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丨译文丨颅内11种信号、密度、增强三不均匀肿块【影像学院J149】

 程浩峰 2017-11-25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原文:《Brain and Spine Imaging Patterns》

翻译:张隐笛

信号、密度及增强不均匀肿块


1.间变性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约占青少年患者颅脑肿瘤的8%-10%,高峰发病年龄在2-3岁。超过90%的儿童室管膜瘤发生于大脑,约2/3发生于幕上,1/3发生于幕下;约一半的幕上肿瘤起自三脑室壁,剩余一半起自脑室壁以外,推测可能与胎儿期异位的室管膜细胞有关。幕上脑室外室管膜瘤通常生长缓慢,一旦发现通常比较大。幕上间变性室管膜瘤为侵袭性肿瘤,即便完全手术切除或放疗也有很高的复发率。

间变性室管膜瘤为WHO分级III级。其内的坏死及出血较低级别室管膜瘤多见。

   

左侧颞叶及顶枕叶区见一不均匀信号肿块肿块,其周见水肿,肿块见占位效应,T2WI及FLAIR上见肿块前缘见囊性成分,肿块推挤左侧侧脑室至其移位,DWI及ADC示肿块内多个区域弥散受限


2.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最常见于30-40岁,其表现为大脑半球脑白质区肿块灶,边界不清。肿瘤内部出血常见。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病理学特点包括高倍镜下频繁的有丝分裂及病灶内血管增生,肿瘤内部通常无坏死,坏死的出现常提示肿瘤向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分化。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可由原有的低级别星形细胞瘤进级及去分化演变所致。

   

横断位T1WI示右侧额叶见一明显混杂信号肿块灶,右侧侧脑室前角轻度受压;横断位T2WI及FLAIR示病灶周边水肿,T1WI+C示病灶不均匀强化


3.非典型畸胎瘤/横纹肌样瘤

非典型性畸胎瘤/横纹肌样瘤为少见的颅内恶性肿瘤,约占儿童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1.3%,2岁以内儿童的6.7%。恶性横纹肌样瘤可发生于体内许多部位,肾脏及中枢神经系统是最常见的原发部位。其可发生于幕上或幕下。AT/RT的影像学表现通常退病灶内坏死、出血而改变。在24%的出诊患者中可在MRI发现软脑膜转移。在AT/RT患者中可发现第22号染色体异常,接近70%的AT/RTs可见到hSNF5/INI1基因缺失或突变。尽管颅内AT/RT和恶性肾脏横纹肌样瘤都有hSNF5/INI1两个抑癌基因的失活,但两类肿瘤不同的特点提示这两个肿瘤为不同的原发病灶而非转移灶(有类似的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

   

右侧颞区见一混杂信号肿块灶,累及右侧基底节区,DWI及ADC图示肿块弥散受限


4.钙化的少突胶质细胞瘤

50%-90%的少突胶质细胞瘤内可出现钙化。钙化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

   

冠状位T1WI图像示左侧颞叶等-低信号肿块,低信号主要因钙化所致;冠状位及横断位T2WI示左侧颞叶不均质肿块灶,周边伴水肿,其中的低信号灶类似流空血管,但CT证明为钙化灶


5.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为血管床的发育畸形,此类先天性血管连接异常通常随时间进展而扩大,其发生有家庭集聚性。单一海绵状血管瘤出血风险约小于2%每年。海绵性血管瘤为先天的血管错瘤,由紧密连接的内皮细胞组成,无大量穿插的神经组织。在组织病理学上,海绵状血管瘤的特点是缺乏夹杂的神经组织,而毛细血管扩张表现为大量的神经组织穿插。

   

横断位T1WI示左侧丘脑见一以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肿块,横断位T2WI及FLAIR示高信号肿块周边见环状低信号,DWI示一低信号灶,因含铁血黄素造成磁化率假影


6.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好发于老年患者,临床病程短,通常为几个月。继发的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起自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恶变或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此类好发于年轻人群,病程较长,可达几年。在脑灌注研究中rCBV与星形细胞瘤的分级及血运有关。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肿瘤,典型者累及白质,但是它可浸润并破坏脑灰质,致脑灰白质界限不清。病理特点有瘤细胞丰富,瘤细胞异型,内皮增生,肿瘤内部坏死。瘤周水肿及肿块内占位效应通常可见。

病例1

   

横断位T2WI及FLAIR示一混杂高信号肿块跨胼胝体累及双侧大脑半球

横断位及冠状位T1WI+C示肿块呈不均匀强化

弥散张量成像示胼胝体区脑白质束破坏

   

横断位T1WI示左侧颞叶、顶枕区见一等-低信号肿块,左侧侧脑室枕角受压

横断位FLAIR示左侧高信号混杂肿块灶

横断位及冠状位T1WI+C示左侧颞叶、顶枕区不均匀强化肿块

DWI示肿块内实性成分弥散受限


7.坏死性脑炎

“脑炎”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颅脑的感染”,其通常指病毒所致颅脑感染。急性坏死性脑炎是急性脑炎的一种形式,特征性表现为脑实质的破坏,由单纯疱疹病毒或其它病毒所致。坏死区域内部可出现出血。

   

矢状位T1WI示左额叶不均匀混杂信号肿块样病灶,T2WI示病灶周边见水肿,病灶内低信号灶是因出血所致,横断位T1WI+C示病变不均匀强化


8.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

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简称PNET,用于描述一组发生于不同部位,但具有相似的细胞类型的肿瘤。髓母细胞瘤、松果体母细胞瘤、室管膜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都被认为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在这些肿瘤中,室管膜母细胞瘤最常见。PNETs通常发生于儿童。颅脑PNET大致可分为幕上肿瘤(如髓母细胞瘤)及幕下肿瘤(sPNET)。幕上肿瘤更常见,更易发生于年轻人。

   

横断位T1WI示左侧额颞叶见一低信号肿块灶,边界欠清,病灶前缘见一囊变灶;

T2WI及FLAIR示呈混杂信号伴囊变,增强呈不均匀强化


9.低级别胶质瘤-放疗后

恶性胶质瘤放射治疗可能出现坏死改变。 质子磁共振波谱和灌注加权图像可以用来区分多形性胶质细胞瘤的放射后变化。 在MRS上,胆碱峰升高是由肿瘤生长或正常细胞破坏引起的细胞膜更新增加的替代标志物。 这在肿瘤中可见,但在放疗后的变化中不常见。 在高级别肿瘤和放疗后的变化中,NAA峰值降低,脂质和乳酸峰值升高。在灌注加权成像中,高级别肿瘤复发显示rCBV增加,而放射后变化显示rCBV降低。



10.转移性黑色素瘤

出血常见于转移性黑色素瘤,发生在大脑转移的30-50%。 出血性病灶在MRI上T1加权像表现为高信号病灶



11.弓形虫病

中枢神经系统弓形体病是艾滋病患者中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之一。 在MR成像上,弓形体病呈现多种病变,在基底神经节以及皮质髓质连接处具有各种大小和增强。 在MRS上,脑弓形体病中可见N-乙酰天门冬氨酸减少,胆碱中度降低,乳酸和脂质显著增加,肌醇峰无明显变化。 扩散加权成像通常证明没有扩散受限的证据。 有时候,环状组分可能表现出轻微的扩散受限程度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