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施用“草船借箭”的人到底是谁?

 新陌上花开 2017-11-25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中写诸葛亮用“草船借箭”计,赚取了曹操10万支狼牙箭,为赤壁之战的胜利立了大功。这一回既写了周瑜的心胸狭窄,也写了诸葛亮的大智大勇和曹操的愚钝猜疑,对几个人物的刻画、描写惟妙惟肖。但是,它却与历史的实际有些出入,并不完全相符。三国的历史上确有“草船借箭”一事,不过施用此计的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

赤壁之战中曹军大败之后,曹操是把主力军撤回了北方,但是他却一直留下了一定的兵力在江淮之间,威胁着业已占据荆州的刘备和据有江东的孙权。孙权为抗拒曹操,专门在南京(东吴都城建业)通往巢湖的濡(rú)须水口(今安徽无为县东北)夹水作坞(wù小堡),以控制从巢湖到长江的通道。这样,既可以防备曹操的进攻,又有利于出击淮南,与曹操相抗衡。

213年,也就是赤壁战以后的第五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进攻濡须口。“(孙)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操)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在《三国志》裴松之注中补充说:“曹公(操)出濡须,作油(用油涂抹的)船,夜渡洲上。权以水军围取,得(俘获)三千余人,其没溺(nì淹死)者亦数千人”。看来,此次战役孙权还是取得了不小的胜利。裴松之注接着还引别书的记载说,这一仗后,“(孙)权乘大船来观(曹)军,公(曹操)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翻),权因回船,复(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从以上这一段情节可以看出,《三国演义》“草船借箭”所依托的正是这段历史史事,只不过是罗贯中用了“移花接木”的手法,把施用“草船借箭”的人由孙权换成了诸葛亮而已!

顺便说一下,也正是在这次战役里,曹操看到孙权军伍整肃,进退自如,想起了原来荆州牧刘表的儿子刘琮和刘琦,感叹地说:“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刘景升(刘表字景升)儿子若(如)豚(猪)犬耳!”(文/博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