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神经调控技术首次开启国际化之路。图为清华大学和品驰医疗科研团队在实验室研发探讨现场。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郝红伟供图 千龙网发 千龙网北京11月25日讯(记者 欧阳晓娟)“左侧大脑电压增加1伏,右脉宽加到70。”坐在电脑屏幕前,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孟凡刚与新加坡国大医院神经外科主管姚进财,近日为身在新加坡的帕金森患者林先生进行了脑深部刺激术后远程会诊。随着脑起搏器参数的调整,仅仅一分钟,林先生原本僵直的左手臂不仅手仅能握拳屈伸了,而且还能晃晃膀子甩甩手臂了。 据了解,在我国首例脑起搏器使用8周年之际,中国神经调控技术近日首次开启国际化之路,让远在千里之外的新加坡林先生恢复健康。通过WIFI或者4G网络,脑起搏器术后就能进行远程治疗,国外和国内其他省市患者就不必非得不远万里花费重金再回到北京复诊或调整起搏器参数了。更重要的是,这项刚创新推出的升级功能,不仅能解决国内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能让全球更多患者享受到中国的最新医疗成果。 据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北京品驰医疗相关负责人郝红伟介绍,目前美国脑起搏器按是否具备无线充电功能,价格分别约为25万元和30万元,清华脑起搏器则都要同比低10万元左右,在深圳等不少地方,还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国产脑起搏器在价格下降之余,更在技术上体现出后发优势,远程程控、变频刺激等创新开始走在世界前列。 记者了解到,脑深部电刺激术被称为“脑起搏器”,是顶尖科技应用于临床的典型代表,也是我国6000多万名帕金森病、癫痫、药物依赖等神经患者的重要治疗方式。截至今年5月31日,清华大学和品驰医疗科研团队研发的脑起搏器和迷走神经刺激器共申请专利211项,包括美国专利6项,中国发明专利154项等,并通过欧盟CE认证,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