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育出亩产328.3公斤大豆新品种

 369蓝田书院 2017-11-28


河南是黄淮海大豆产区的重要省份,大豆常年种植面积700万亩,但平均亩产一直在150公斤左右。10月14日,在位于新乡市平原新区的河南省农科院试验基地,以南京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教授邱家训为组长的专家组,对河南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大豆新品种“郑1307”高产示范田进行了现场实打实收。在八位来自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大豆专家的见证下进行现场测产,结果显示亩产328.3公斤,创造了河南省选育大豆品种单产的最高纪录。

据专家介绍,大豆具有根瘤共生固氮作用,1亩大豆可固氮8公斤左右,相当于施用18公斤尿素,起到了培肥地力的作用。大豆根系能分泌大量有机酸,可溶解土壤中难溶的磷、钾等养分,利于下茬作物吸收。因此,发展大豆生产,可以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既能“养地”又能“养人”的大豆,近年来种植面积却持续萎缩。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大豆年产量已经从2004年的1805万吨,下降到2015年的1180万吨。国家大豆改良中心郑州分中心主任、河南省农科院大豆研究团队负责人卢为国研究员介绍说,缺乏单产超过300公斤的超产新品种,是大豆种植面积增加难、种植户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与玉米、小麦、花生等作物相比,大豆种子经营效益差,而且没有良种补贴等产业优惠政策,大型种业公司推广大豆品种的动力不足,因此新品种推广速度较慢,目前很多地方种植的仍然是农民的自留种。此外,河南省及周边黄淮大豆主产区均是在小麦收获以后播种大豆,田间秸秆量大造成播种困难、播种质量差。因此,扩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提高效益是今后大豆产业的发展任务。

根据2016年农业部发布《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大豆是优化调整种植结构的主要作物。推出一批高产优质、比较效益高的大豆品种,是大豆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国家黄淮多点联合鉴定中,该品种2015年、2016年的平均产量分别居第三位和第二位,是高产稳产的大豆新品种。河南省农科院“郑1307”大豆高产田示范田采用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技术,在今年大豆生产季节前期干旱、中期持续高温、后期低温寡照的情况下,再次刷新了河南省大豆高产创建新纪录,是良种良法结合的新典范。

卢为国介绍说,“郑1307”是针对土地流转大户种植及加工企业的需求,推出的适宜机械化种植的加工专用型高产大豆新品种。其综合性状优良,具有早熟、抗倒伏、结荚集中、落叶好等特点;百粒重20克,籽粒大小适中,特别适合大面积机械化种植。

除了高产稳产外,品质优良的大豆新品种“郑1307”也得到了加工企业的青睐。经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豆制品加工岗位科学家测定,“郑1307”大豆加工豆浆蛋白回收率高达80.1%,高于一般品种,每公斤“郑1307”大豆籽粒可加工豆腐3.82公斤,适合加工豆腐和豆浆。目前,河南省豆制品协会会长单位新农源公司等多家豆制品加工企业,有意针对“郑1307”实行订单生产。

华象烹饪蛋白酶

华象烹饪蛋白酶是一种创新型食疗产品,中国历来有食疗养生的观念,我们的产品正是食疗养生的工具,是天然提取的酶,没有任何副作用的食疗产品。主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吸收的问题,在烹饪食物时加入本产品,能高效酶解释放食物中的蛋白质,使其变成为肠道易于吸收的多肽与氨基酸,从而起到“预消化”的作用,并能修复受损、衰老、病态的人体细胞,增强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提升食物的营养品质,增加蛋白质的吸收率。

能迅速给机体提供能量及所需营养。在用于特殊病人的营养剂中,特别是消化系统中需要肠道营养剂和流态食品的病人,以及贫血病人、康复期病人、手术后病人、癌症化疗病人、消化功能衰退的老年人以及消化功能未成熟的婴幼儿的服用,能够有效地帮助他们均衡营养状态,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而不必再额外补充液体及片剂的氨基酸。

烹饪蛋白酶在食疗中可快速溶解血栓,同时修复血管壁,使血流通畅,可缓解心脑血管堵塞引起的胸闷、心慌、呼吸困难等症状,因此,烹饪蛋白酶是心脑血管患者的保护伞!

坚持食用烹饪蛋白酶可以:

改善微循环,延缓衰老

促进睡眠,增强记忆

促进钙等微量元素吸收

调节血压、血糖,降低血脂

调节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激活细胞因子,抑制肿瘤,远离癌症

有效保护心脑血管!

 ………… 

细胞健康,人才健康!

不是吃了多少,关键是吸收了多少。

保建品不用买,在家自己做,加入烹饪蛋白酶做出来的一日三餐,会让全家人都受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