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腾讯新闻

 KJ833 2017-11-27
图片
文:睿妈
01
犹豫不决
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下面的场景:
学生时期,老师让有意竞选班干部的同学一一上台进行自我宣传,其实你也很想竞选班干部,右手在课桌下蠢蠢欲动。可是,等到老师再三确认还有没有同学参加时,你的右手一直没有举起来。最后,别的同学因为“优秀班干部”高考加分,而你却因为几分的差距和心仪的大学失之交臂。
大学时期,你喜欢上了一个女孩或者是男孩。为了能和Ta见面,你在图书馆、自习室、餐厅、校园制造了各种偶遇。其实,你有无数次机会向Ta表白,但都因为你的犹豫而错过了。最后,那个人牵起了别人的手,你却只能暗自神伤。犹豫,摧毁了你的缘分。
工作后,领导急需一个英语好的助理,让大家毛遂自荐。其实,你的英文水平也不错,和老外沟通绰绰有余。别的同事都争先恐后地说我可以试一试,而你却担心自己无法胜任,一直犹豫不决。最后,另一个同事因为这项工作得到领导的赏识,平步青云,而你还在基层暗无天日地熬。
生活中,总有很多这样的孩子,在还没有出发前,就已经死在了起跑线上。因为他也不知道起跑之后,自己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害怕起跑之后摔倒,害怕落后,害怕难堪和压力。所以,他们一直在犹豫,别人已经谢幕,他们却才下定决心。
歌德曾经说过,犹豫不决的人,永远找不到最好的答案,因为机会会在你犹豫的片刻失掉。即使是在混乱中,也必须果断地做出自己的选择。成千上万的人虽然在能力上出类拔萃,但却因为犹豫不决的行动习惯错失良机而沦为了平庸之辈。
图片
02
三分钟热度
很多孩子对一件事的喜爱只有三分钟,就像掰玉米的小熊,看着这个好,那个也好,什么都尝试了,结果最后却两手空空,什么都没有留下。
世界上有80%的失败都来源于半途而废。很多事情,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能否坚持
硅谷知名风险投资人、Sun Microsystems联合创始人维诺德·科斯拉14岁的时候在报纸上读到了硅谷的故事,心潮涌动,下决心一定要到硅谷工作。
在新德里念完大学之后,他开始申请硅谷的研究生院,然而并没有成功。于是他选择了去一个美国东部的学校攻读硕士学位,并在同时准备申请斯坦福商学院的 MBA 项目。
对于一个工作经验缺乏的年轻人来说,申请这样一所顶尖商学院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他的第一次申请理所当然地被拒了。但他没有泄气,第二年继续申请,并开始每天给招生办公室打电话询问自己的录取情况。
在没有公布录取结果之前,招生办公室只能非常礼貌性地在电话上寒暄回复,一来一去,这些工作人员和他变得越来越熟悉,有时还会在电话上聊聊家常。
然而,在那么多优秀的申请人中,他又一次被拒了。工作人员很不好意思地告诉他这个消息,他却说:“我一定会到这里来学习的,不管怎样;我现在就辞去工作,带着我的全部家当,一路开车到加州”。
工作人员本以为他是装装样子,谁知过了几天,维诺德·科斯拉真的开着车带着行李出现在办公室门口。这时马上就要开学了,正当工作人员们挠头琢磨怎么处理他的情况的时候,一个本来已经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新学生来信说他选择去另外一家学校,于是一个名额多出来了。
毫无疑问,他拿到了这个名额。坚持,不仅让他在硅谷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拥有了15亿身家,登上了福布斯排行榜。
图片
03
自我设限
所谓自我设限,就是在自己的心里面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心理高度”常常暗示自己:
这道题太难了,我做不出来。
这个任务太难了,我肯定不行。
我表达能力不好,不适合参加辩论赛。
自我设限的人在做一件事之前,往往会经历漫长的心理挣扎。时间在挣扎中溜走,刚刚萌芽的热情和勇气也死于慢性消耗,最后被磨得一丝不剩。
很多人没意识到,自我设限,是一笔稳亏的买卖。既投入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又毫无收益。甚至在做其他事的时候,也会被这种心理挣扎所影响。
家长必读讲堂特邀讲师金小古老师说,自我设限,虽然大大削减了自身能力不足带来的挫败感,但同时也将成功的机会剥离得寥寥无几。
当有一个欲望的时候,就应该把百分之八十的力气放在去做上,而不是过分的去想:“我能不能成功”“我以前真的没有经验”。这些想法会直接左右我们的行动,与成功渐行渐远。
优秀的射击运动员在瞄准的时候,身体所有的焦点都放在远处的靶心上。这个时候他们的心如止水,从来不想会不会失败,会不会打偏,会不会被对手赶超,一旦心有所想必然导致脱靶。
所以,当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不要去想“我行不行”,不要总说“我不行”,说得多了,就真的不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