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 袖山 与袖窿对位点的研究

 昵称49466504 2017-11-25

袖山 与袖窿对位点的研究

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研究

-兼论衣袖与衣身的对格

张道英

中国纺织大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两片圆装袖结构及缝制特点的研究,提出一种两片袖简单而有效的衣袖与袖窿对位的方法,使躺袖效率提高,袖子前后位置正确率提高。为服装工业化生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躺袖质量提供一种方法。本文还介绍了两片圆装袖与前后衣身均对格的另一种方法。

一、引言

衣袖作为上衣中的重要部件,处于人体活动最频繁、上下左右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它既要静态美观,又要动态舒适。因此,在缝制工艺中,两片袖的躺袖一直是一道关键工序,而且也是服装生产中的难点。两片袖躺袖定位,女装是首先以袖山顶点和衣身肩点作为躺袖对位点。实践证明,这种方法,不论是单件制作,还是批量生产,都具有很大的不准确性,即袖子会偏朝前呈推车型或偏朝后呈拉车型。正确位置应是先找到袖标点及相应的对位点。服装工业化生产中,工人的劳动技能较单一,要快速准确地完成躺袖工序,袖山底部与袖窿底部的吻合,也是服装工艺中的重点。衣袖与衣身的对格,是在普通绸袖的基础上,找到袖标点及其在衣身上的对位点,这两点处于面料同一格位,达到衣袖与前衣身对格。随着人们对服装要求的提高,有时要求女装衣袖与前后衣身均对格(国家服装质量标准并不要求)。因此,本文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二、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研究

()袖山与袖窿的对位关系

袖山弧线与袖窿弧线为两条相关结构线,它们的吻合需以形态和数量两方面来考虑。数量的吻合表现在袖山的缝缩量及其分配上(此处从略),而形状的吻合

1/4页

则表现为袖山弧线曲率变化程度与袖窿弧线曲率变化成正比,袖窿弧线上的捌点在袖山弧线上对应的点也是捌点。而这些对位点的具体位置需通过具体计算及作图确定。

1.袖子的方向性

人体上肢自然下垂时并不是铅垂的,而是在肘部稍偏向前方,见图1

1肢人体上肢前偏

即手臂的中线与铅垂线成一角度。绸袖后也必须符合人体上肢前倾这一特征。躺袖后,衣袖口四周均不与自然状态下手腕骨相内切。从实用性来讲,传统以成型袖前身盖住半个衣下袋为准,即使款式无口袋,该位置也客观存在,这也是检验成品袖子方向性的依据。

2.对位点的选择

从力学角度来分析,可将衣袖看作是袖窿平面上的一根杆件(线段),固定平面上的一根杆件(线段).必须固定两点,因此决定袖子方向的定位点应有两点。由于装袖的要求是前圆后顺(女装)或前圆后登(男装),即对袖前部要求特别高,而且袖子向前弯曲倾斜,所以决定袖子方向的第一个定位点A应设在前袖山下端部位较合适,确保能支撑整个袖身,使前袖口不向后倾斜,保持袖前倾度不变。通,就选前袖标点作为第一定位点,袖标点的定位是决定袖子方向的关键。第一个定位点固定后,整个袖子还可绕该点转动,因此必须确定第二个定位点,才能将袖子方向完全固定。考虑到第一个定位点(袖标点)靠近前袖山下部,则第二定位B设在袖山顶部较合适,容易将整个袖子固定。因此,第二定位点就是袖山顶点。这两个定位点确定后,按袖山缝缩量分配来装袖,就能得到理想的装袖效果。但考虑批量生产时能进一步提高躺袖质量,提高绸袖速度,还须增设两个工艺对位点。并且,在实践中往往存在这样一个问题,即袖子方向到位了,袖山部位也到位了,但袖底部(小袖片)处却不平服,这是因为成衣后袖底弧线与衣身袖窿弧线不吻合。因此,工艺定位点C,D、宜设在该图肢人角前体偏上部位,见图2

2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确定

()袖山与袖窿的对位方法

2/4页

确定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具体方法见图2所示。为便于获得袖山与袖窿之间的相互关系,由一片袖变为二片袖为佳。

1.首先找到前衣身袖窿切点A(越合体,点越往下),袖窿最低点C(位于袖窿宽的中点),然后定袖偏线(连结点及下袋口中点)

2:C点作袖偏线之垂线,得到交点K,AK=a,CK=b,定袖

,C'K'=b,A'K'=a,?C'A'=?CA,曲率也相等,由此得到A'点。从前衣身上量取?AB,A'B'+45%缝缩量,得到B'点。至此A,B,C,三点已找到了相应的对位点A'B'C'

3.按图示将大小袖片放在衣身上,AA'两点重合,衣袖的前成型袖线与衣身上的袖偏线重合,?A'C'与?AC一定完全吻合。在后袖窿上找到E,?

与?CE完全吻合。下面来找D,?CD=?AC-(3~4cm),?CE=3~4cm,并使?C'E'

C'D'=CD,但曲率不等。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确保袖山上各段弧线与袖窿上各段弧线之间的形态与数量的吻合,预设的袖肥可能要略作调整。

这种对位方法,找到了理论依据及具体方法。经上海多家服装企业采用验证,绱袖到位率达到铸以上,大大提高了绱袖效率。

.对格时的对位方法

通常情况下,只要求袖前部与前衣身对格,此时只要将A点及A'点置于面料同一格位即可实现对格。但当要求衣袖与前后衣身均对格时(针对女装而言),需再增加两个对位点I,J,见图2。首先要在衣片上找到I,J

?BI=7~8cm,I点作袖偏线之垂线,该线与袖山弧线的交点便是I',J',I点作水平线与后袖窿相交便得J点。即II',JJ'分别是一对对位点。

对于格子面料,因袖子存在袖偏角,必须以袖偏线作为衣袖的直丝络方向,能确保绱袖后袖子上的横丝塔与衣身上的横丝塔一致,都平行于水平线。即图2,I'J'为横丝塔方向,只要衣袖上的I'J'与衣身上的IJ处于同一格位,就能保证女装前后袖身与前后衣身的对格。

3/4页

三、结论

1.袖子前后方向由袖标点A与袖山顶点B及其相应的对位点A'点和B'点定位。

2.绱袖后袖底部要达到静态美观及动态舒适,须在结构上保证袖山弧线底部与袖窿弧线底部吻合,即图中?ACE与?A'C'E'完全吻合。

3.对于格子面料,通常只要袖标点A及相应的A'点置于同一格位,就能满足袖前部袖标点以下袖身与前衣身对格。当有些女装需前后袖身与衣身均对格时,则要在距袖山顶点7~8cm附近找到两对对位点II'JJ',只要IJI'J'置于同一格位,就能保证IJ以下袖子与衣身前后均对格。

4/4页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