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学琼林》释译卷二 叔侄

 河湖闲人 2017-11-26

(周道云  考辑) 

【原文】曰诸父、曰亚父,皆叔父之辈;曰犹子、曰比儿,俱侄儿之称。

【注释】诸父:统称,指诸位伯父、叔父。

亚父:仅比父亲差一点,对叔伯的尊称。

犹子:指侄子。像儿子一样。

比儿:跟儿子类似。

另一联略异:至于世父诸父,皆伯叔之称;若夫犹子从子,乃诸侄之谓。世父:即大伯父,后用为伯父的通称。从子:兄弟的儿子。

【译文】“诸父”、“亚父”都是称呼叔父辈的人;“犹子”、“比儿”都是对侄子辈的爱称。

【原文】阿大中郎,道韫雅称叔父;吾家龙文,杨素比美侄儿。

【注释】阿大中郎:东晋谢安的侄女谢道韫嫁给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她觉得不称意,谢安问起时,她说:“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末(指谢韶、谢朗、谢玄、谢琰四人),不意天壤(天地)之中,乃有王郎”。

龙文:骏马名。比喻才能出众的儿童。《北齐书·杨愔传》:“此儿驹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这是杨愔的叔父杨昱(这里误作杨素)赏识侄儿的话。

另一联略异:家有名士,王济讳言叔痴;阿大中郎,道韫雅推叔美。家有名士:王湛字处冲,隐藏自己的才能,众人都以为他是傻子,其父死后他守墓。侄王济前往,看见床头有《周易》,对王湛说:“叔父拿这个干什么呢?”王湛说:“身体好的时候,偶尔再看看罢了。”于是共谈《周易》。剖析得十分深微,王济感叹其深刻而难以测度。王济又与王湛试马,两人也不分高下。晋武帝常见王济,总是戏王湛:“你家的傻子叔叔死了没有?”王济无言。既而发现后,晋武帝又像以前那样问他,王济就说:“我叔叔不傻。”武帝问道:“可以和谁相比?”王济说:“在山涛之下,魏舒之上。”

【译文】谢道韫称自己家的叔父辈为“阿大中郎”,杨素称赞他的侄儿杨愔为“吾家龙文”。

【原文】名以鎭恶,王猛知孙之非常;誉以龙文,杨昱夸弟之特异。

【注释】王镇恶:东晋名将,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后随叔父归晋。好读兵书,长于谋略,为东晋录尚书事、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曾任振武将军和龙骧将军,随刘裕南征北战,立下显赫战功,为击败后秦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号征虏将军。

杨昱:字元晷,恒农华阴人也,杨椿之子。太学博士、员外散骑侍郎。其弟杨愔,字遵彦,六岁学史书,十一受《诗》、《易》,好《左氏春秋》。愔曾谓人曰:“此儿齿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昱尝与十馀人赋诗,愔一览便诵,

吾家龙文:对自己后代之优秀者的爱称。龙文,骏马名。

【译文】晋王猛五月五日(恶日)生孙,就将他命名为镇恶,这是王猛的高见,知道孙儿非为常人;杨昱赞美杨惜说吾家龙文,是杨昱心中欢喜,夸赞其弟聪慧特异。

【原文】乌衣诸郎君,江东称王谢之子弟;吾家千里驹,苻坚羡苻朗为侄儿。

【注释】乌衣诸郎君:指东晋贵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他们都住在乌衣巷,被人称为“乌衣郎君”。

千里驹:前秦皇帝苻坚曾夸奖他的侄儿苻朗为千里驹。《晋书》:“坚尝目之曰:'吾家千里驹也’”。

另一联略异:鸟衣郎,称王谢之子弟;千里驹,羡苻朗为可儿。

【译文】江东望族王导、谢安的子弟们都住在乌衣巷,人称他们为“乌衣诸郎君”;前秦皇帝苻坚夸奖他的侄儿苻朗为“吾家千里驹”。

【原文】竹林,叔侄之称;兰玉,子侄之誉。

【注释】竹林:魏晋时的竹林七贤中,阮籍、阮咸是叔侄,后人就借用竹林来指代叔侄。

兰玉:即芝兰玉树,常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谢安曾问他的侄子们:“你们又何尝需要过问政事,为什么总想培养他们成为优秀子弟?”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车骑将军谢玄回答说:“这就好比芝兰玉树,总想使它们生长在自家的庭院中啊!”

