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有完整火炮体系:清朝为啥还用大刀对抗英法帝国

 李穗丰书馆 2017-11-25
明朝拥有明确的火炮体系,为何清朝还要用大刀对抗侵略帝国? 明朝有的火炮,清朝都有,到皇太极造出神威大将军炮的时候,清朝就已经取得了对明朝的绝对火力优势。
 
 清军如果没有一支可以轰开城墙的野战重型炮兵,扬州、潼关等城市也不会轻易失守,还有大批城市也不会因为惧怕大炮轰开城墙遭屠城而纷纷投降。明军对清军的炮战,从实战来看是百分之百失败。

  在清军制造出神威大将军炮等重型红衣大炮以后,对明军火力战是100%胜率。清军对抗外国入侵也从来不是依靠大刀,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虎门和广州,有200门进口的英国和葡萄牙大炮。

 
 在厦门、定海、广州和虎门,还有其他近千门火炮,其中很大部分都是新造的。到了中法战争,清军大部分已经换装美国温彻斯特连发步枪,在打败阿古柏的战争,清军炮兵全部都是克虏伯大炮,步枪全部都是德国和美国连发枪。

  在甲午战争,清军都是连发枪,日军才是单发枪。清军在甲午战争的威海、旅顺等地区投入了数百门克虏伯和阿姆斯特朗大炮,日军只有70毫米口径国产山炮,清军在甲午战败和武器没有关系。

 
 
在八国联军战争,清军连马克沁重机枪都有了,多管火炮、机关炮、曼利夏步枪、毛瑟步枪都具备。在天津,清军重机枪和炮兵造成了联军伤亡1000多人。
                                                                             此文来源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