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虎踞龙盘3c4yha 2017-11-27

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敦煌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看到这优美的飞天,脑海里首先浮现的便是敦煌艺术。敦煌492个洞,几乎洞洞有飞天。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佛教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话人物称为“天”,如“大梵天”、“功德天”、“善才天”、“三十三天”等,在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飞天多画在佛教石窟壁画中。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道教把羽化升天的神话人物称为“仙”,如“天仙”、“赤脚大仙”等。在古代佛教没传来之时,因道家崇尚自然,所以很少为了刻像毁山裂石,而在中国的飞天多画在墓室壁画中,象征着墓室主人的灵魂能羽化升天。墓葬中和羽人一起出现的还有各类神仙。战国甚至更早期墓葬中就有升仙场景,东汉以后随着神仙思想和早期道教的传播更为流行。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传入中国不久,当时人们把壁画中的飞天亦称为飞仙,因而飞天、飞仙不分。随着佛教的逐渐发展,佛教的飞天与道教的飞仙在艺术形象上相互融合。但在名称上,只有佛教石窟壁画中的天乐神才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 ,再后来敦煌飞天便成为敦煌壁画艺术的一个专用名词。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敦煌飞天从艺术形象上说,它不是一种文化的艺术形象,而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的故乡虽在印度,但敦煌飞天却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成的。它是印度佛教天人和中国道教羽人、西域飞天和中原飞天长期交流、事融合为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飞天。它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没有圆光、借助云而不依靠云,主要凭借飘逸的衣裙、飞舞的彩带而凌空翱翔的飞天。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在洞窟创建同时出现,从十六国开始,历经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期,随着敦煌石窟的建成而消逝。在这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朝代的更替,政权的转移,经济的发展繁荣,中西文化的频繁交流等历史情况的变化,飞天的艺术形象,姿态和意境,风格和情趣,都在不断地变化,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艺术家,为我们留下了不同风格特点的飞天。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敦煌早期飞天多画在窟顶平棋岔角,窟顶藻井装饰,佛龛上沿和本生故事画主体人物的头上。北魏时期飞天所画的范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内两侧。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到了唐代,敦煌飞天已完成了中外吸收、融合的历程,完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艺术的顶峰。唐代洞窟的四壁画满了大型经变画。飞天不仅画在藻并、佛龛、四披上,大部分画在经变画中。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五代、宋以后的飞天,在造型动态上无所创新,逐步走向公式化。飞天的风格特点虽不同,但一代不如一代,逐渐失去了原有的艺术生命。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佛教中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敦煌飞天的风格特征是不长翅膀,不生羽毛,借助云彩而不依靠云彩,而是凭借飘曳的衣裙,飞舞的彩带凌空翱翔。千姿百态,千变万化。这是在本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飞天艺术的成就,发展创作出来的敦煌飞天形象。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敦煌地区石窟保存的从公元4世纪(十六国)到14世纪(元代)历时千余年的众多飞天形象,是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佛教艺术中璀璨夺目的一枝奇葩。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曾浩,七十年代出生于四川自贡。现为中国佛教艺术家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艺术院院长,中国佛教油画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油画创作中心创作委员,现居北京。作品分别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办展,在参加的省、全国画展和大型国际艺术博览会上获奖,被英国西蒙敦煌研究院、台湾、日本、新加坡、印度尼西等艺术机构、画廊和收藏家珍藏。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致敬曾浩大师,为我们创作如此惊艳的作品。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这些惊为天人的“飞天敦煌仙女”,从第一眼便保存至今

飞天形象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相差甚远。我们现在看到的作品,也是作者以现代审美创作的,可能与大家之前见过的不一样,但是也不能因此认为这就是“错”的形象。希望大家能以包容的心态欣赏这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