另一联略异:竹林杯酒,阮家叔侄之狂;玉树芝兰,谢氏门庭之盛。

【译文】“竹林”用来指代叔侄,“兰玉”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弟。

【原文】存侄弃儿,悲伯道之无后;视叔犹父,羡公绰之居官⑤。

【注释】存侄弃儿:晋代邓伯道在战乱中丢了儿子救下侄儿。伯道悲:邓伯道,晋武帝时人,当时五胡乱华,他带着家人躲避战乱,其中就有他儿子和他侄子两个小孩,他觉得实在无法同时保全两个孩子,就和妻子商议后,认为自己还年轻,以后还能生育,就丢下了自己的孩子,带着侄子逃命了。邓攸弃子之后,妻子不再怀孕。过了江,就纳了一妾,非常宠爱,问其家在哪里,说是北人遭乱逃慌而至,问起父母的姓名,才知道是邓攸的外甥女。邓攸一向很有德行,听说后非常悔恨,于是不再纳妾,临死也没有后嗣。当时人们认为他很有义节,为他而哀叹,对他说:“天道无知,使邓伯道无儿。”后来“伯道无儿”做为成语留了下来,就是可怜他人没有子嗣;而“伯道悲”就是没有子嗣的悲哀。

公绰:柳仲郢,字谕蒙,京兆华原人。公绰子。元和末及进士第,为校书郎。

另一联略异:存侄弃子,悲伯道之无后;事叔如父,羡仲郢之居官。

【译文】把侄儿带走,把儿子抛弃,这是晋代邓攸的义举,人们都可怜他没有后代;像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尊重叔父,这是唐人柳公绰做官之后的德行,人们都羡慕他懂得孝道。

【原文】卢迈无儿,以侄而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而代侄之生。

【注释】卢迈:唐代人,字子玄。他娶了两房妻室都没有生出儿子,别人劝他纳妾,他说:“兄弟的儿子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将来可以照料我。”

张范:三国时魏国人。曾有盗贼抓取他的儿子和侄儿,他去说情,强盗把儿子交还给他,他却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交换侄儿,于是强盗将他的儿子侄子都放了。

另一联略异:卢迈无儿,以侄主身之后;张范遇贼,以子代侄而生。

【译文】卢迈没有儿子,他却说兄弟的儿子就像是自己的儿子一样,将来可以照料他;张范的儿子和侄子被盗贼抓走,只把儿子交还给他,他却提议用自己的儿子代替侄儿去死。

【原文】谢密能成佳器,刘孺可号明珠。

【注释】谢密:字弘微,晋西中郎万之曾孙、尚书左仆射景仁从子也。祖韶,车骑司马。父思,武昌太守。弘微年十岁,继从叔峻,名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刘孺:南朝梁文学家。字孝稚,彭城人。宋司空忠昭公勔孙,齐太常刘悛子。幼聪敏,七岁能属文。年十四,居父丧服阕,叔父瑱携以之官,常置坐侧,谓宾客曰:“此儿吾家之明珠也”。

【译文】南朝的谢密在孩提时便幼年老成,不时说出深明世理的大人话,他叔父说:“这个孩子聪明早慧,日后必成大器。”宋朝的刘儒七岁的时候便能作一手好文章,他的叔父常把他带到宾客面前说:“这是我家的珍珠。”

