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满身油腻的男人,其实是自我阉割

 无为忘我 2017-11-27


一个多月前,冯唐以一篇《如何避免成为一个油腻的中年猥琐男》刷爆朋友圈。以许知远和五岳散人为首的男性代表被痛批到体无完肤,首要罪状就是:对女性不敬。紧接着,名震港村的美亚秒速发文,以《如何避免成为一个肥腻的中年妇女》,激起女性群体反油腻的滔天热浪。“油腻”一词因此红的发紫,成为了所有俗不可耐,多欲少爱的心态的代表。


到底事由何起,此处不做赘述,百度上资料齐全。但是对于油腻感的背后到底压抑了什么,我们或许可以探讨:



1
人不是人,人被压缩成了工具


某知名美食作家在一本崇尚品质生活的杂志上发文,表示不久前自己所参加的晚宴,最好味的菜品不是该店的招牌,而是席间的大学生美人,曲线玲珑善聊能喝,会哄大哥们开心,一席全是男性的酒宴就靠她添滋味,或许大哥们高兴了还会有人为她提供发展的机会。


这种心态,或许可以称为典型的油腻代表:席间的女生不是女生,只是为了让各位大爷们开心的工具,与桌上的菜品毫无二致。


在这位作家的眼里,女生的存在不仅像个供取乐的物品,价值也由自己和其他男性来秤斤两,那个空间里膨胀的都是男性的意志和需要。


但并不只是手握权钱的人才会如此,普通人也可能无意识的萌生油腻的倾向:娶妻就是生孩子,照顾家务 /(嫁汉就是穿衣吃饭),我每月交帐回家/(烧汰扫煮),就已尽义务,再要多的是无事生非。


这是油腻感的第一个面向:物化自己和他人。


油腻者并没有把对方真正的看做是一个完整的,有自主情感想法的人,而是围绕着自身需要,将对方看作了可供自己使用的工具。工具是物品,物品是没有想法和需要的。


显然物品的性质与人性截然相反。因此若将人看做与物相同,这就是彻头彻尾的反人性了。用句俗话说,就是:没把人当人。


然而讽刺的是,一个人怎么看待他人的价值,恰恰反应了他如何看待自己。一个只把女性看作性欲或生育工具的人,自己已先被降格到了动物的位置。不能把他人看作人,是因为先否认了自己人的部分。


2
把人当人,首先自己曾被当人对待


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往往是从早年我们被如何对待的过程中学来的,尤其是我们和养育者之间的关系里。这个生命最初最重要的关系,孕育着未来我们看待他人与世界的模板。如果幼时被认真对待感受,准确回应,被尊重和保护,成年之后我们大多也会沿袭同样的态度,去如此看待和对待他人。反之,如果我们的存在、价值,总是不得不依附一些外在的条件才能被看见,我们也自然会学会这种狭隘的外部评价方式,并将之推广到其他的关系里。


除了考满分否则得不到笑脸的孩子;除了升迁得不到承认的丈夫;除了赚钱得不到关心的父亲;除了生儿子得不到照顾的妻子……在这样的关系里,始终飘荡着一句诅咒:你没有价值,除非你完成某事。至于你愿不愿意,想不想,这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你有没有成为那个功能本身。


在这个状态里,收发信号的都是那个被外部评价体系包裹和寄生的自我,真实的感受和需要被打包深埋在地底。功利虚假的假自我日渐凝固成一个油腻的外壳,让想要与之亲近的人难以触及。在这样的关系里,始终横亘着一个巨大的外物的目标,情感在这里无法被传递和流动,只能被否认和隔离,而人成为人本身的意义也将被这个目标无情碾碎。



所以,仔细体会物化他人,物化关系的“油腻者”的背后,其实埋葬着一种巨大的丧失:亲密不能。这样的一个人,或许他的早年只被允许感受到局部的快乐,享受到有限的亲密,因此成年后,若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完整度太高,其中的感受浓度就会太高,而他脆弱的自我其实无法承受。


