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表达能力不够强?五条绝招帮你忙

 阿斌辽宁 2017-11-28

1.人们更习惯“总分”模式的发言

心理学实验证明(看不见的黑猩猩实验):人的注意力在横向维度是有限的,纵向维度上是分散的。讲述过程越久 ,让受众感到烦躁的可能越大,那么有效信息就得不到更好的传递。

所以,如果想要告诉一个人的观点,最好是尽快告诉他结论,而不是论证过程。比如多用是“我认为是XXX这样的,因为……”这样的句式,而不是用“我觉得……因此我认为XXX是这样的。”你可以尝试着两种句子都试试,肯定是前一种更容易让人听下去。

这种总分模式的终极版是“金字塔模式”,相信写过论文的同学对这个模式并不陌生,但是想要在日常交流中,把这种模式融入到自己的说话之中,是需要大加练习的。

表达能力不够强?五条绝招帮你忙

2.多用类比使发言更容易被理解

所以,如果想要更好地被对方接受,最好的办法是设置基模,通俗一点讲,就是类比,比喻等的方式。那样对方能够很快抽取记忆中已经知道的知识来理解不知道的东西。

比如说,你家没见过蝙蝠的孩子,要你解释蝙蝠是什么?你解释“蝙蝠是翼手目动物,翼手目是哺乳动物中仅次于啮齿目动物的第二大类群,是唯一一类演化出真正有飞翔能力的哺乳动物”我想孩子听了可能还是非常懵逼的,其实你可以解释说“一种会飞的老鼠”,那样孩子就会不自觉地脑补一只带着翅膀的老鼠,虽然不是精准认知,但是能够给对方一个初步的认识,那样才能展开接下来的讨论。

表达能力不够强?五条绝招帮你忙

3.用细节使语言生动

相对于抽象、平淡的信息,具体、生动的信息更容易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也更容易认同生动具体的信息以及作用。许多出色的小说会让读者看完就有画面感,这就是生动的表现,

而让语言更生动的最好方法就是增加细节,比如“我和我的老婆走在大街上”与“我和我的长发,长腿老婆,手牵着手,悠闲的走在塞纳河畔”,虽然多了几个字,但是后者我们还是有非常不自觉的代入感,有一些适当地脑补,后者更为可视化,让我们觉得更加真实。所以,也可以适当的增加自己要讲的故事或场景的细节。

4.运用“熟悉+陌生”模式

用熟悉的知识和场景讲解是为了增加好感,陌生是为了构建冲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我们对新鲜事物的认识方式,都是构建在已有的认知上的,我们都倾向于理解我们能够理解的事物。因此,以熟悉的事物作为我们讲解过程的载体,很容易带给他人熟悉感和认知上的亲切感。

但是熟悉的事物也往往被大脑自动过滤掉,所以,我们也需要在熟悉的场景和知识,适当的进行重新组合和内容的添加,激发对方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心。这也是为什么部分广告代言人是非常普通的小人物或者超市与家庭聚餐的场景,同时添加自己广告的产品,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受众的熟悉感。

表达能力不够强?五条绝招帮你忙

这样的讨论交和说服过程也相对比较温和。也能够与对方找到相似性,非常容易得到认可。

5.创造知识闭合的需求

认知闭合需要描述的是个体应对模糊性时的动机和愿望,客观存在是“给问题找到一个明确答案的愿望,——无论是什么样的答案,——因为相对混乱和不确定,任何明确的答案都更好些”。

我们的朋友圈的“点开全文”,利用的也是我们的认知闭合。让我们产生看下去的需求。

当然,口才好不仅是有技巧,也是脑子里面有东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才好的人大抵都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但是也有一些人有很多见解,却不知如何表达更好,这个则是可以通过增加对人性的了解来提高的。

如果真的要成为一个口才好的人,除了技巧上提升,还要有知识的增加。

答得喵学院 微软办公软件国际认证(简称MOS认证)战略合作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