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中华民族的图腾情节

 东夷人士99999 2017-11-27


 

一、“龙”、“凤”文化的渊源

“龙”、“凤”情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寄托。中国人把“龙”、“凤”作为一种图腾来崇拜,大致是从远古旧石器时代的黄河沿岸开始的,只不过由于人们所处的生产、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地区的人们才有了不同的图腾崇拜,也就是说,一部分群落创造的“龙”图腾,另一群落则创造了“凤”图腾。

远古时期,黄河下游东部、渤海南部的沿海地区最初的居民以渔猎为生,崇拜的图腾是“凤”。风是风神,是渔猎尤其是靠打鱼为生的人们所崇奉的镇邪神灵,因为对沿海打鱼的人来说,最惧怕的是狂风恶浪,恶浪是狂风引起来的,所以就祈盼能有一种超人的自然力量来管住狂暴的风。他们看到,每当风平浪静的时候,水面上有各种水鸟在飞翔;一旦风浪袭来,水鸟便没了踪影。他们对风浪和水鸟的出现消失原因作了相反的理解,倒果为因,认为之所以风平浪静,是因为水鸟在场的缘故;风浪肆虐则是由于水鸟不在才乘机袭来。这便是《说文解字》上解释“凤”字的时候所说的,风即鳳,是“百鸟之王,莫(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静”,不出现时就天昏地暗,风浪骤起。凤的图腾崇拜就是这样产生的。自然界并不存在与凤相似的鸟,是由各种鸟的形象综合创造出来的。

同时期西邻的黄河中游已属于农耕地区,崇拜的图腾是“龙”。龙是水神,是农耕民族的镇邪之物,因为对从事农业耕作的人们来说,既离不开水,又惧怕水,祈求水利灌溉,惧怕水患冲淹,所以希望能有一种超人的力量来管住水,包括天上的雨雪冰雹和地上的河流湖泊。据古文化史专家推测,可能是当初的人们看到夏天雷雨交加的时候天空中的闪电,和地面上大小河流弯弯曲曲的样子,结合农耕环境中所常见的各种走兽,创造出了“龙”的图腾。《说文解字》在解释龙字的时候说,龙即龍,是“雷电、水头之形”;此前的《左传》也说‘‘龙,水物也”,属于管水的神灵。《说文解字》还进一步解释说,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巨能细。能短能长”,尤其是其“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在天上的这半年正是黄河中游地区有雷电的季节,也是雨季即洪灾泛滥的季节,需要龙来管的时候。与凤一样,龙也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动物,是综合了各种动物形象特征的产物,龙角似牛角,龙头似马头,都与农耕生活有关,是农耕地区的崇拜物。

 

二、“龙凤文化”的融合。

 

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过,开始的时候北方黄河冲积平原的经济文化重心并没有集中在一处,大的集中地至少在两处——黄河中游沿岸和下游沿海地区。后来黄河下游的渤海南部沿海地区向西发展与黄河中游文明区合在了一起,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龙风文化”的融合。

最初黄河中游和下游渤海南岸的两个文明区是并存、隔绝的,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至前11世纪的夏商周时期,各地民户“不常宁”,“不常厥邑”,经常大规模地迁徙,尤其是殷商中期迁徙得更快,史称“自契至汤八迁,汤始居亳”,亳即现在河南省商邱南部一带;后又经过盘庚八迁,前后共16次迁徙,才到了黄河中游一带。对殷商时人们的迁徙原因,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解释为“避水患”;傅筑夫先生在王氏所论的基础上推进了一步,认为迁徙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原居住地区的地力退化问题,才沿黄河南岸向西一步步迁徙。迁徙之前的殷商人在黄河下游有农耕部落,更有沿渤海南部的渔民,他们一起在国王的率领下向西迁徙,实际是自觉地向黄河中游农耕地区凑集,是渔猎向农耕的转化。

随着殷商迁徙的结束,殷人定居于亳,两个文明区合为一体,形成了更为发展的黄河中游的农业文明,也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中原文明。从以上这个文明中心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中原农业文明是以黄河中游地区的传统农业为主体,吸收融合了东来的黄河下游、环渤海南部地区的渔猎文明而形成的;就殷人而言,在这个迁移的过程中由半渔猎半农耕的部落转变成了农业部落。换句话说,古代中原农业文明实际包含了环渤海南部地区的渔猎文明。

这个融合过程也可以说是龙凤文化融合的过程,是凤靠近龙的过程。结果,在习惯的称谓中,喻指龙为主体,以喻征服者,后来引申代指为皇帝或男人;凤为客体,以喻被征服被吸纳者,后来引申代指为皇后或女人了。本来,凤为雄,凰为雌,代指皇后或女人时应当以凰简称;但鸟类以雄性羽翼最美,人类则以女性最美,美美相通,凤与凰便性别混淆,以凤来专门代指女性之美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