁顗之义训,聚书必兴;更宜守杜暹之良规,鬻书不孝。

【注释】丁顗: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恩州清河人,后迁居祥符,北宋著名藏书家,共搜集图书至八千卷。顗音乙。

杜暹:唐玄宗宰相。濮州濮阳人。以至孝擢明经第,补婺州参军、郑尉。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拜安西副都护,镇守边关。在任安抚将士,不怕勤苦,清廉有节,颇得当地各族人民的欢迎。玄宗开元十四年拜相,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擢户部尚书,以廉洁著称。后因与宰相李元纮不和而被免相,左迁荆州长史。调用兵士修建宫殿、庙宇,深受皇帝宠爱,曾数次赐书与他。后又任魏州刺史、太原尹等职,并取代李林甫为礼部尚书,封魏县侯,卒赠尚书右丞相。开元十八年卒,谥号贞肃,改贞孝。暹音先。

鬻书:书有两种含义:一是家藏书籍;二是书法墨宝。旧时文人墨客因生活所迫,卖字为生。此指卖书。鬻音与。

【译文】所以羡慕那丁顗的义训,把所有的家财散尽去购买书籍,有了这样的祖先,后代必定兴盛。更应遵守那杜暹的良规,卖掉书籍便是不孝。

【原文】萤辉竹素,蠹走芸编。

【注释】萤:萤火虫。晋朝人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点灯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即囊萤夜读:晚上用袋子装着萤火虫借光来读书。

竹素:犹竹帛。多指史册、书籍。

蠹:蛀蚀器物的虫子。蠹音度。

芸编:指书籍。芸,香草,置书页内可以辟蠹,故称。

【译文】萤火虫尾端发出的光亮,可以照亮竹纸印刷的书,让人夜读;勤奋的书生孜孜不倦地学习,好比蠹鱼在放有芸香草书里爬行。

【原文】东观蓬莱,尽藏简编之所;石渠天禄,悉贮史籍之场。

【注释】东观:是指东汉的文化机构洛阳东观,东观是文人荟萃之处,许多著名作家曾在那里供职。

蓬莱:传说是神山仙府收藏秘录、典籍的地方,东汉的学者也称藏书的东观为蓬莱山。

简编:指书籍。《旧五代史》:“帝御文明殿受册徽号,册曰……休徵备载於简编,徽号过持於谦让。”方孝孺《心远轩记》:“穷居则乐之以终身,垂之於简编,岂不诚远矣哉!”顾炎武《谒夫子庙》诗:“宅有丝竹响,壁有简编留”。

石渠阁、天禄阁:西汉皇室藏书之处,在长安未央宫殿北。陕西省西安市区西北7.5公里未央区境内,汉未央宫前殿遗址北面约六、七百米处,有两处驰名古迹,一所叫天禄阁,另一所叫石渠阁。天禄、石渠两阁,成一条直线,东西相对而立,间距52米,东为天禄阁。西为石渠阁。天禄阁与石渠阁同为汉宫御用藏书典籍和开展学术活动的地方,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

史籍:记载历史的典籍;史书。

【译文】东观、蓬莱,尽是储藏简策书编的处所;石渠阁、天禄阁,都是收贮经史图籍的地方。

【原文】鲁为鱼,参明不谬;帝作虎,考正无讹。

【注释】鲁鱼帝虎:指传写刊印中出现的文字错误。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鲁鱼:把“鲁”字错成“鱼”字,把“帝”字错成“虎”字(虎字草书与帝相似)。

【译文】书籍中鲁字误为鱼字的现象,必须参考明白,不要发生谬误;帝字讹成虎字,非常容易,需要详加考正,不要造成讹错。

【原文】长蛇生马之文,最难措手;硬弩枯藤之字,未易挥毫。

【注释】长蛇生马: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控骑生马,急不得暇,莫可捉搦。”是说读文章,读到惊心处,全神贯注,目不暇接,最终成功领会作者主旨。

