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职业道德及行为(含中层干部选拔面试)考试试题(附详细分析和答案)

 天雷教育 2011-10-22

教师职业道德及行为(含中层干部选拔面试)考试试题(附详细分析和答案)

(2011-05-27 08:27:36)

教师职业道德训练习题及答案(1)

  

    一、简答题
    1、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的分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
    5、教师与同事相处要注意哪些细节?
    6、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哪里?
    7、教师以情感人,乐于帮助学生的细节要求有哪些?
    8、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有哪些?
    9、列举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
    10、简述教师道德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11、教师理解学生表现在哪些方面?
    12、简述教师自我更新的主要内容。
    二、辨析题
    1、校长说: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
    2、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3、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4、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道德。
    5、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
    6、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学生家长给教师送礼完全是正常的人之常情。
    三、论述题
    1、根据个人发展的现状和需要,谈谈如何进行不断更新,促进自我终身发展。
    2、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试述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3、联系实际,谈谈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师德观?
    4、新时期,作为教师应该向孟二冬同志学习哪些精神品质?
    5、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道德规范?为什么说“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6、请联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教师职业纪律?
    四、案例分析
    1、下面是胡锦涛总书记给孟二冬女儿的回信:
    我是含着热泪读完你这封来信的。你对爸爸无尽的思念,你记述他在最后的日子里仍惦记着他的学生、眷恋着他未竟的事业,所有这些,都使我深受感动。你爸爸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你爸爸是一个普通的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你爸爸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不愧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你爸爸的去世,对你们家人是无可挽回的损失,对北大、对国家教育事业也是一个重大损失。
    孟二冬教授一生挚爱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他不仅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在三尺讲台上讲授和传承中华文化,而且以自己的模范行为诠释和躬行中华文化的精髓。他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你在来信中表示,决心继承爸爸的遗志,选定教师这个职业,继续完成爸爸未竟的事业。这令我十分欣慰。相信你一定会继承和弘扬你爸爸的崇高精神,刻苦学习知识,加强品德修养,努力成为对祖国、对人民的有用之才,不辜负你爸爸对你的殷切期望和嘱托。
    读完胡锦涛总书记的回信,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和认识。
    2、美国学生抄袭材料……被判生物课得零分……
     ⑴案情说明了什么道理?⑵那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
    3、高中历史课上,……
     (1)教室里为什么会出现“一片宁静”?(2)请对老师的“点评”进行点评。
    4、某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
    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的做法错在哪里?为什么?⑵产生了怎样的严重后果?
    5、学生丢了10元钱……,投票选贼……
     ⑴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⑵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
    6、某市第二十中学有一批复习资料投放阅览室让学生查阅……
    ⑴根据案情说明这位校长的做法?⑵谈谈你的认识。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考答案
    一、简答题
    1、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
    ①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②稳定而持久的职业动力;
    ③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④获取成就的动机与欲望;
    ⑤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⑥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2、教师与家长之间存在的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育观念上的分歧——教师与家长在教育观念上存在的分歧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儿童观及合作观念。
    (2)教育出发点的分歧——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又要照顾个体;而家长只要对自己的孩子好就行。
    (3)教育方法的分歧——教师教育行为一般来说是科学的、系统的、目的性;而家长则是经验的、零散的、自发性的。
    (4)教育价值观方面的分歧——“望子成龙” 不考虑儿童发展的现实与基础;受生存需要原则的支配,不期望儿童有较大的发展。
 
    3、教师形象的塑造应以下方面入手:
    ①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表形态;
    ②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
    ③语言: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情绪合理等,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
    ④礼仪:包括称谓、交谈、聆听、服饰、介绍等,是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
 
    4、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做到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
    (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
    (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
    (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5、教师与同事相处要注意的细节:
     (1)自我欣赏要有限度;
    (2)管好自己的“三分三”;
    (3)真实地对待别人;
    (4)让体态和眼神说出你的秘密;
    (5)要有包容和宽容的心态。
 
    6、教师与学生人格平等体现在:
    (1)不要用高高在上的眼光看待学生
    (2)和小学生交流、交谈时要蹲下来保持平等;
    (3)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自己做到,不凌驾于学生之上;
    (4)不以个人的权威或职业地位掩饰自己,不带假面具;
    (5)理解教学相长的含义,具有向学生学习的意识和行为表现。
 
