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眼里的自招

 ThinkfunQd 2017-11-28

(第103期)



儿子上高一时,我们也有想到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据说信竞相对是捷径,且可以高一或高二参加也可能出成绩,不影响高三的学习。不像其他四种竞赛,随着知识的积累,高三才相对有竞争力。但没有提前进行此方面的规划,也没有考虑过。


高一时,班里用选拔的方式,选了两名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参加了年级的数竞培训班,期中一个就有儿子。


参加了也就一、两个月,儿子就要求退出,理由是:占用的时间太多,如果把这个时间用在正常的学习上,会有更好的回报。


我想:这事儿,只有他自己最有发言权吧。适不适合参加竞赛,有没有兴趣,天赋够不够,舍不舍得付出时间,敢不敢牺牲其他科目的成绩,谁能比他自己的感觉更准呢。因此,准奏!(不准也没办法。)


后来又尝试了物理竞赛的培训,时间不长,也退出了。


作文大赛什么的,作为语文有点瘸的儿子,连想都不用想。


英语能力竞赛也没走出多远。儿子的英语水平,语法啥的还是不错,比较清晰,应付学校的考试问题不大,但是论起课本以外的词汇量、综合应用能力和语感,因为没有足够的兴趣,也就无法在应试以外去提高自己,离竞赛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


发明、论文啥的“旁门左道”,更是弄不了。


从此就心无旁骛地准备“裸奔”了,没有给自己留任何后路。


自招季到来后,自招简章陆陆续续地出来了。按照平时做的功课,少数学校是可以给予平日成绩优秀的孩子自招资格的,于是开始了打捞。


总共也没有几所学校,有的是要求期末名次为年级前5%(或1%)次数在三次以上,有的是要求单科期末成绩占该科满分的85%以上的次数满足五次以上,等等。


经过一番考虑,我们毅然地划掉了兰州大学。地域因素,你懂的。


虽然有很多学校都在简章中体现了貌似没有什么竞赛奖项要求的“具有创新潜质、学科潜力”这么一条,但是我翻了一下那些学校的历年分数线,就很自觉的绕开走了。裸考的分数线都不低,凭什么会给我们“空手套白狼”的机会呢!


唉,没有发明、论文啥的,创新潜质就等于没有,学科潜力也等于没有。即使我能把孩子的自荐信包装成一朵牡丹花,估计也没有什么大用。


跟儿子谈此事。他知道自己不曾投入什么额外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奖项,就让我自己看着弄吧,反正是保底。


最后我选择了两个学校(不允许申请两所以上):一个是华南理工大学(按照高校的要求,单科要求在满分的85%以上,好像是5次,这项不难满足),一个是哈工威海校区(该校简章模糊地鼓励平日成绩优秀的孩子申报。)


至于为什么不申请哈工大本部,一个是当时孩子对专业的选择是把工科排除在外的(这个以后再细说),再加上哈尔滨那个寒冷的城市没有吸引力,以及哈工大的分数不低,既然是保底,就多点自知之明吧,于是选了威海校区(录取的位次在12000名以内),心里想:退一万步来说,威海是个海边城市,气候啥的跟青岛差不多。


我也想过干脆不去申请自招了,够不上多好的学校,工作量还那么大。这样也让孩子断了所有的念想,背水一战。


后来听往届家长讲,高考发挥失常的孩子不在少数,应该认真地做保底的准备,不能盲目乐观,于是就老老实实准备材料了。其中的麻烦,跑了多少趟学校,就不细说了。


但是我跟儿子说:“你也别问是啥学校了,反正根据你正常的成绩而言,你不会去的。”


于是儿子也就默契地不再问了,就连签字,也是任由我挡住了学校的名字。


我天真地想让他忘掉自招这回事,专心裸考,而不是不知不觉地下调了自己的目标。


但是,在自招的初审通过的名单紧密公布的那几天,同学们开始互相打听你过了什么学校,我过了什么学校。于是一天中午,儿子给我发短信:妈,你能不能告诉我,给我申请了什么学校?过了吗?


不告诉是不行了。不告诉的话,大概他还以为没有了保底机会,心里慌了怎么办?于是我告诉了他。


后来我想,幸好自己给孩子申请了,尽管只是过了初审,而笔试、面试都是在高考后,但是给他增加了一些心理安慰吧。四月份以后的高三孩子们,拼得都很累,对体力、脑力和心理素质,都是严峻的考验。有棵可能会救命的稻草漂在那里,也是好的。


经过慎重考虑,我没有在系统上确认哈工大威海校区的考试,放弃了。我觉得即使按照孩子最烂的成绩大致换算成的省排位,裸考也能上更好的学校。


我跟孩子说:“我们保底是保底,但是也不用保这么低的底! 我不相信你会用的上!”


