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鲍老师被杀后留给我们的反思和教训

 fymlibary 2017-11-25



我们又回归冷静,现在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很多教师一直在来信问我,怎么公众号里接连几天读不到我的文章了,我告诉他们,因为写了太多的文章,包括精心写就的给全国教师的五封公开信,突然认识到怎么写都唤醒不了那一部自寻祸端的老师们,悲哀和失望之余不如罢笔。


我开始在公众号上写原创文章,始于2017年2月20日。短短的时间里,在全国就拥有了几十万的粉丝,拥有上百万的读者群体,于是就成为广东省某个无良律师指责的所谓“网红”。其实不是因为我的文章写得好,也不是因为我个人太正直,而是因为这个社会上敢于说真话的文章少。


痛定思痛,长歌当哭。这些我们都已经做过了,现在是到了应该反思的时候了,鲍老师的血不会白流,对于生者,还是有教训意义的。


第一、教师只是一个职业,一个谋生的工具。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刚走上讲台的时候,每当社会上人问我从事什么职业,就自豪的说,我是一名高中教师!听者立即表现出非常尊敬的神情。到了今天,我分明感受到这种尊敬变成了不屑,所以再也不敢声称自己是一名教师,当初的自豪感已然不再。


当年得是多么优秀的高考生才能被师范院校录取。而工作之后,因为收入的原因,职业待遇差距明显,教师只靠每月微薄的工资生存,而即使当年成绩一般的同学,考上个不起眼的公安专科学校,至今也已经成为公安局长,权力和物质并收。


教师注定是一个平凡的职业,没有几个人能指望在这条职业路上得到太多的名誉和发展。


所以,教师只是一个职业而已,和要饭花子手中的碗性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生计。教师必须正视这个现实,社会上的人会给你戴上道德的高帽子,称教师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教师自我要保持绝对的清醒。


每天下班后对着镜子看看自己完好无缺,每个月领到一分不少的工资,你的职业表现就很好。


鲍老师是一名优秀教师,一心想把谋生的工具发展成为了神圣的教化工具,梦想把所有学生培养成为人才,结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第二、教师是一个人,不是神。


教师一样有七情六欲,离开讲台,教师也有家庭,上有父母,下有儿女。


教师在家里要做一名好父亲或者一名好母亲。这是人的天性,如果一名教师连自己的孩子都照顾不好,怎么有脸去照顾别人的孩子?


教师还应当是别人的儿子或者女儿,你不活得好好的让父母放心,你怎么有资格去教育别人的孩子要学会孝敬?


自己活的好好的,不让亲人担心,这就是最大的负责。


所以,教师要学会保护自己。自己活的好好的,是父母的心愿,是子女的期盼。


教师是一个人,是一名有七情六欲的人,不是一个扔掉自己父母不管不问,扔掉自己的子女无依无靠的全心全意为他人奉献的神。


鲍老师走了,留下的是女儿凄惨的哭喊,留下的是妻子哭肿的又眼,留下的是父母满头的白发,留下的是再无依靠的一个破碎的家。


鲍老师是神吗?不是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一个走的很悲哀的人,一辈子最终活得很失败的人。


第三、要学会依法执教,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就是优秀。


鲍老师被杀害的当天,正是全校师生休息的日子。高三的学生也不容易,一周就盼来一个下午的休息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打算,或许有的学生已经准备回家,或许有的学生已经在恋爱约会,或许有的学生正准备购物,鲍老师临时安排的作业打破了很多学生的休息安排。


客观的讲,全班没有几个学生会喜欢这样的教师,鲍老师这种临时安排学生的休息日是最愚蠢的行为,是在校园随处可见的自私型的教师。


在教书的日子里,经常看到有的教师在下课铃声响了后还充耳不闻,在讲台继续授课,换位思考,你是学生,你喜欢这样的教师吗?


