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糖汁到糖色,揭秘炒糖技术的全部流程工艺!炒糖演变多少菜品?

 昵称17736031 2017-11-27

适合炒榶色的菜品

糖稀——糖稀甜藕、㸆金瓜、麻糖、芝麻糖

挂霜——挂霜腰果、挂霜山楂、挂霜姜片

琉璃——琉璃丸子、琉璃白肉、琉璃面包

拔丝——金丝鸟巢、拔丝地瓜、拔丝人参、拔丝冰淇淋

糖色——嫩汁:干烧鲳鱼、南煎丸子、九转大肠、红烧肉墨鱼干。老糖色:葱烧海参、红烧鱼、扒肘子

炒糖的6个阶段和技法诀窍

糖在加热时,根据颜色、浓稠度的不断变化,状态依次为糖汁、糖稀、挂霜、琉璃、拔丝、糖色。糖色又可分为嫩汁即嫩糖色,还有老糖色。加入蜂蜜,还可分为蜜汁、蜜蜡。

清爽水润的糖汁

上温后关火,放凉再用

糖汁适合制作冷菜。用水把糖化开,当糖和水的浓度达到1:1,或者是糖的浓度大于水的时候,这时候就形成了糖汁,也叫糖水。

糖水类似于蜂蜜,因为蜂蜜不适宜加热,蜂蜜加热之后就会损失掉它的营养价值,所以就用糖水来做菜。

糖水脆藕

制作时,水和糖的比例为2:1,用水化糖,热水或凉水都可以,因为是小火慢慢加热。直到糖完全溶化开,无颗粒。此时糖水是透明的原色汁液状态,上温后关火。待冷却后加入原料拌匀。

粘稠明亮的糖稀

沸腾至鱼眼泡状最佳

当糖水继续熬制,更加浓稠,去水分后就形成了糖稀。当糖的饱和溶液在20℃-60℃低温阶段,粘稠度会下降,持续加热至120℃-140℃,粘稠度就会迅速上升,从而成为具有一定粘稠度的糖浆。

㸆金瓜

烹饪了三十年鲁菜的李鑫师傅,为我们介绍了一道同时融入“糖稀”和“琉璃”的㸆金瓜。他将地瓜修成橄榄状,组成花朵造型,用冰糖,以糖稀技法烹制。做好这道菜,李师傅说要投料准下料狠。锅中的糖汁要充足,呈鱼眼泡状,进行翻滚,但不能大滚。最佳状态是正好地瓜熟了,糖汁也㸆干了。

加热时锅中的水分蒸发,以糖为导体,继续将地瓜的水分逼出来,当熬至糖稀程度,地瓜烹熟,口感已软糯,类似烤地瓜,这时起锅是最佳的时间。再用琉璃手法制作核桃,摆盘成“山石”形状。莹白细碎的挂霜

降温析出颗粒感

挂霜利用的是糖的重结晶原理,当糖液泛起白色大泡,饱和度渐渐升高,浓度超过临界值时,重新以结晶体的形式析出。此时下入原料,离火裹匀,随着翻动,糖液温度持续降低,白糖以洁白、细密的糖体晶粒覆盖在原料表面,此阶段为挂霜。

这道菜的烹制技巧是将锅端离火口后,再放入花生米并不停地炒拌,让糖液均匀粘裹在主料表面,降温后,糖的结晶析出,主料外表好似挂了一层白霜。

挂霜可用的食材非常广泛,干果、水果,肉类等都可以,还有不少创新做法可以发挥。

用腰果、杏仁做成挂霜口感,将脆、软、香甜、微苦的三种不同口味相结合。

琥珀透亮的琉璃

不粘连,掉地易碎

当熔化后的糖液温度进一步降低,就会变成浅棕色的透明状,这便是“琉璃”。加入原料颠翻,放凉后原料外面出现一层琥珀色的糖壳,就做成了琉璃菜。

琉璃丸子

国宝级鲁菜大师王义均说正宗的琉璃丸子非常考验功夫了,丸子要几乎待白糖熬成透明不变色不糊味的时候,放丸子进去三滚,整锅倒入大盆,要求抖动时糖衣厚度均匀,丸子不能粘连,大小要几乎一致,这些都要在糖稀冷却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有粘连或成团。完成之后,拿一个丸子松手,掉地上就碎,才算成功。

