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楼梦》中“鲛绡”的历史典故和寄托的深情

 花小鼠 2017-11-26

作者: 聂 桥

我在本人的个人中心上看到了这样一篇奇文,说是一个留美的学者统计出,在《红楼梦》中一共出现过十一次“鲛”字,其中前八十回八次,后四十回三次。《红楼梦》中的“鲛”字告诉了我们什么? 这个问题,笔者准备分三个部分阐述。

一、“鲛绡”是《红楼梦》传承中华文化的又一典范

要想知道这一问题,就必须首先看一下,《红楼梦》是怎样来运用这个“鲛”字的。在这里,我们借用一下留美学者的成果,把这十一次“鲛”字的相关描写罗列如下:

1、第三十二回: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

2、第三十四回:尺幅鲛鮹劳解赠

3、第五十回:湘云又忙道:海市失鲛绡。

4、第六十二回: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

5、第七十六回:如置身于晶宫鲛室之内。

6、第七十八回:脂痕粉渍污鲛鮹。

7、第七十八回:竟杜撰成一篇长文,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

8、第七十八回: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

9、第九十二回:冯紫英道:“这叫做鲛绡帐。”

10、第九十二回::冯紫英道:“......这就是鲛丝所织,暑热天气张在堂屋里头,苍蝇蚊子一个不能进来,又轻又亮。”

11、第九十二回:冯紫英道:“这四件东西价儿也不很贵,两万银他就卖。母珠一万,鲛绡帐五千,《汉宫春晓》与自鸣钟五千。”

综观这些与“鲛”有关的句子。“鲛绡”二字的组合为最多,共五次。其余的“鲛帕”二次;“冰鲛(之)縠”二次;“鲛丝”一次;“鲛室”一次。其实,所有句子都是围绕着“鲛绡”二字的。因为“绡”与“縠”的意思是非常相近的,说的都是一种透明轻薄丝织物。只不过是“丝”换了一种说法而已。因此,十一个“鲛”中十个说的都是这个以“鲛”命名的丝织物。

《红楼梦》中“鲛绡”的历史典故和寄托的深情

(鲛绡)

那么,这种丝织物有何特殊含义吗?这就是下面我们要讨论的一个典故: 鲛人,又名泉客。是中国古代神话中鱼尾人身的神秘生物,与西方神话中的美人鱼相似。鲛人生活在中国的南海之外,善于纺织,可以制入水不湿的龙绡,为丝制品中的极品,被冠以“鲛绡”的美称。这一点不但在《搜神记》、《述异记》、《太平御览》和《博物志》等多部典藉中有所记载,就连李商隐、孟浩然和刘禹锡这样大名鼎鼎的诗人也留下带有“鲛销”的诗句,最感人的当是宋代爱国词人陆游《钗头凤》中的“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挹鲛绡透。” 这一看,“鲛绡”二字原来承载着中国文化苍海桑田。这也让我们对《红楼梦》作者传承中国文化的精神肃然起敬。比起拿“鲛”字说事,争来争去,多去体会一下其中的文化含义,是我们每一个热爱《红楼梦》的读者的共同心愿。

二、“鲛帕”词源追溯

“鲛帕”一词在《红楼梦》中出现二次,且都是重头戏,一次出现在第三十二回史湘云来后林黛玉的心理活动中,一次是第六十二回湘云醉卧青石时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关于“鲛”我们已经知道典故,与鲛字有关的丝织品叫“鲛绡”,以“鲛帕”冠名的手帕就是用以鲛绡为原料制作的手帕,最准确的简称应该是“鲛绡帕”——用鲛绡制作的手帕。就像在第九十二回,冯紫英反复强调的“鲛绡帐”(用鲛绡制作的帐子)那样的表达方式。可在前八十回中偏偏不用这种相对准确的方法来称呼“鲛绡帕”。说实在的,这个“鲛帕”有点唐突,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根本不知道“鲛帕”为何物,在能找到的诗句中均没有出现“鲛帕”或者“鲛绡帕”。宋陆游《钗头凤》词:“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明梁少白《月云高·纪情》套曲:“黄花羞对,也只为君,金樽慵倒,也只为君,泪珠暗把鲛鮹揾。”清孔尚任《桃花扇》:“恨在心苗,愁在眉梢,洗了胭脂,涴了鲛绡。”人们也只是简单地认为古人诗中所讲的是用手帕擦泪而已,并非明确提出“鲛(绡)帕”的概念。我倒是觉得这几句诗有泪珠湿衣裳的味道,毕竟“鲛绡”最初的用途是做衣裳。这让我们在分析《红楼梦》中“鲛帕”的词源时迷失了方向。如果说这是《红楼梦》作者的独创的话,不用“鲛绡帕”这一更贴切的提法,而是直接就简写成“鲛帕”,怎么看也是有点唐突。不过看了下面的这段你或许就会觉得《红楼梦》中这个“鲛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长生殿》第五出《楔游》:“(小生)一幅鲛绡帕儿,裹着个金盒子。” 《长生殿》中这个“裹着个金盒子”的“鲛绡帕”和《红楼梦》中史湘云用来“包了一包芍药花瓣”的“鲛帕”是不是同样一件东西呢?如果我说,“鲛帕”就是这“鲛绡帕”的简写恐怕也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义吧。《红楼梦》中的“鲛帕”一词可能借用了《长生殿》中的“鲛绡帕”。有了这个“鲛绡帕”后,再看“鲛帕”二字也就很自然了

