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智商拿着低薪讨生活,你不是个例

 富书 2020-06-19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看清自己的不完美之后依然爱自己

最能考验人品的,就是好聚好散

所谓忍,绝不是憋屈自己

作者:暖暖(富书专栏作者),来源:富书(ID:zhongchoudushu),转载请加fushunamei

主播:迷路的九尾狐

主播荔枝号:所有关于我的安宁淡泊(FM1054030)

我们这一代很多名校大学生的思想是不健全的,人格是不独立的,情感是不完整的,而这些空白知识都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改变。

 小学时,我们为了得奖状比成绩。

中学时,我们为了上大学比成绩。

大学时,我们为了找工作比成绩。

从小到大,我们一直对成绩很看重。以为有好成绩就能上好大学,上好大学就能有好工作,有好工作就能有好前程。

但是,出了校门,我们傻眼了,社会不是我们以为的那样,成绩好不一定能有好前程。高智商的你拿着低薪讨生活,也不是个例。

01

我的同事A和B就是这样的人。

A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律专业,一毕业就转了行,毕业3年既没有升职也没有跳槽。

他性格内敛,但是做事认真有条理。我们都觉得他在这可惜了,在魔都月薪不到6000,除去吃住,也基本所剩无几。

但是A表面上看起来很稳定,没有要走的打算,直到有一天有个同事辞职,在打辞职报告,他开玩笑似的说:“帮我也打一份呗。”

我这才知道,他心里应该也有很多不甘。

再谈谈B,他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海洋类专业,这个专业冷门,不好找工作。

他也是一毕业就转行了。因为是老乡又是同届,所以我和他关系不错。

我时常拿他985学历开玩笑,说他屈才了,他总是自嘲:“985又怎样,不还是每个月吃土?”

B和我说过想辞职换工作,但是毕业4年,一直都浑浑噩噩地过着,没有别的技能,连本职工作也只是会做而已,根本谈不上精通。

只能一边感慨,一边挣扎。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女生的求助贴:

2009年她以年级第二的成绩考入帝都某211工科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2013年毕业。

初期在银行实习,做理财,工作一年多发现没前景,辞职,想做投行,发现要求研究生学历,并且要有工作经验,放弃。

屡屡碰壁,自信心丧失,因为长相不错,遂找了个金融公司的行政岗位,但工作简单待遇差,辞职。

陷入自卑,2015年底找到一份偏向行政的金融公司项目助理的工作。但涉及专业知识不多,同岗位的都是学校较差的,心理不平衡。

今年五月离职,现失业中,工作四年,在北京蜗居,毫无储蓄,27岁没对象,社交少,性格越来越封闭,家人由期望变成失望,冷嘲热讽也不少。

想找投资类岗位,一直没回音(因为没有真正做过投资类工作),她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上学时成绩那么好,为什么现在拿着这么低的工资?

02

我们初高中甚至大学,学习的知识,是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一整套学习计划。

我们所受的教育是一个整体考量,不是个体考量,所以,很多学生都有知识空白问题。

特别是从农村考上大学的孩子,他们对心理教育、人格教育、情感教育、人际交往教育、优良生活习惯教育等等都是一片空白。

比如A和B,他们就是在这些空白知识上栽了跟头,学校只是教了我们学习,并没有教我们怎么成功。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培养一种思维格局,这些教育空白知识就是锻炼我们的思维格局。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可以说,思维格局决定了你的结局。

今年的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的采访视频遭到大家疯转,视频中他说:

现在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大学,而状元都是我这种,家里条件好,又厉害的人。

我父母是外交官,怎么讲呢,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对我学习习惯、性格上的培养,都是潜移默化的。

是的,中国很多家庭都没有给孩子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家长的关心点只有分数。

所以,我们这一代很多名校大学生的思想是不健全的,人格是不独立的,情感是不完整的,而这些空白知识都需要自己去学习,去改变。

03

工作上,必须要有一技之长。

俗话说:家有万贯不如一技傍身,知识不能转化为技能,就无用。

导演李安成名前在家做了6年煮夫,但是他后来若没有做导演拍电影,那就是没有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当年明月对明史有着多年的研究,但是他若没有写出《明朝那些事儿》,那就是没有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说白了,知识转化为技能,就是知识的变现,空有理论知识,不懂实际操作,都是纸上谈兵。

现在的大学生就是空有理论,不懂实践,这么说,那成绩好的人有什么优势呢?

一个词:聪明说白了,就是学习能力强,刚开始可能动手能力不行,但是短时间内他们就能反向超越。

并且,这种长时间培养出的学习能力是很难获取的,他们可以迅速掌握新技能并开始深层次研究。

社会上总说什么高分低能、应试教育害人等等,这些观点我完全不能苟同。

高分与低能没有关系,所谓的高分低能,只是他们没有把自己优秀的学习能力延展到其他领域。

所以,那些所谓的书呆子们,真正要做的就是学习如何把知识变现。

04

郭德纲说:“有的人可能是个废人,什么事都干不好,唯独是个说相声的材料。”

你是什么材料就该干什么事儿。

你的理科成绩很好,但是写作能力不行,可是你偏要从事文秘岗位;你对数字敏感,但是交际能力不行,可是你偏要从事销售类岗位,所以,你一直难有建树。

易中天说:“若是走错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可能很少人知道,黄渤最先是以歌手身份出道的,但是,当同门师兄弟都火遍乐坛时,黄渤却一直没能红起来。

黄渤从广州辗转到北京,跑夜场卖唱,不断给唱片公司寄唱片小样,但是,全部的汗水都打了水漂。

直到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黄渤出演《上车,走吧》这部电影。他发现自己很有表演天赋,于是放弃当歌手,转行当了演员。

这个放弃成就了他的人生,现在的他塑造了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星途坦荡。

成功需要学会放弃,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也因为学会放弃而有了今天的成就。

杨振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名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杨振宁赴美留学时,就立志要写一篇实验物理论文。

然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中,杨振宁的物理实验进行得非常不顺利。

一天,被誉为美国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杨振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一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一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杨振宁说。

杨振宁听后,内心十分复杂,他明白自己的动手能力不足,但是又不甘心放弃。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答复您。”杨振宁恳切地说。

他认真思考了两天,最终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实验论文,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物理研究。

最终于1957年10月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的他已然是物理界的泰斗。

有时候放弃是困难的,甚至十分痛苦,但是放弃后的转变,可能就是你人生中的柳暗花明。

成功需要很多因素,不单单是成绩,你的成绩比他好,但是现在过得却比他差很多,那你就要见贤思齐,多向别人学习。

学历只是敲门砖,别把成绩、学历看的那么重,当你过得没那么好的时候,就该停下想想错了什么。

学习“空白知识”、学会放弃、找准方向、把知识变现,才能摆脱低薪,才是真正的成功。

否则,愚蠢不肯改变的你只能带着你优秀的成绩单过完穷困潦倒的一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