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核桃丨藥食同源

 为什么73 2017-11-27


2017-11-27 健康營 徐文兵

核桃學名叫胡桃,顧名思義,是由西域傳來,早在張騫之前就有者從西域引進到中原,其實中國原本也產胡桃,所以雖名胡桃,但也不是純外來的東西。

中醫認為,胡桃味苦,微甘,氣香,性溫。能夠滋補腎精,填益骨髓,是強筋健骨補腦要藥,還能固齒,烏鬚髮,治療腰疼,筋骨疼痛。

《開寶本草》稱“食之令人肥健,潤肌,黑鬚髮”。

《食療本草》說:“食之令人能食,通潤血脈,骨肉細膩。”

關於核桃補腎的說法有這麼幾個方面,在傳統的性味歸經之外,中醫還會從取類比象的角度看問題,核桃的外形酷似人腦,所以有補腦的作用,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另外核桃榨油后顏色會立即變黑,中醫認為其色黑入腎。用現代的觀點看,快速變黑是核桃很容易被氧化,反過來也說明核桃是非常好的抗氧化劑,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起到延緩衰老的作用。至於自由基是什麼大家可以自行去搜索。所以現代研究認為胡桃中所含油脂易被人體吸收,可補充人體所需的磷脂,增強細胞活力;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其中的鋅、錳、鉻等微量元素,對保持心血管健康,對於維護內分泌系統和延緩衰老過程均起到重要作用。總之在這一點上,補腎也好抗氧化也好,對於核桃二者的觀點是接近有重合的。

具體來說核桃還能夠固攝下元,治療虛勞咳喘,引氣歸元。清代醫家汪昂言:胡桃屬木,能通命門,利三焦,溫肺潤腸,補癢氣血,有木生火之妙。民國大家張錫純擅用核桃治療下焦虛寒、甚至瘡毒入里等症。這其實說明比起像杜仲、補骨脂那些著重於強壯筋骨的藥物來說,核桃更多的偏向於滋補人體的髓。所以常吃核桃,除了補腎強健筋骨之餘,更可以填精益髓,改善人體骨髓、脊髓、腦髓的質量。

核桃入藥有一個著名的方劑叫作青娥丸,用於治療補腎強腰。用於腎虛腰痛,起坐不利,膝軟乏力。用於食療民間有許多關於核桃的吃法,從最簡單的核桃露,琥珀核桃,再到核桃酥,平時都可以方便取食。不過核桃入腎補腎,最好應用鹹味的東西來反佐一下,所以建議大家最好在吃核桃時加點鹽,吃鹹味的核桃,更符合養生的原則。

另外吃核桃的方法很有講究,首先一定要炒熟或煮熟,這樣才好消化。吃的時候一定要把果仁上的皮剝掉,否則極難消化。吃的時候一定要細嚼慢咽,的時間越長越好,因為核桃富含的油脂對於牙齒有滋潤保護的作用,一些吃完酸味食物牙過敏的同學可以立即嚼服核桃,能夠起到緩解作用,中醫認為這是核桃補腎固齒的表現。關於量,其實不在多,關鍵在於能吸收多少,如果只是出於養生的話,建議大家每天吃一個核桃即可,多吃也未必能多補,反而會給身體添堵。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