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谈动中求静

 常松长功 2017-11-26

丹道静中求动,是打坐,意守丹田,求极静,这时候要是达到寂静无物,会真阳发动。然后武火文火逐步修炼

形意拳动中求静,道理一样,是先无极、虚无含一气、太极,太极即一气,一动,也就是身体中的真一先天元气动,也就是先天之横拳动,然后是肢体动,也就是头手足七拳动(肩肘胯膝)动,后天外形动。用后天之形,包含着先天之意,通过明劲让手脚合一,内外合一,上下如一,然后再通过暗劲练习达到神形合一,这就相当于丹道武火文火的修炼。

通过练习,将周身散乱之气收于丹田,

勿忘勿助,通过暗劲练习,达到融融和和,沐浴周身,

达到和丹道最初的那种静中求动,最后又归于静的状态。

丹道是静—动静,

形意拳也是静(无极),生一气(虚无含一气),太极(最初起点),到初动分出两仪阴阳,

这时候阴阳已分

但是处于一种静态的两仪,阴阳未运往来。此时就是三体成形但内中真意未动

阳以动为性,阳动阴随,内中真阳元气动,外在肢体随元气而行,

内外一气运阴阳

这就是形意拳的开始,也是明劲练习开始,

形意拳是通过内在意念,和外在的肢体动作达到内外如一,

通过内动外动来,用先天真意顺化后天之阴,将周身已经散乱之气收回丹田,

丹田一气慢慢修养,求静,静极而动,便是真意

练拳练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意念和肢体动都达到一种中和,和而不流的状态,

这时候就像孙老说的,每练一趟拳一收式定住,真阳就会发动。

和丹道的真阳发动异曲同工。

但是这个是周身都达到的一种融合沐浴。

这就是形意拳的,动中求静,而求的真元发动。

说孙老以武入道,大概指的就是这个。

所以动中求静,不能乱猜想

简单地说,丹道应该是“静极而动,动极而静”。

内家拳,其实也是求的这个,但是它有肢体之形的锻炼,

最终也是求静,静极真意动。

拳道,则是最初无极,静,求得一个“先天真一之气”,然后太极,一气的出发点,生两仪四象,生五行,然后练一气之“起落、伸缩、曲曲流行、开合,最后一气之团聚(劈崩钻炮横)”

然后十二形,万物之形。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内外一气。意者,心之所发,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总是一气之流行。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之大道成。

所谓与天地同体,天人合一,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