脆爽甜美的拔丝

加少许醋是拉长丝秘诀

糖液温度在150℃左右,为琥珀色,从锅里舀起糖液,呈丝状糖絮,凭借外力可以抻出细丝,这就是所谓的“出丝”或“拔丝”。原料放入拔丝糖液中裹匀,若热食就是拔丝菜。

拔丝地瓜

当加热至这个阶段,控制火候就变得更为重要,因为产生“拔丝”的温度区域,一般是在150℃-160℃。

花溪拔丝冰淇淋是一道创新菜,从传统白砂糖拔丝的基础上改为白砂糖和冰糖,加少许醋熬至粘稠的糖浆,炸完冰淇淋要快速熬糖。此菜外皮酥脆,糖浆明亮,冷热融合。

拔长丝诀窍

糖要透明,微黄,熬到能拉丝,旁边放一碗凉水,倒一些熬好的糖进去,非常脆,容易断,这时丝就可以拉十几米,但关健是拿着糖丝要跑,要均匀、迅速。想拉长丝可滴几滴醋,但要掌握好量。量不能多,用陈醋或白醋,炒糖时加少许即可。火不能大,受热要均匀,滑好锅,不断翻转,出丝时移离炉口

红亮诱人的糖色

香气浓郁的美拉德反应

糖色细分为嫩糖色和老糖色。可以制作不同类型的菜肴,例如烧菜、扒菜等成菜色泽红亮或者酱红的菜品,以及调制酱汤,都需要炒糖色。

当温度超过160℃时,糖浆的颜色会快速变深,同时还会释放一股特殊的芳香气味,最终会产生焦糖化反应或美拉德反应而失去“拔丝”的效果。即拔丝状态之后再熬一会儿开始冒大黄泡,此时色泽金黄,叫作嫩糖色,又叫嫩汁。

嫩汁

嫩汁状态,加入沸水熬制5分钟,成菜红亮而非酱红、且略带甜味,即便经过长时间烧制、收汁,颜色也不至于过深。特点是呈生抽色,有焦糖香气。

九转大肠,制作时炒锅上火,下白糖炒糖色,放入高汤,加入调料,锅烧开后放入大肠段。待汤汁收浓、色泽呈深红色后,淋上香油收勺盛盘。

糖色

继续熬制,当锅里的温度上升至190℃左右时,糖浆通过脱水和裂解,颜色也迅速由黄色变成了棕色,产生焦糖所特有的香味,而这时也就发生了焦糖化反应。此时向锅中加入开水,糖液焦化成枣红时称为糖色,也叫老糖色。

老糖色是焦糖化反应、美拉德反应阶段,尤其将糖与富含蛋白质的原料一起下锅。特点是呈老抽色、几乎无甜味、有浓郁焦糖香气。

红扒肘子

炒锅放油,加两大勺白糖不停煸炒,炒至糖变为棕色,往锅内加入开水,炒糖色可以让肘子颜色红亮。

菜肴软糯鲜香,爽口不腻,口味回甜,色泽红亮。炒糖色时要注意火候和时间,不宜用大火。

上色更均匀

熬制嫩汁、糖色时,加入热水后熬5-10分钟,让糖液与热水充份融合,这样颜色更稳定,而且放凉后不容易分层,上色也更均匀。

在炒好的糖液中下料煸炒很容易过火,此时淋入少许冷油降温,颜色就不容易炒过。

香气满满的蜜汁和蜜蜡

蜜汁又称蜜煮、蜜煨、蜜炙,是将糖色加沸水、蜂蜜和原料继续煨制入味的烹饪技法。成菜色泽红亮、香甜绵软,代表菜有蜜汁山药。

蜜蜡是将白糖、冰糖、蜂蜜,加入清水,熬至融化,再加入原料,小火加热至浓稠状的技法。成菜色泽白亮,软糯香甜,代表菜有蜜蜡莲子。

蜜蜡莲子

烹制成功的炒糖窍门

糖的品种

炒糖色的糖以新鲜、干燥的为宜。绵白糖、白砂糖、冰糖都可以。炒出的糖色味道、颜色有何区别?

