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康高电位治疗仪

 chenggongyin 2017-11-28

神奇的生命奥秘

我们所生存的自然界,从天空到大地,是一个充满电子、 离子及静电场的世界。这个神秘的世界正是人类和一切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空间。过去人们不可能知道这其中的奥秘,既不了解其中有电压静电能量世界的客观存在,更无从知晓这种电场能量世界正是人类和一切生物世界所赖以生存的健康摇篮。

众所周知,地球与大气层构成一个巨大的静电场----自然电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人类各种生理现象都与这个静电场息息相关。其中电离层对地面电压高达360KV,地面附近电场强度约130V/m,电场方向垂直指向地面。它使人体头、脚之间呈现1V至200V的电位差,空气中的电荷通过人体流向大地。所以,人类的健康和寿命同样取决于人体带电量的多少,健康者应拥有80%的负电和20%的正电,即阴阳平衡。

在静息的活细胞中,细胞内电位恒为负(-),细胞外电位恒为正( ),人类细胞静息电位约为-90mv(毫 伏特)。人体是由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带电细胞组成的天然生物电池。每个细胞相当于一个电容器,存有正电位和负电位(内负外正),称为细胞膜电位。这种电是生命的源泉,生命力的象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生物电”。通常儿童储有6V生物电,中年人储有3V生物电,老年人储有2V生物电,体弱多病者储电量将更低。一旦人体生物电消失,生命也就宣告结束了。

现今由于大气中有害物质的超标,江河湖海水质严重污染, 森林、草地面积锐减,水土流失,耕地减少,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电磁的辐射,城市、道路增多等众多因素造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电场严重破坏,负离子(电子)匮乏;另外人们不科学的生活方式:饮食不周、烟酒无度、劳累过度,生活节律失调等,更造成人体的放电系统产生了电流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人体负离子的不足。

据国内外众多统计资料表明,现代亚健康、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老年多发病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难题。我们知道引发上述疾病的原因有多种,但是,天、地、人的电场严重失衡,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由此可见,为了维护人类健康,防止现代文明病和老年多发病的进一步蔓延,利用高新电子生物技术来重建大自然电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可为医疗保健界的当务之急。

高电位的发展简史

利用高电位高压静电场作用于人体,进行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静电疗法,亦称 富兰克林电疗法,它是因 美国 物理学家富兰克林而得名。1752年,富兰克林先生在雷雨交加中,通过放飞一种绢制的风筝,将雷电收集至一种特制的瓶内,从而证明了雷就是电,并以此“电”来治疗自己的痛风病。同时指出,在地球与宇宙的空间内,存在着一种没有电流的高电压在流动的特殊环境――自然界静电场。之后,他改装 德国制的磨擦电机,通上性能良好的发电机,将人体置于此电场内,对风湿病、神经痛及其他疾病均有很好疗效。便从此展开静电方面的研究,自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此后的二百多年里, 欧美、 日本等发达国家,对《高压静电疗法》的研发工作持续进行。通过将微分子生物学、宇宙医学、电子学成果紧密结合,以人体与宇宙电场的关系为基础,从提高身体特有生理电位,来改善体质的理论为出发点,开发研制出系列高科技静电治疗产品。

1864年,霍乐兹.托普拉发明出了感应机之后, 杰姆百斯特又将其改造成了原始的静电治疗仪。这种治疗法就是将患者放置与大地绝缘的台子上,利用感应起电机将输出功率的一端接于人体的某一部位或全身而产生负荷,从而进行治疗。

1928年,日本医学博士原敏之看到:德国医学杂志发表了长期生活在高压线下的人发病率低、农作物生长旺盛且丰收的报道后,研制出应用于结核病临床治疗的交流高压静电治疗器,当时被称为“健康电离子电极”,l936年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高田莳开发出负高压静电治疗仪。

高电位治疗仪,当初只是作为医院使用为前提而开发的,只有专家才能够了解和使用这类产品。后来根据众多医生的建议,在许多厂家对其安全性能及效果方面不断进行开发的同时,作为家庭型理疗仪的建议和申请,得到了众多国家各监督部门的批准和认可,使高电位疗法从医院步入了家庭。时至今日,在 台湾,电位健康法被誉为现代保健之王;在日本、 韩国,三分之一的家庭已经拥有,6000多家医院已经配备;在 中国虽然刚起步,但也因低频电场治疗仪卓越的功效和不断焕发出的迷人光彩,越来越受到白领及中老年人的重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