【原文】或献泛湖之图,或称招隐之寺。

【注释】《谈苑》载:陈恭公判亳州,遇生日,亲族多献老人星图,侄世修独献《范蠡游五湖图》,且赞曰:“贤哉陶朱,霸越平吴。名随身退,扁舟五湖。”公即日纳节,明日致仕。

《因话录》载兵部员外郎李约,汧国公的儿子,接近于宰相儿子的地位。他初到金陵,与李锜闲谈,多次说到招隐寺建筑宏大,风光不凡。一天,李锜于招隐寺内宴请李约。第二天,对约说:“十郎你曾经夸赞招隐寺不凡,昨天宴游我仔细地观看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李约笑着说:“我所赞赏的是自然界粗犷的美。如果将远山用翠幕遮起,将古松用彩带裹住,在清泉中剖洗腥膻的鹿肉,用人工发出的乐声扰乱山鸟的婉转鸣唱。倘若这样,还不如老老实实地呆在叔父你的大厅里呢。”李锜大笑。

【译文】陈恭公过生日,亲友多献老人寿星图,只有他的侄子陈世修却献上一幅范游五湖图。李约在他叔父李绮大厅上,盛赞招隐寺如何景致迷人。

【原文】陆家精饭,有损素风;杨氏铜盘,独喻诸子。

【注释】《中兴书》载“陆纳杖侄”:晋人陆纳,曾任吴兴太守,累迁尚书令,有“恪勤贞固,始终勿渝”的口碑,是一个以俭德著称的人。有一次,卫将军谢安要去拜访陆纳,陆纳的侄子陆俶对叔父招待之品仅仅为茶果而不满。陆俶便自作主张,暗暗备下丰盛的菜肴。待谢安来了,陆俶便献上了这桌丰筵。客人走后,陆纳愤责陆俶“汝既不能光益叔父奈何秽吾素业”。并打了侄子四十大板,狠狠教训了一顿。

铜盘美馔:越公房子孙杨惜,字遵彦,小名秦王。儿童时神情木讷,口齿不清,但风度深沉,举止庄重。六岁时开始读史,十一岁就熟谙《诗经》、《易经》、《左氏春秋》。杨惜幼年丧母,曾到舅父源子恭家与舅父对饮,源子恭问杨近来读了些什么书,杨惜答:“诵诗”。源子恭说:“读没读《渭阳》那首呢?”《渭阳》为《诗经》中的一首,诗日:我送舅氏,日到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即描写晋公子重耳与舅舅分别时的情景。听了舅父的问话,想到诗中的意境,感叹自己失母的裴哀,号泣感噎,源子恭也不免跟着伤怀欹欷,酒也喝不成了,只好撤去杯盏。源子恭后来对杨惜的父亲杨津说:“都说秦王反应迟钝,从今后当刮目相看。”杨惜一门四世同居,家境极其隆盛,弟兄就学者三十余人。学堂庭院中有一檫树,果实落地,众弟兄都去争抢,唯惜颓然独坐。适逢其叔父杨伟来学馆,看见这种情况,感慨地对宾客说:“此儿恬淡充实,有我家风。”杨氏室内有竹林,杨伟就在竹林边修一屋,让杨惜住在其中读书,还经常以铜盘盛着美馔佳肴以供杨惜食用,他的意图是用对杨惜的特殊待遇来激励鞭策其他子侄发奋读书。他常对子侄们讲:“汝辈但能如遵彦谨慎,自会得竹林别室,铜盘重肉之食。”杨惜的堂兄杨昱也对杨惜相当器重,曾对人说:“此儿乳牙未落,已是我家龙文,更十岁后,当求之千里外。”杨昱曾与十余人赋诗,惜一览之后,便能背诵,一句也没有遗失。及长大后,果然如父兄所期盼的那样,善谈吐,音嘹亮,风神俊悟,容止可观,时人见之,莫不敬异,有识者多以为前程远大,必为国家栋梁之才。

