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通谷穴位的来历 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散热冷降为经水后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腹通谷。 腹通谷的定位 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主治功能 传统中医治疗:腹痛,腹胀,呕吐、口吐清涎,食饮不化,心痛,心悸,胸胁急痛,口眼歪斜,暴暗,舌下肿难言,鼻流清涕,癫痫,惊惧,项似拔不能回顾等。 现代医学研究:也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消化不良,胃扩张,哮喘,肺气肿,癫痫,心悸,肋间神经痛,呕吐,腹泻,眼结膜充血等。 配穴 配足三里、天枢主治胃痛。 配申脉穴、照海穴缓解治疗癫痫、惊悸 配上脘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纳呆 配内关穴、中脘穴缓解治疗胃气逆。 穴位养生 按摩腹通谷穴的功效: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缓解治疗心痛、心悸、腹胀腹痛、呕吐、消化不良等 针刺腹通谷穴的方法:腹通谷穴直刺或斜刺0.5-0.8寸。 艾灸腹通谷穴的方法:腹通谷穴艾条灸5-10分钟,腹通谷穴艾炷灸3-7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