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学习知识感到焦虑过吗?

 龙叔文馆 2017-11-29

如果要数数2017年什么最火,那肯定有一个词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内容付费”。在知识经济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咖开始售卖自己的知识和课程,我们也因此有机会去接触认识更多大咖,学习更多课程。


我自己业余时间也会在多个平台去学习一些课程,每次在朋友圈或一些内容付费平台看到特别精彩的课程,不论是低至几块,还算高至几百块价格,总是忍不住就买下来了。


慢慢地,买着买着,自己学习的速度,就跟不上买课的速度了。就在前两天,我特地梳理了一下,我到底还有多少付费课程没有学习。简单梳理了一下,我竟然发现有十多门课程还没有学习。按照平均一个小时一门课的时间来算,光听这些课,可能就得十几个小时或更多,毕竟有的课还是系列课程。




曾经在秋叶老师的一篇文章看到过,学习模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蜜蜂式学习,一种是松鼠式学习。新蜂群的习惯是在采蜜前,先把蜂巢的框架搭好,再来完善蜂巢。因此蜜蜂式学习的人,一般会先搭好框架,理清自己学习的路径,然后再去积累和完善。


而松鼠习惯在冬季来临前,到处捡松塔,然后放在树洞里,甚至多得到他们已经忘记了把松塔储存在哪里,导致只能吃到离自己最近的几个树洞的存粮。因此松鼠式学习的人,就是比较盲目,看到好的知识或者课程,就想着收集起来,打算慢慢消化。当课程越积越多的时候,可能以前报过什么课程都忘记了。



这样的场景,其实在以前我们就经历过。大家是否还记得高考前,我们为了做大量的练习,出了一门备考精品试卷,我们买。出了一个名师押题的资料,我们买。哪个重点高中的模拟试卷出来了,我们继续买。在各种买买买之后,有些试卷,一直到高考结束了,我们都没做完。


又比如参加工作后我们想多看书充电,因此碰上了“双十一”之类的大促销机会,我们就会从网上屯大量的专业书和畅销书,但是可能到了第二年的双十一,这些书都还没看完。


其实倒不是说屯课的习惯不好,我觉得知识付费时代,知识也算一种商品,况且那些优秀的课程,过了一段时间可能还会涨价。那么,在性价比最高的时候入手这些知识,确实也算一个合适选择。关键是我们后续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整理和消化。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假装自己很积极,屯了很多课却从来不学习,那跟瞎忙活一个秋天的松鼠有什么区别呢?


反思我自己,我可能也属于松鼠式学习者。因此当我屯了越来越多的课时,我也会焦虑,我的时间精力有限,可是优秀的课程那么多,我到底该从哪门课开始学呢? 当我在梳理我未完成的课程时,我也想到了一些方法,来应对这种焦虑。


按目前所需来学习


人的欲望都是多种多样,看到减肥课程的时候,就赶紧报名,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师那样轻松拥有马甲线。看到理财课程的时候,也赶紧报名,担心晚报名一会儿就错过了赚几十的机会。看到专业课程的时候,继续赶紧报名,希望能提高自己专业能力,早日升职加薪。


即使这些愿望都很积极美好,那目前你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呢?你目前遇到的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有哪些薄弱环节是特别影响自己的进步?当我们想想这些问题时,我们对自身情况就有了一个更理性的判断。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个人成长或者工作生活的实际需要来判断,目前优先学习什么知识。如果还有还有一些无关紧要但是也很精彩的课程,我们可以先放一放,下一个阶段再学习。


当我们能根据自己实际所需来规划学习时,学习的焦虑也会大大减少。因为一切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我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比如以前即将高考,可是还有一大堆试卷做不完一样,老师给我们的建议就是,不用做完一整张试卷,只需挑选自己最薄弱的知识点和最不擅长的题型去做就好了,其他的题目有精力就做,没精力就放弃。永远要把自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放在最重要的事情上。


按学习目标来学习


每一年年初,相信大家都会给自己的新年制定一个简单的规划。对于学习,我们也可以给自己主动制定一个学习目标。我们可以用上几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去重点学习我们想学习的一门知识,系统构架自己的知识体系,集中精力专攻这一门。


比如我自己,现阶段我想重点学习新媒体运营知识,因为我也报了很多新媒体运营的课程。那么下一阶段,就可以将这些新媒体有关的课程通通学习一遍,然后做好笔记和消化知识,逐渐形成自己的新媒体运营框架,并且在之后的学习中,不断优化和积累,将新媒体运营这块的知识,进行系统和深度的总结和实践。


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


根据很多课程的不同特点,我们可以合理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来学习。比如有的课程主要是通过微信群内语音加图文的形式授课,那么我们尽量要参加现场的学习,这种课程一旦错过了,后续其他学员刷屏讨论,自己想要再去翻看一天前的聊天记录,将非常不方便。


有的课程是音频类课程,我们可以在上班路上,戴上耳机就可以边走边听,听到重要的地方,随手在手机上做一下笔记。还有的课程主要是文字类,那我们可以先将文字保存下来,比如保存到有道云笔记中,利用等车的时间,也能顺便看两篇。


还有的课程是在一些直播平台上进行的,可以无限回放,这样的课程就不用太着急,等我们到了有WIFI 的地方,缓存一段就听一段,下次找到历史记录,继续学起来。



以上就是面对知识焦虑时,我想到的一些应对方法。对了,对于如何处理错过微信群内的分享,但是还想继续方便快捷的学习,我也找到了一些方法,下次就跟大家聊聊如何对微信群内的课程进行 “稍后学习”吧。大家平时是否也会有屯书屯课的习惯,然后如何处理的呢?欢迎在评论中与我多多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