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深山中的有一座“奇葩”农场,属于上海管辖,堪称一大怪!

 山地之仔 2017-11-27

麦味myway

在距离上海270多公里的皖南山区有一块与当地社会、文化有着相当差异的飞地——上海市白茅岭监狱。这里是目前上海市在外地的最大监狱,也是上海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现代化监狱之一。

60年前,开发和建设这一监狱的是上海市民政局及其收容管理的“无业游民”。这个地方一开始也并非监狱,而是农场。

稍有一点年龄的上海人都知道“白茅岭农场”是一处监狱,隶属于上海劳改局。该监狱地处安徽广德县的白茅岭镇。过去,沪上一提到“白茅岭”三个字,都有一点“吓丝丝”的感觉,不亚于清人提到“宁古塔”三个字。

白茅岭监狱在行政上属于上海;其工作人员全部由上海派遣和调度,工资福利都按照上海市标准发放,这个地方与当地不仅在管理上互不统属,在文化方面也自成一格,完全是一块上海的“飞地”。

为了一劳永逸地安置这些被收容和即将被收容的“无业游民”,上海市政府在1955年下半年先后派出多批干部奔赴苏北、皖南、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地进行调研和协商,以便建立一个大型农场,作为改造和安置上海游民的基地。经与各地商议,上海获得了一些荒地作为安置上海外迁人口的土地。其中民政局决定将皖南宣城、广德和郎溪三县交界处的17万亩荒地作为改造和安置上海游民的基地。

开辟之初实行集体劳动,被安置在这里的上海收容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除部分收容人员带有家属,每家得以分一间房子外,其他都是住大通铺,竹板大炕,每间房住36个人,每人两平方米左右。

上海“游民”遣送到皖南以后,上海一度要求安徽省与上海实行共管,由上海市负责提供经费和配备干部,由安徽省负责农场的生产计划安排以及日常物资供应等。

由于上海遣送到皖南的收容人员来自四面八方,各色人等都有,1956年下半年民政局又专门遣送了一批上海妇女教养所收容的妓女到皖南,对当地社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许多妇女到皖南后,与当地农民谈起了恋爱,有些甚至很快就把当地青年农民的积蓄花光;由于追求浪漫,许多当地农民经常不出集体工,影响了合作社的生产安排,导致地方干部甚为不满。

安徽省在接收了一段时间后又还给了上海,因此皖南农场后来也正式定名为上海市白茅岭农场。1957年12月,白茅岭农场接收来自上海市公安局收押的500名少年犯,同年底农场行政上划归上海市公安局领导,皖南白茅岭农场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