三、“鲛绡”代纸为哪般

《红楼梦》中“鲛绡”的历史典故和寄托的深情

以“鲛绡”为帕,人们还能勉强为其找到一点理由,那么以“鲛绡”代纸,就真的是前无古人了。在《红楼梦》中,以“鲛绡”代纸占有极大的戏份。以鲛绡代纸的第一证据就是黛玉的《题帕三绝》。宝玉送给黛玉两块旧帕子,黛玉看了后触景生情就在帕子上写下三首七绝,后被人们称为《题帕三绝》。其中一句:“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黛玉诗也是明显把鲛绡帕当成纸看了。“尺幅”是用于纸张或文章的专有词汇,怎么把帕子或鲛绡说是尺幅了呢?如果说黛玉把诗题在鲛绡帕还有点随意性的话,宝玉以鲛绡写下令人垂泪的《芙蓉女儿诔》就是精心安排了。不对呀,宝玉是把《芙蓉女儿诔》写在了“冰鲛縠”上了,怎么成了鲛绡了呢?其实,这“冰鲛縠”就是鲛绡。前面已经分析了,绡和縠的词义基本是一致的,都是代表透明轻薄丝织物。我们知道,《芙蓉女儿诔》是《红楼梦》中最长的一首情真意切的诗赋。而在《芙蓉女儿诔》中,这个“冰鲛縠”是占有重要地位的。第七十八回两次都是隆重推出“冰鲛縠”: “竟杜撰成一篇长文,用晴雯素日所喜之冰鲛縠一幅楷字写成,名曰《芙蓉女儿诔》。”

而且,这个写满了诔文的鲛绡竟成了四样祭品中的一种:

怡红院浊玉,谨以群花之蕊,冰鲛之縠,沁芳之泉,枫露之茗,四者虽微,聊以达诚申信,乃致祭于白帝宫中抚司秋艳芙蓉女儿之前。

《红楼梦》中“鲛绡”的历史典故和寄托的深情

自从纸被发明后,纸就一直是占有绝对统治地位的书写材料,用丝质制品来书写已经越来越少了。只有在一些极其特殊的场合才会用这种昂贵的材料来书写。鲛人之丝(鲛绡)又是丝织品中的上品,以鲛绡来写字闻所未闻,但在《红楼梦》中却把两首极其重要的诗句都写在了“鲛绡”之上,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鲛绡”的偏爱。

对鲛绡有着同样情节的作品,在清代的传奇《四婵娟》中同样是得到充分的体现。《四婵娟》第二折《卫茂漪簪花传笔阵》中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年轻时拜当时的书法大家卫夫人为师,王羲之呈上拜贴,当然了拜师礼也是少不了的。王羲之的拜师礼也很特别,他并没有像大家所习惯的送贵重珠宝手饰,而是文人写字常用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逸少唱)凌云秋兔颖(僮云)这是笔了,还用甚么?(逸少唱)浥露古松脂(僮云)这是墨了,难道只送他两件吗?(逸少唱)再用那半规铜雀砚,更和那一幅海鲛丝。

大家是否注意到,笔墨砚这三样东西都是人们常见的上品。唯独这个“纸”有些特殊,因为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一幅海鲛丝不能算是纸,而是一种丝织品。这又是典型的以鲛绡代纸,因为不管什么提法,鲛人织出来的丝就是鲛绡。可见《四婵娟》的作者更喜欢以鲛绡代纸。

中国古典文化博大精深,《红楼梦》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一定是传承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一个鲛字并不能作为证明或否定作者的根本性证据。但从对鲛字的讨论上我们却再一次看到了《红楼梦》作者对中国古典文化中的鲛人之绡(鲛绡)的发挥和创新。

———————————————————

校对:王华东 至真斋主 编辑:潇湘夜雨

深度解读,高屋建瓴。吴氏红学,高端学术。 知识的盛宴,智慧的光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