    7、教师以情感人,乐于帮助学生的细节要求
    (1)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生动,有幽默感;
    (2)在讲课的过程中,真诚流露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
    (3)会多介绍一些课本中没有的事情或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自我;
    (4)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
    (5)学生有疑惑时,主动讯问,热情解答。
 
    8、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
    1)合作的态度
    (1)谦虚和蔼 (平等、服务、请指点)
    (2)尊重理解(善解人意、商讨口气)
    (3)一视同仁(忌阿谀奉承、无理要求)
    2)合作的技巧
    (1)称呼得体(就高不就低、尊重一点)
    (2)语气委婉 (先肯定后否定、巧妙拒绝)
    (3)正确运用非语言技巧(面带微笑、手势恰当、握手有力、姿势大方端庄、穿着得体等)
   9、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
    习惯一: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
    习惯二:端庄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
    习惯三: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规范。
    习惯四: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
    习惯五: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
    习惯六: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
    习惯七: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
    习惯八: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原则。
 
    10、教师道德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善的重要作用:
    ①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职责和使命,确立坚定的职业信念;
    ②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爱生,形成良好的教风;
    ③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
    ④能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提高业务素质。
    11、教师理解学生的表现:
    (1)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心态;
    (2)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活动;
    (3)选择班干部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公开唱票;
    (4)遇事能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打断学生的讲话,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把话说完;
    (5)尊重学生的意愿,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想法为中心;
    (6)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
    (7)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
    (8)给学生机会,给教师提意见;
    (9)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多与学生沟通。
    12、教师自我更新是指,在四个基本的生活方面(身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中如何不断的进行自我更新。
    (1)身体:适当运动和营养,保持健康
    (2)精神:荡涤心灵尘埃;
    (3)心智:不要停止自我教育;
    (4)社会情感:历练待人处事之道。
    二、辨析题
    1、错误。
    这句话已成了不少校长逢会必宣的口头禅。有的学校甚至作出了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上早读、晚自修、节假日辅导课的规定,否则作待岗处理,并将补课节数编入课表,与工资挂钩考核。此类现象严重侵犯教师的休息权。
    质量不应成为侵犯教师休息权的借口。的确,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线、生命线,不抓教学质量的校长也决不是好校长,可提高教学质量与保障教师的休息权并不冲突。那种以牺牲教师休息来抓教学质量的做法是错误的。
 
    2、此言有一定的道理。
    教育不仅仅是改造人,是更注重唤醒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就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为自己的过失负起责任。
    但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3、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
    理由是: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受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许多学生心理障碍是由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称为“师源性心理障碍”。
    只有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并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能力,采取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才有可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4、错误。
    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三个领域。
    师德规范体系是由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四种基本关系是:
    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
    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
    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所以,这个错误混淆了师德规范体系与社会道德体系的区别。
 
    5、错误。
    教师道德行为是道德动机的结果,动机的内容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只有怀着平等爱生之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善良动机,才能产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行为。
    但是,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动机,还要考虑行为的效果,而且要更加检验教师教育实践及其取得的效果。只有考虑道德行为的实际效果,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才有现实意义。教师道德评价,必须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所以,光看动机或光看效果,都是片面的。
 
    6、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实属人之常情.
    作为教师,其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教师的天职和应尽的义务,教好学生更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没有理由收受学生的礼。
    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这些在社会上看来很自然、很正常的人之常情,但在学校里就不合适,这也是学校这个精神特区的特殊之处。
    因而把教师接收学生家长的礼物当作人之常情是错误的。
    三、论述题
    1、(1)作为个体的教师,要更好地服务社会,最不可或缺的就是磨练自己,即从身体、精神、心智及社会情感等方面进行不断地修炼,以增进个人产能,累积修养的本钱。
    (2)教师应注意身体方面适当运动和营养,保持健康;精神上时时荡涤心灵尘埃,心智上不停止自我教育,社会情感上历练待人处事之道。(结合个人情况)
 
    2、⑴教师道德教育的一般要求和目标: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平等: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公正:在与学生交往时,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某些学生。
    民主: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或做出决定时,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和建议。
    ⑵教师道德教育的较高要求和目标: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甘心情愿为学生操劳服务,细心爱护学生,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这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
    诲人不倦:对学生、对事业有恒心,有持久不变的教育意志。
 