硬弩:坚硬的弩。弩:古代发箭的机械。

枯藤:枯老的藤蔓。

【译文】如“赤手捕长蛇,不施控骑生马”这种生动活泼、神奇豪爽的文章,最难下手布局谋篇;画一横如百钧硬弩,书一竖如百岁枯藤,这种字法,很不容易挥洒笔墨。

【原文】借还书籍用双瓻,收贮文章分四库。

【注释】借书还瓻:古人借书以此盛酒酬之。瓻,音痴。古代陶制酒器。一个“瓻”能盛多少酒,孙愐《唐韵》“瓻”字注说:“大者容一石,小者五斗”,按古代量制,十斗为一石。

四库:又称四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魏晋荀勖,东晋李充先后以甲、乙、丙、丁四部总括群书。隋唐后延用,《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译文】古人借书,馈酒一瓻,还书亦馈酒一瓻,所以一借一还必用双瓻;唐玄宗两都收贮文章,聚敛书籍,以甲乙丙丁编次为四库。

【原文】亭吟如郑綮,还从驴背成诗;富学如薛收,偏向马头草檄。

【注释】郑綮:字蕴武,唐代郑州荥阳人。光化二年。第进士,累官庐州刺史。綮本善诗,其语多俳谐,故使落调,世共号“郑五歇后体”。綮音请。

薛收:字伯褒,蒲州汾阴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隋内史侍郎薛道衡之子。因父亲被隋炀帝缢死,遂不仕隋。后被房玄龄荐入秦王府,授为主簿。武德四年,随李世民讨王世充,力排众议,建议分兵围困洛阳,另外派兵狙击窦建德。最终王世充与窦建德同时被擒。后以平刘黑闼之功封汾阴县男。武德七年,授天策府记室参军,不久卒。贞观七年,追赠定州刺史。高宗即位后,陪葬昭陵。

【译文】唐朝郑綮那些毫迈的吟咏,多构思于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唐朝的薛收有丰富的学问、渊博的知识,伫立马头前,便能草拟出征伐的檄文。

【原文】八行书,言言委曲;三尺法,字字森严。

【注释】八行书:旧式信笺每页八行,因此代称信件。

委曲:指曲调、道路、河流等曲折,如委婉、委曲婉转、情意委曲。

三尺法:古时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故称法律为“三尺法”,简称“三尺”。

【译文】每页八行的书信,一字一句委婉曲折地写出万千情愫;三尺长的竹简,刻写的法律,字字都威严可怕。

【原文】咳唾成篇,阵马风樯敏捷;精神满腹,雪车冰柱清高。

【注释】咳唾成篇:也作咳唾成珠,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庄子》。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

阵马风樯:樯:船上用的桅杆。风中的樯帆,阵上的战马。比喻气势雄壮,行动迅速。

精神满腹:形容富有才智,满腹经纶。

雪车冰柱:后用以赞美别人的诗文优美。《新唐书·刘叉传》:“刘叉作《冰柱》、《雪车》二诗,名出卢同、孟郊右。”后用以指诗文佳作。

【译文】咳唾之间就能立成篇章,如同上阵的马匹,顺风的桅樯一样敏捷;精神充满胸怀,所以唐朝刘叉的《雪车》、《冰柱》两首诗,词意都很清高。

【原文】擅美誉于词场,禹锡诗豪,山谷诗伯;称耆英于艺圃,伯英草圣,子玉草贤。

【注释】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河南洛阳人。 21 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刘禹锡晚年,很少和人往来,以专门从事创作来消闲度日,自得其乐。他常和白居易往来,酬和颇多。刘“善诗精绝”,白居易赞扬他的诗说:“刘君诗在处,有神物护持。”推刘禹锡为“诗豪”,意即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也就据此而称之。

山谷:黄山谷,即黄庭坚,北宋书法家、文学家。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人。其诗书画号称“三绝”,与当时苏东坡齐名,人称“苏黄”。治平三年进士,历官集贤校理、著作郎、秘书丞、涪州别驾、吏部员外郎。曾与秦观、张耒、晁补之游苏轼之门,号称苏门四学士。黄山谷又工文章,擅长诗歌,为江西诗派之宗。著有《山谷集》。

