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元璋临死之前下了一道圣旨,要建文帝赶紧去接一个人回来!

 [南国风] 2017-11-27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大学士吴沉、揭枢两人向朱元璋推荐方孝孺品学兼优,可以加以提拔重用。朱元璋问揭枢说:“方孝孺这个年轻人和你比起来怎么样?”

揭枢回答说:“比臣强十倍!”于是朱元璋命人召方孝孺进京,准备考察方孝孺的学问品德究竟如何。

当方孝孺进京的时候,朱元璋并没有亲自接见方孝孺,而是让太子朱标招待方孝孺,而且赐予宴席。

在酒宴上,朱标故意命人将凳子摆成快要倾斜的样子,方孝孺看见后,将凳子摆放整齐之后,才坐下吃饭。方孝孺的学问固然渊博,这无意间的举动更是让朱标折服,这证明方孝孺的确是一个“正人君子”。

方孝孺的行动举止也被朱元璋派去考察方孝孺的密探所发现,朱元璋对方孝孺非常满意,他开心的对太子朱标说:“方孝孺果然是个品行端正的人才,不过他现在太年轻,需要加以磨练。

假以时日他一定可以好好地辅佐你!”不久之后,方孝孺被送了回去,他在朱元璋朱标父子心中已经留下了深刻印象。到了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396年),方孝孺被朱元璋任命为应天府(南京)乡试主考官,可见朱元璋对方孝孺还是很器重的。

两年后的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病危,在去世之前朱元璋下圣旨派人先去召方孝孺进京。

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即位,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登基之后,立马派人快马加鞭将方孝孺接到了朝廷,任命为翰林博士,不久升为侍讲学士,每天给建文帝讲解四书五经。

除此之外,建文帝还让方孝孺参与国家大事,凡有国家大事,建文帝一时之间拿不定主意,都会咨询方孝孺,因此方孝孺成了建文帝非常信任的“智囊”。

后来建文帝为了巩固帝位,开始搞削藩,关于削藩所有的文件、诏书、檄文都是由方孝孺亲自撰写拟定的。

只可惜,建文帝在燕王朱棣发起的“靖难之役”中,最终失败,建文帝不知所踪,生死不明;而方孝孺则没来得及逃跑,被燕王朱棣俘虏成了阶下囚。

由于方孝孺拒绝为燕王朱棣撰写建文帝的“退位诏书”和朱棣的“即位诏书”,而且痛骂朱棣,结果被朱棣诛杀十族,方孝孺自己也被凌迟处死。方孝孺虽然最终失败,不过他总算对得起朱元璋和朱标父子的赏识和知遇之恩,也算是死而无憾了。

受不了你们这些口是心非的人
你说你喜欢雨,但是你在下雨的时候打伞

你说你喜欢太阳,但你在阳光明媚的时候躲在阴凉的地方

你说你喜欢风,但是在刮风的时候你却关上了窗户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害怕你说你也喜欢历史趣闻

因为你连“野史大讲堂”都没有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