    3、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
    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结合社会实际,则酌情加分)
  4、学习孟二冬教授,就是要学习他的淡泊名利,乐于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学习他扎扎实实,严谨治学的工作精神;“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是我们教师的为师之道,做人之本,更应该是我们的一生奋斗目标。我们是不是要对自己的思想、人生和行为作深刻的反思和反省呢?是不是应该追问自己:你爱你的学生吗?你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吗?你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了吗?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品德行为的指导者,不仅是知识的导师,更是做人的榜样。这不仅是教师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必须从塑造教师自身做起,这是教师职业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可以清贫,但师德不可泯灭。
 
    5、⑴学校教学过程的道德规范有:①热爱学生,诲人不倦;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③钻研业务,认真施教。
    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
    其一教书育人是由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教师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教书和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教书内含着育人,是育人的手段,而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其二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6、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
    (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有教师意识就是时时刻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给学生做榜样。
    (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这是模范执行纪律的前提。
    (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实践是检验教师纪律观念强弱的唯一标准。
    (4)从一点一滴做起。由于教师处于为人师表的地位,所以,对教师来说任何一条纪律都是重要的,必须严格遵守。
    (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6)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如早上准时到校上第一节课,要有意志和恒心)。
    四、案例分析
    1、世界上有一种力量,看不见,听不着,却可以打动人心,感化世界。学习孟二冬教授的事迹,感动一直在我的心头流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正是对孟教授一生最好的概括。作为一位学者,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沉得下来”“钻得进去”的学者。他博学而笃志,作为一名教师,孟二冬教授身上浸透着师者的博大、尊严与热情。他以一颗火热的赤子之心,默默无闻地践行着一个共产党员和人民教师的价值标准。他主动承担支援边远地区教育事业的任务,在病魔缠身的情况下也难以放下自己那份责任,仍然以坚韧的毅力支撑着上好每一堂课。
    孟二冬教授是一位斗志昂扬的勇士。在他的生命遭遇到残酷的病魔时,人性的可贵与辉煌愈加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他的生命之河,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急流险滩,永远保持着一份让人心仪的恢宏和恬淡的气度。他清正而刚毅,乐观且豁达,坦然面对病魔的咆哮,向死而生。
    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书育人。正如总书记评价的那样,“在他身上,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他的崇高精神和品德值得各行各业的人们认真学习。”
    他的的确确是个普普通通的教师,但他的的确确又是个不普通的教师。他真实而温暖,内心充满了爱——对教师这门职业的爱,对文化学术的爱,对学生弟子的爱,对家人亲人的爱,对周围人的爱。而每一份爱,都可以说出许许多多的小故事,或感人的,或平实的,这就是一个充满着人性的当代大学教师的形象。
    阅读孟二冬教授用生命点滴写就的人生故事,我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平凡教育者所显现出来的精神魅力。“他是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孟二冬的精神,是一种时代的精神,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强烈的爱国主义追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的精神,又是一种平凡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把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和回报,具体落实到自己的事业和学生上,在普通教学和科研岗位上,恪尽职守、呕心沥血、淡泊名利、执著追求。正如北大中文系系主任温儒敏教授所说:“孟二冬不是制造出来的英雄,他那样朴实,那样真实,他悄悄地改写着英雄的概念。”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更要用心感受、用心学习孟二冬的精神,学业上不断进步,修养上不断完善,做学生热爱、人民满意的优秀教师,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教师。
 2、⑴案情说明了“诚实守信”的道理。
    分析:
    案例中,学生抄袭作业是不诚实的表现,应当予以教育。面对一些学生家长和学校要求提高分数的压力,那位女教师愤然辞职,并得到了近一半老师的支持。这位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诚实守信,坚持原则。这位教师不仅能自觉按教师道德要求行事,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且还能敢于与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作斗争,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维护道德的严肃性和正义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和教师。
    ⑵这位女教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
    ①诚实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起码品格。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的学生,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
    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作示范,教育学生本分做人。
    ③“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的考试更为重要”。要让诚实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必须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
 