诗伯:诗坛宗伯;诗坛领袖。

耆英:高年硕德者之称。耆音其。

伯英:即张芝,中国东汉书法家。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出身官宦家庭,其父张奂曾任太常卿。张芝擅长草书中的章草,将古代当时字字区别、笔画分离的草法,改为上下牵连富于变化的新写法,富有独创性,在当时影响很大,有草圣之称。

崔瑗:是汉代名书法家,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

【译文】在词林之中,独享美名、誉赞的,是刘禹锡被人称为诗豪,黄山谷被人称为诗伯;在艺术园圃里,被称赞的耆老和英杰的有:东汉大书法家张芝被称为草书圣人,崔瑗被人称做草书贤人。

【原文】谢安石之碎金,悉为异物。陆士衡之积玉,总属奇珍。

【注释】谢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汉族,陈郡阳夏人。大名士谢尚的从弟。

碎金:比喻精美简短的诗文。

异物:珍奇的东西。

陆士衡:即陆机,西晋吴郡人,三国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吴时任牙门将,吴亡回乡读书。后入洛拜谒张华,得张华赏识。《晋书》称其“好游权门,与贾谧亲善”,为“鲁公二十四友”之一。其诗形式华美,技巧纯熟,有“陆才如海”之誉。

奇珍:指奇异珍贵之物。

【译文】谢安石做的文章,如同细碎的黄金,都是奇异的物品;陆机做的文章,如同堆积的白玉,都是新奇的珍宝。

【原文】少室山集句最佳,片笺片玉;福先寺碑文可诵,一字三缣。

【注释】片笺片玉:笺:精美的纸张。一片纸如同一片美玉。形容诗文秀美华丽。计有功《唐诗纪事》:“李峤善文,作《少室记》,富赡华美,人谓片笺片玉”。

一字三缣:《新唐书·皇甫湜传》载:裴度修福先寺,将立碑。皇甫湜即请斗酒,饮酣,援笔立就。度赠以车马、缯彩甚厚。湜大怒曰:“自吾为《顾况集序》,未常许人。今碑字三千,字三缣,何遇我薄邪?” 度笑,酬以绢九千疋。后因以“一字三缣”谓文酬极高。

【译文】唐代李峤作的《少室山记》,最为华美可观,一片书笺,如同一片白玉;唐代皇甫湜写的福先寺碑文,字字珠玑,一个字便有三匹缣的价值。

【原文】陈琳作檄愈头风,定当神针法灸;子美吟诗除疟鬼,何须妙剂金丹。

【注释】檄愈头风:檄:檄文,古代官府用以征召、讨伐等的文书;愈:超过;头风:头痛病。比喻檄文尖锐辛辣。《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法灸神针:神奇的针灸技术。

诗除疟鬼:《古今诗话》载:子美因见病虐者曰:“诵吾诗可疗。”令诵“子章髑髅血糢糊,手提掷还崔大夫”之句,病遂愈。余谓子美固尝病虐矣。

【译文】陈琳做了一篇讨伐曹操的檄文,正值曹操头痛,阅后一惊,出了一身冷汗,头风病即刻痊愈了,这篇檄文,简直是神奇的针灸,灵验的艾灸;杜甫吟咏诗句,能驱除疟疾病魔的纠缠,何须用那神妙的药剂和仙家烧炼的金丹呢。

【原文】真老艺林英,朱夫子且退避三舍;苏仙文苑隽,欧阳公尚放出一头。

【注释】真老: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福建浦城本姓慎,因避孝宗讳改姓真。真德秀是南宋后期与魏了翁齐名的一位著名理学家,也是继朱熹之后的理学正宗传人,他同魏了翁二人在确立理学正统地位的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艺林:亦作“蓺林”。犹艺苑。

朱夫子:朱熹,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

退避三舍:比喻对人让步,不与相争。

苏仙: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人。北宋诗人、词人,宋代文学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唐宋八大家”之一。

文苑: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坛。

欧阳公:欧阳修,汉族,吉州永丰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放出一头: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译文】真德秀,是文艺苑中的英杰,连朱熹都曾经说过:“(对于他)老夫当退避三舍”;苏东坡的文章,有仙风道骨,在文苑中文名隽永,欧阳修做考官时,看到他做的《春秋对义》,便名列第一,叹赏不已,说:“老夫当放此人出人头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