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希恕谈脉诊

 济蒼之梅兰竹菊 2017-11-27

社会有一些群众,对于中医诊脉抱有神秘感,同时又有一些江湖医生利用这一心理朦骗群众,自吹自擂,说什么仅凭切脉即可断病,“病家不用开口,便知病家病情”,当为内行所笑。但此种恶习给群众造成曲解,以为中医仅凭切脉即可断病。这种恶习应当予以批判,同时对脉诊应有正确的认识,要知中医诊病,是通过问、望、闻、切(脉诊)四诊来辨证的,单凭切脉断病是极端片面的。例如诊得脉浮,浮脉主表、主上,可见于咳喘,呕吐,头痛,皮肤病等,如不结合问、望、闻三诊,无论如何也不会判明病情的,更不能知道肝炎、肾炎、高血压等西医的诊断病名。中医是根据脉象的太过或不及,并结合问、望、闻三诊来分析证的寒热虚实表里阴阳,从而得出正确的辩证。因此,要有正确的辨脉法,这里介绍掌握辨脉的主要方面。

太过与不及:太过脉主有余,不及脉主不足。太过脉主有余者,谓浮、数、实、大、滑等太过一类脉,则主阳、热、实等有余之证;不及脉主不足者,谓沉、迟、虚、细、涩等不及的一类脉,则主阴、寒、虚等不足之证。不过此为脉应于病的一般常规,在个别的情况下,太过脉亦有主不足者,而不及脉亦有主有余者。唯其如此,论治者必须脉证互参,综合分析,不可偏执一端也。


笔者按:以上是胡老对脉象研究的讲稿原文。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两点:一、胡希恕明确反对单凭脉诊诊断疾病的做法。(在这一点上,笔者与胡老的观点一致,我也以前写过文章,专门就此话题发表过批评,本公众号里可见!)二、对于脉诊,胡老化繁从简,总结出一套,自己独有的心得跟大家分享。(这点上,胡老与李可大师,在学习脉诊的方向上不谋而合。都主张去繁从简,大道简易。只有以点概面,抓住脉象本质,才不会在学习脉诊的过程中一头雾水,无从下手。笔者本人也非常赞同这种观点,本公众号内,也发表过“学习脉诊只要参透仲景脉法中的几个字就够了”的文章,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胡希恕谈脉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