以男性物化女性为玩物为例,这个过程中男性能获得的只是生物层面的满足,而在亲密与流动的层面被剥夺和抑制。这种物化不仅是对对方的否认和隔离,也是对自身人性的降维打击,还是在亲密层面的自我阉割。这不能说是被物化者的悲哀,因为对方可以不接受这样的投射,转身离开,而亲密无能的黑洞却会一直伴随在“油腻者”的身上,直到ta看见。


“物化”心态的产生,是许多关系产生矛盾的根源。比如:把爱金钱化,把伴侣工具化,把异性鬼怪化……这些行为本质都只是防御,防御自己内在的匮乏与亲密不能。


3
倚老卖老,固定僵化的自我


冯唐和美亚都提到了一个“油腻”的特征,就是带着一成不变的陈旧心态,还要不断试图去做他人的人生导师。


冯唐提到他生命中第一次感受到浓重的油腻感,是他在医院实习时,一个心内科副教授和他们谈人生,说:“三十不学艺,真老爷们儿;四十岁之后不必读书。”仔细体会这句话,它呈现的不是对生命的热爱和渴望,反而是对生活的敌视、贬低与恐惧。不允许自己享受接连不断的,从生活中获取新体验的快感,与性压抑无异。


一个固化的人,意味着对自己画地为牢,切断与外界的流动。一潭死水,如何能保持清爽?固化的本质也是不被允许变化,然而但凡活物,总在时刻变化,保持亲密也需要彼此适应变化的节奏。


两只对跳舞蹈的信天翁,一只动一只不动,舞蹈与关系也就此结束了。因此,当一个人拒绝亲密时,总会显得冰冷而僵硬,因为不流动的特性,本身更接近无机物而不是生生不息的有机体。


可是固化的自我也需要实现对世界的可控感,如果现实功能不可以,那就动用强大的心理防御:全能自恋。在那位心内科医生的宣言中,他已将世界的法则,自信地改为“三十不学艺,真老爷们儿”,尽管这个修改本身是一堵高墙,但是比起生活的湍流,那里更安全。


或许这种控制本身,也是对充满不可控的焦虑的过去,一次极致的反扑。


4
油腻是猥琐而不自知



不能让自己清爽的活着,是典型的自我阉割。清爽意味着自如的收发攻击性,也有广阔的目标能够让自己投注自己的各种需要。无论是性的满足,攻击的满足,还是自恋与关系,我们都能有畅通的通道,以滋养自己的方式去获得满足。


而油腻者不可以,当他们在建立关系的时候,却可能无法自控的混入性的需要;在需要释放攻击的时候,却又被自己的某种内在意向捆住手脚;明明骨子里是自大和自傲,但是表面却极力表现得谦虚,这种似是而非、表里不一、夹带私藏、声东击西不仅让人感觉非常不痛快,很猥琐,久而久之当它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状态时,从猥琐到油腻的过程就完成了。


5
油腻是对关系和自我的攻击


油腻既然是固化,那它是对关系的攻击,因为关系的维系需要灵活;更是对自己的攻击,因为关系的破坏只会带来更多的幸福不能。让自己受限的活着,僵化的活着,不失是对一个活着的人的最大的刑罚,因此在自己忍受着酷刑的时候,让别人也尝尝被割裂束缚的滋味,和自己一起油腻,对“油腻”者来说,也就不是什么太大不了的事了。


只是可怜的是,他人若不接招,这刑场的中心,仍然只有“油腻”者孤独的自己和自己玩而已。而若有一天,”油腻“者发现,他能够通过自我觉察去发现”油腻“带来的不良保护,可以有其他的取代方式,一条让自己和他人享受清爽的道路,或许就能重新铺开在眼前。


作者  李煜玮

签约精神分析传播师

第二季传播师计划助教

创业指导师


第二季传播师计划招募收官



把精神分析用到生活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