在规定的时间内讲不完课,这是教师安排课堂不合理,是教师的失败,而不能将这种失败转嫁给学生的休息时间上。


说的现实点,占用学生的课间十分钟,学生连解大便的时间都没有,我相信学生在蹲厕所的时候心里都充满着对教师的怨气,小心,这种怨气是很可怕的。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一定要依法执教。


什么叫依法执教?就是做好法律规定的教师行为,不要强迫自己去做法律以外道德强加的要求。法律是最底限的道德,做好法律范围内的事情就足够好了,道德是无止境的,如果教师听从了道德的强奸,那你永远做的不够好,一直会离优秀差很远。


法律规定的一定要去做,法律没有规定的不轻易去做,道德强加的尽量不要去做。


第四、要清醒认识教师在家长和学生心中的价值。


很多教师总是好为人师,总认为自己了不起,总是不分对象的把别人当成自己的学生来教训。


鲍老师就是这样的教师,他被杀死的直接原因是打电话叫学生家长来学校。


学生是有自尊的,高三的学生自尊心更强,叫家长来学校是对学生最大的耻辱,这是学生最不愿意教师做的事情。或许高三的学生正在恋爱,他更不愿意让心中的对象看到自己被羞辱的情形出现。


退一步讲,家长把学生送到学校,即使家长过来了,你认为家长会配合教师一起教育学生吗?在家长看来,这不仅仅是家长无能的表现,更是打乱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甚至有一些不尽情理的家长会帮着学生指责教师。


家长来到学校当着学生的面指着教师鼻子叫骂和动粗的情况,相信大家都见识过吧,不要总认为所有的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不要总认为所有的家长都是来配合教师的,除非万不得已,千万不要叫学生家长来学校,这是教师最最愚蠢的行为选择之一。


教师不要神化自己的功能。你认为在做一个奉献性的教育工作,而教师在有的家长心中就是一个极其廉价的保姆而已。曾经有一个家长就和班主任老师说过:我们送孩子来学校,不指望他怎么样,只要不出事就行,我们平时做生意忙,担心孩子在社会上学坏了,还是放在学校里安全。


传统道德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支离破碎,教师应该转变思想了。



第五、师生最好的关系状态是朋友。


鲍老师认为凶手成绩好,可以培养,却不知道这是一种可怕的施恩行为。


据报道,鲍老师平时对学生不错,凶手也是班级里的第一名,在凶案事发之前,鲍老师还将助学金发给了家庭并不困难的凶手学生。


一般人看来这是鲍老师在向自己喜欢的学生施恩,而其实在我看来这是鲍老师自取其祸。


我从来不奢求学生报恩,每当学生学有所成致谢的时候,我立即回绝:这是你自己付出的努力,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感谢你成为我的职业当中的回忆亮点。


读史方明智。


《唐国史补》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府衙里的校慰放走了一名很讲义气的死刑犯,后来又遇到这个死囚,就被邀请到了自己家里。死囚就和妻子商量应该怎么报答恩人,结果两人在贫困的家里商量一晚也感觉怎么做也无法报答救命之因,最后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无法报恩,不如直接将恩人杀了!


就这是施恩者与报恩者之间在心理上的不平衡。一方因为有情于人而取得心理优势,一方因为欠别人人情而在心理上总感觉有欠缺。一旦这种平衡得不到解决,那就就会沦入到犯罪。


其实这种故事我们常见。


曹操在逃跑的路上遇到吕伯奢,吕伯奢好酒好肉款待曹操,但是曹操却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人。后来感觉心理上有愧疚,直截了当,就把吕伯奢也杀了。然后说出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教师与学生之间最好是一种淡然的关系,双方是朋友状态,教师不是居高临下的施教者,让学生时时认为教师有恩于自己。


鲍老师在这方面认识能力欠佳,对待学生方式不够灵活,终于收获了报恩的另一种极端方式。


夜已经深了!


盯着墙上红红的“优秀教师”证书,发呆了很久,我突然感觉累了,困了,睡觉吧,明天可以再见。


(打赏1元,支持作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