绵白糖,容易溶化,甜度较大,炒出的糖色深浅适中,但炒后易返沙。

细腻的绵白糖

白砂糖,有颗粒,所以不太容易溶化,可先用小火慢慢搅动至溶化后再用中火炒制。甜度适中,炒出的糖色较绵白糖稍浅一点。

放入白砂糖

冰糖是结晶体,最不易溶化,炒制时应加水后先用微火慢慢加热,使之浸润溶化后再用中火炒制。甜味相对清淡,炒出的糖色更明亮透润。

冰糖入锅

总之,糖的品种应结合菜品特点进行选择。

油的使用

油要纯净、无气泡、耐热的油类,绝对不能用炸过的余油,否则颜色不正,既造成品质不佳,又不妨碍观察色泽、调整火候,增加熬糖色的难度。

水的选择

加的水最好选用纯净水,尽量不用自来水,因为不同地区的自来水,酸碱度不同,会影响成品质量。

糖色比例

油的用量不能大,只起到润锅的作用即可,避免成菜过于油腻。清水的用量与糖差不多,或者略少。炒糖色比例约糖为250克、清水200克、油25克。为让多余的水分挥发掉,如果熬制时间稍长,火力一定要小些,以便控制颜色和稠度。

清洁厨具

炒糖色前炒锅和手勺一定要洗净,不能有黑渣和锅巴。否则炒糖色时一定会粘锅底。

如何避免失败?

炒糖时,要用勺子在锅里不停搅拌翻炒,避免巴锅。使糖在顺畅滑动,均匀变色。速度,要根据底火的大小调整。最后阶段,如果速度慢了,锅里的糖受热不均匀,颜色不匀,深色的部分也很容易变苦。

在糖受热均匀的情况下,如果过早放入原料,结果是口味发甜,不容易上色。过晚放入原料,则上色较重,呈黑红,而非枣红色,且口味发苦。如果加热时间过长或火力太猛,那就很可能产生焦煳味和黑色的碳化糖。为避免焦糖的颜色过深,锅里的温度切勿超过210℃

炒糖流程

4种炒糖方法

炒糖方法分为油炒、水炒、水油炒和干炒。

油炒

用油滑锅,下入糖,小火加热,用勺子推着糖在锅内朝同一个方向搅动起来,糖融化后先达到冒小黄泡,再冒金黄色大泡的状态,继续小火加热则慢慢变深,呈枣红,即成糖色状态。

水炒

净锅下白糖,加入适量清水,以能稀释白糖为准,开小火加热,用勺子朝同一个方向不停搅动,开始冒大泡,这是水分蒸发的表现,然后糖液依次到达不同状态。

水油炒

以一多半水一少半的油来炒,这样比单独的水炒快一些,比油炒慢一些,容易辨认火候,不容易失败。可以使熬出的糖色更剔透红亮,操作方法是净锅下糖、少许清水小火熬至化开,淋少许色拉油继续用小火熬制,糖液先起小泡,再起大泡,接着焦化变成糖色状态,此时加入适量开水继续熬匀。

干炒

不用水和油,直接把白糖放锅中炒化,这个速度很快,难度较大,建议用水油炒较适宜。

无论水炒还是油炒糖液,炒至嫩汁或者糖色状态之后,一定要加开水熬制,如果添冷水,一是熬好的糖液颜色一下被激回去了,而且还会凝固,形成小颗粒。二是热糖、冷水之间温差太大,会爆炸伤人。

熬糖汁和制作挂霜,只能用水炒的方法,而拔丝、琉璃、嫩汁和糖色,则既可以用油炒,也可以用水炒,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油炒时间短,比水炒糖色要快3-4分钟,但难度系数大,要求经验丰富、动作麻利。水炒时间长,好处是不容易炒过,比较容易掌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