【译文】陆纳的侄子陆俶,曾用精美的饭菜款待谢安,陆纳说是:“败坏了我朴素的门风”,究竟有什么可以损坏的呢?杨愔幼时,举动非凡,叔父杨玮便在宅内的茂林边筑一室,命杨愔单独居住,用铜盘盛上美味佳肴让杨愔一个人享用,这是有别于其他侄子的特殊待遇。

【原文】谢安石东山之费,阮仲容北道之贫。

【注释】谢安:字安石,东晋孝武帝时人。谢安在出仕为官以前,曾经长期隐居于西径东山,直到四十一岁始出山济世。从此便一发不可停止,官越做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成功地指挥了享誉千古的“淝水之战”后,更是奠定了他千古名相的不世功业,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山再起”这一妇孺皆知的经典成语即由此而来。

《世说新语》载:阮咸,字仲容,住在道路南边,其他姓阮的住在道路北边。北阮都很富有,南阮却很贫穷。七月七日那天,按照乡俗北阮把衣服搬出来放在太阳下,尽是绫罗锦绣,光彩夺目;仲容也用竹竿挂着粗布牛鼻裙,晒在庭院里。有人感到奇怪,问他,他回答说:“不能免除社会习俗,姑且学大家这样罢了”。

【译文】谢安在东山建起一座别墅,楼馆林木甚盛,同侄儿们聚会游玩,大张宴席,不惜靡费千金;晋阮咸字仲容,与叔父阮籍为竹林之游,诸阮居道南,阮咸独居道北。南阮富,北阮贫,时人以为美谈。

【原文】可为都督,王浑预评犹子词;必破吾门,宗炳先料比儿之语。

【注释】王浚:字彭祖。王浑从子。司空王沈贱嬖出也。少時不为亲党所知。浑谓弟深等曰。卿等莫轻彭祖。此儿、平世不減方州牧伯。乱世可为都督三公。怀、愍之世。果为幽冀都督。位至鼎輔。如浑所说。

宗悫:字元干,南阳涅阳人。他的叔父是宗炳字少文,此人学问很好但不肯做官。宗悫小的时候宗炳问他长大后志向是什么?他回答:“希望驾着大风刮散绵延万里的巨浪。”宗炳说:“就算你不能大富大贵,也必然会光宗耀祖”。

【译文】王彭祖,是晋朝王浑的侄子,少年时代,亲朋邻里都说他不好,王浑说:“此儿乱世可为都督三公。”后来他果然做幽冀都督。南朝宋的宗炳问他的侄儿宗悫的志向,宗悫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炳说:“汝不宝贵,必破吾门。”宗炳后来果然名声显赫。

【原文】愚者宜归葱肆,贤者得反金刀。

【注释】《南史》载:吕僧珍贩葱为业。逮贵,兄子求官,僧珍曰:汝等自有常分,当妇速归葱肆。

慕容德的哥哥北海王慕容纳有一个儿子叫慕容超,后来慕容垂趁苻坚淝水兵败时造反,苻坚一怒之下,杀掉了慕容纳和慕容德的所有儿子。而慕容纳的老婆段氏正在怀孕期间,号称史上最贤的秦王苻坚一时心软,便留段氏不杀,后来慕容纳的老娘公孙氏带着段氏逃向关中,生下了慕容超。慕容超十岁的时候,祖母公孙氏将死,死前将慕容德曾经留下的一柄金刀交给慕容超,告诉孙子:“此刀是汝叔所留,日后有幸东归,可执此刀见汝叔。”后来西边军阀混战,慕容超在乱中逃到了长安。

【译文】南朝的吕僧珍出身寒微,以贩葱为业,后做大官富贵起来,他的侄子向他求官,他对侄子说:“你们各人自有各人的福份,还是赶快回葱肆去。”这是因为侄子愚蠢的缘故。晋朝慕容德,他的儿子都被苻坚杀掉了,只有十岁的慕容超还活着,他的祖母公孙氏临终前把一柄金刀交给他说:“你如果能返回故乡,就把这金刀还给你叔父。”他后来终于完成了使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