    3、(1)教室里出现“一片宁静”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对甲学生的回答虽然没有批评、指责,但没有准确点评,反而用“很不完整”予以了否定,使答题的学生缺乏自信心,同时教师的态度情感也直接影响了答题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也感染了其他同学产生了不良的消极情绪。
    (2)课堂点评,应有利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的反省并作出恰当的教学决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自主人格健康发展。良好的课堂点评在引导学生思维步步拓展,引导课堂讨论走向深入,使课堂教学得以升华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该老师的“点评”问题在于对学生的回答给予了无情的否定,这会直接影响答题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要用富有感情、精炼的语言去点评,这样势必会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感情的涟漪,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为此,老师要善于倾听。善于倾听意味着平等与尊重。当然,新课程也不拒绝指正性、否定性的点评。对于处在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多激励,少批评,但教师过度的激励、赏识会造成学生自我感觉太好,对学习、工作的困难性产生低估,同时使激励性评价贬值。但是,指正性、否定性评价要以尊重学生人格、不伤害其自尊心为前提。
    同时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有时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学生答题时出现偏颇在所难免,此时教师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做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现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以某一方面、某种程度的肯定。
 
    4、⑴这位数学实习教师辱骂、体罚学生是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行为。
    分析:
    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从理想层面上看,教师要热爱学生;从原则层面上看,教师要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从规则层面上看,教师不准以任何借口歧视、侮辱、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案例中的数学实习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对学生的严格并不错,但必须严而有度,严而有方。可是这位教师,对演示不出数学题目就要骂人,甚至对教了几遍还不会的学生,使用威胁性语言体罚甚至体罚学生。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⑵严重结果:造成了这位学生厌学甚至弃学;其行为严重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对教师的师德形象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5、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分析:
    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
    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可采取下列方法:
    第一:表明态度:我很生气;指出后果:用事例来说话,老师为你担忧;让他懂得:一个人不止值这一点钱;
    注意事项:
    ⑴言语要动情,用情来打动学生的心;
    ⑵若知道是谁,则个别交流,为其保密,给他改正的机会;
    ⑶丢掉的钱,老师负责补上,以行动来打动学生;
    ⑷别在意查得出查不出,千万别自以为是。万一搞错,有可能会害了被误解的学生的一生,与其这样,还不如查不出来。当然,对学生说:不是老师查不出,而是老师不想查。你们都是有志气的孩子,万一查到那个同学,老师会很伤心的。老师不敢接受一个有志气的孩子会偷东西。这样,偷了东西的孩子即使不还,心里总会产生内疚感,教育效果也就有了。千万别兴师动众的查,否则即使查出来,孩子也有可能破罐子破摔,这就糟了。
    ⑸会有反复,别着急,多说几次就会好的。再说,小孩子偷东西不算偷,只是家里随便拿惯了而已。坏习惯要改过来是很难的,需要反复的过程。
    第二:利用好主题班会的时间把“失窃事件”告诉全班同学,让每一个同学都来体会失窃者的焦虑和处境,同时也引导大家对行窃者的一时糊涂表示谅解,而后让每位同学按移情的方式写两篇文章:一篇题目是“假如我的财产失窃了”,内容要求涉及四个方面。
    ⑴失窃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⑵给我的学习带来的影响;
    ⑶我目前的感受;
    ⑷假如别人归还了我的钱物,我能原谅他吗?说出理由。
    另一篇题目是“假如我是行窃者”,也要求写出四点。
    ⑴拿别人钱物的动机;
    ⑵拿别人钱物的过程;
    ⑶现在的感受,猜想别人会怎么看“我”;
    ⑷打算怎么办?
    老师在布置这些任务时,没有使用“小偷”这个字眼。同学们写完后,老师有针对性的和部分同学谈话,交流感受,着重设计了谈话过程。
    总之,研究孩子偷窃的原因:只有找出原因,因势利导,采取最恰当的方法和手段才能予以纠正,同时对孩子要进行适当的处罚,帮孩子解决问题,记住不要抓住问题不放。)
   6、⑴这位校长的做法是情感育人。
    分析:
    案例中的校长,面对“学生拿走了图书阅览室里的几本书”的事件,不是严肃查处,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写了几句话贴出去。这几句话语重心长,道出了“二十中人的人格”、“二十中良好的校风”,感化这位学生,激起了学生积极情感的反映,于是这位学生就放回了书籍。在这里,校长既严,又爱,既有集体荣誉性的教育,又有人格尊严的启发。校长的情感很有感染力、渗透力,表现出对教育的忠诚,对学生的爱护。
    ⑵认识:
    ①教师的劳动对象是人,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交往,不能没有感情。教师的职业劳动需要丰富的情感,教师的情感同样是其劳动的工具。
    ②当学生有了缺点、有了错误时,教师要善于以情感去感化人、教育人、激励人。
    ③教师情感育人需要有智慧。教育没有情感,就像磨坊没有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