人不能自高自大,但也不用妄自菲薄,降低士气吧。儿子深以为然。


高考6月8号结束,还没来得及喘口气,9号我们就飞广州了,连分数都懒得估。估不估,也不会改变我们的任何决定。估出了分数,也没有意义,又不知道省位次。


10号早上9点笔试。华南理工大学的校园里人潮涌动,8点钟,考点外就聚满了学生和家长(据说,通过初审的同学有两千多个)。一看,儿子学校来了不少同学,据说有十几个。


8点半,考生进场。家长们慢慢地散开了。我本来决定回宾馆的,宾馆也不远,忽然决定了不回去了,在校园里逛逛吧。万一......也好熟悉一下情况。高考到底考成了啥样,心里没底。不得不做好各种预案。


华南理工的校园不小,景观也不错。天气已经很炎热了。我转了一大圈,坐到了湖边的石凳上。湖边都是带着宝宝来消暑的附近居民,把学校当公园了。这么说来,学校是很亲民的。


我坐在石凳上,用手机写了篇文章,就是6月11号发在号子里的《当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在哪里》,也算没有浪费时间吧。






在等了三个多小时以后,笔试终于结束,结果会于晚上10点左右在高校官网公布。100分满分的笔试试卷,简直是大杂烩,各科都有,琳琅满目,还有什么校训、价值观的题目。这还真不好准备。


晚上还没有到9点,我就从官网上查到:儿子以2分之差,没有入围!


儿子恨恨地说:“我为什么没有早点百度一下该校的校训呢?就差了这两分!”(嗯,这恐怕是唯一可以准备的。)


我安慰他:“反正也是保底呗,酱油总要有人打!”


经历一些失败,也是好的,可以再次更新自己的认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同校有几个学霸进入了面试。最后的结果我没有关注,但是,即使他们取得了自招资格,毫无悬念,他们也不太可能到这所学校就读的!因为以他们的成绩,即使考得不理想,也完全能入读排名更往前的学校。这种自招资格,简直是浪费。


为了不虚此行,顺便到中山大学溜达了一圈。广东省,论起文科和经管,中大第一;论起理工科,华南理工更强。但是中大广东人心中的老大。


中山大学,显然就没有华南理工那么亲民。保安一开始拒绝让进。


我说:“你不让我们进去看看,我怎么决定孩子是否报考你校?” 于是被放行。


很喜欢中大的岭南建筑风格,有民国气息。草地非常美,一些毕业生在拍毕业照。






然而儿子喜欢的是现代风格。他撇了撇嘴,说:“你喜欢的话,怎么你当初不多考几分,自己来这个学校呢?”


我......


后来高考分数出来,去参加招生咨询会。中大的老师问了问我们的位次,酸酸地说:这个成绩,也不会考虑报中大岭南学院的吧!


岭南学院,牛啊!谁说我们不会报?第一志愿不报,第四、第五也是可能的嘛!


儿子第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待价而沽”(跟在超市购物一样一样的,兜里有多少钱,决定了你奔向哪个货柜),说:“早知道的话,再多考几分!”  


我喷他:“知足吧!”


想象中的能够多考的几分,就像天上的云朵,看着很低,触手可及,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容易。那科多几分,这科可能就少几分了。


不过,如果仅用来做情景模拟,激励学弟、学妹,此情此景倒可能有些作用。建议家长们有机会可以带孩子提前感受一下这个“势力”的“市场”。


儿子的同校同学们,拿到了各种五花八门的自招、综招资格。有的同学高考考砸了,被自招救了命,估计能以低分上了排名较好的学校,但是可能专业不如人意。比如:以英语竞赛奖项申请的自招,好像只能选择外语类的专业,而该同学的理想专业是经管类。


这就没有办法了,聊胜于无吧,人生有时不妨调一下头的,放下自己的执念,说不定在本来不是第一选择的专业方面更有发展潜力呢。


回想儿子的自招经历,家长筛选、准备材料、跑学校盖章花费的时间、精力,都忽略不计了。需要儿子亲自参与时,高考已经结束。打打酱油也无所谓了,无非是多花了一些路费,多花了几天的时间而已。


起码该做的,都做了。没有偷懒,也没有错过。即使儿子高考考砸了,不能被自招救命,起码能走的程序都走了一遍,得不到自招资格,也没有办法。而不是因为家长为了省事,没有去申请。


“如果,就” 这样的句型,是很可怕的,因为时过境迁,你是无法验证 “如果” 后面的那个选项的,因此想象会无休止地咬噬你的内心。比如:假如当初我真的没有给孩子去申请,而孩子高考考砸了,我会一辈子都自责,并且我会一厢情愿地想象:我们会有很大的可能得到自招资格的。


这岂不要了人命!


尽管,费了那么多事,没有拿到自招资格,结果跟不去申请是一样的,但是在经历过程时,心里会更笃定,心态会更坦然。坦然,要比纠结、后悔,更有助于带来理想的结果吧。


人折腾了一辈子,闭上眼安息之后,都是一样的归宿。但是在闭眼之前,评价自己的人生,是无悔的,还是充满了悔恨,则是一票否决,盖棺定论。


不后悔的人生,没有省事儿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