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十一卦 中孚卦

 风蚀残年72 2017-11-29

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译文】

  中孚,是毫无偏差地、完全地符合诚信原则的意思。象豚和鱼不辜负养殖人的付出一样,给予养殖人满意的回报,吉祥。适宜徒步淌过大河,适宜长久坚持。

【注释】

  卦辞“豚鱼”的解读,古往今来,一直争论不休。比较有代表性的解读学者是历史上赫赫有名三个大家:东汉的王弼、唐初的孔颖达和北宋的程颐。王弼注:“鱼者,虫之隐微者也;豚者,兽之微贱者也。争竞之道不兴,中信之德淳著,则虽隐微之物,信皆及之。” 孔颖达曰:“信发于中,谓之中孚。鱼者,虫之幽隐;豚者,兽之微贱。人主内有诚信,则虽微隐之物,信皆及矣”。程颐曰:“豚躁,鱼冥,物之难感者也。孚信能感于豚鱼,则无不至矣,所以吉也”。

  我们还是从古文字入手,解释会更合情理一些。“孚”字的甲骨文字形是上面两只手、下面一个小孩子形象;金文和小篆的字形简化为上面一只手、下面一个小孩子形象。“孚”是“俘”的本字,在远古时代,人口数量决定部落强弱,部落战争中获胜的一方会劫捕对方的男童,进行长期管教以后,成为驯服的奴隶,他们对奴隶主的管教表现出来的绝对服从就是“孚”。《春秋公羊传·僖公第五》:“夷伯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孚也。”这里的“孚”,是指信臣,这显然是“孚”字本义的引申。

  豚,是经过驯化的、给人们提供肉食供应的猪。豚和豕的区别是:豕是野生的猪,豚是驯化、养殖的猪。有畜牧业经验的人就会知道,在六畜中,猪的繁殖力强、体型大、出肉率高。综合比较,养猪的产出率是最高的。在今天的肉食市场,猪肉的价格依然是远低于其六畜肉的价格,就是因为养猪产出率高。听说工业化养殖以后,鸡肉的价格居然大幅下降了,这个现象的原因是工业化养殖与传统养殖的区别。古人所谓的六畜,是六种最常见的养殖的家畜的合称,即:牛、猪、羊、马、狗、鸡。

  鱼是冷血动物,在生长过程中,用来维持体温而消耗的热量只有同等重量温血动物的十分之一,所以计算投入的饲料和产出的肉数量,养鱼的投入产出率比养猪的更高。

  所谓诚信,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可预期的满意回馈。“豚鱼”所谓的信,就是生膘长肉不辜负养殖人的心力,能够给予养殖人满意的回报。这种回报顶多是一种动物本能的回报,硬说它们具有了某种道德的感知、良心的发现,恐怕有欠妥当吧。

  从修辞的角度来说,“豚鱼”明显是使用类比的修辞手法,在远古时代,即使是贵族,对社会基层的生产活动也是极为熟悉的,所以卦辞用“豚鱼”做类比,以图说理更加清楚。比喻,无非是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隐晦的道理,这样例子在《易经》中比比皆是。而后世的学者、士大夫对农牧等生产行业的熟悉程度,显然是远远赶不上远古时代的王公贵族的。卦辞“豚鱼”的解读偏差,恐怕要从社会基层生活经验方面去寻找原因吧。

  《左传·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不能辨菽麦,故不可立。”(晋悼公姬周有一个兄长,但是他不够聪明,不能够分清楚豆类和麦子,因此不能够立他为君王。)由此可见,其时判断诸侯君王慧与不慧,尚且有能否分清豆类和麦子之说。世易时移,士大夫、学者分不清菽麦者大有人在!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译文】

  《彖传》说:中孚,是毫无偏差、完全符合诚信原则的意思,把弹性作为心中的信念、强硬也做到了不偏不倚;百姓喜悦而跟随,诚信能够融入国人的一切言行之中啊。象豚和鱼不辜负人的养殖付出一样,给予养殖人满意的回报,吉祥,践行自己的许诺能够达到豚和鱼一样的水平就完全符合诚信的原则了啊。适宜徒步淌过大河,是因为既有站在大树上一样的远见卓识,又像没有荷载的大船一样动力强劲啊。完全符合诚信的原则适宜长时间坚持,这样做是在配合天道啊。

【注释】

 “及”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人) (又,抓),像一只手  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 字义是赶上并抓住,达到某一种水平。《论语》中“及”字也是这样意思,诸如:非尔所及、学犹不及、过犹不及、愚不可及也、见善如不及等。“及”的意思再被引申就是到达、到位。

 《春秋公羊传·隐公第一》解释有两处:“及者何?与也。会、及、暨,皆与也。曷为或言会,或言及,或言暨?会犹最也,及犹汲汲也,暨犹暨暨也。及,我欲之。暨,不得已也。”“何以不言‘及’仲子?仲子微也。”案《春秋》之中,若两者尊卑相近,则书“及”字以区别尊卑,若尊卑悬殊,则不书“及”。从这两段话中可以得出,“及”有主动和对等的意思。《春秋·桓公·二年》:“宋督弑其君与夷,及其大夫孔父”(宋国华督弑杀了宋殇公与夷,同时被杀的还有宋国大夫孔父)。这里使用“及”字,是故意把地位悬殊的国君与大夫相提并论,以彰显孔父“义形于色”。

  所以说,“信及豚鱼”的准确含义是,豚鱼是信的标杆,如果能够达到和它们相提并论的水平,就已经很不错了。如果简单地“信及豚鱼”中的“及”字意思理解为“到达”,整句话的意思就是“诚信到达了猪和鱼的身上”,这显然是解释不通的,就出现了各种附会的解读了。

  这里的所产生的问题集中反映出《易经》译注中必须注意的三点:文字本义、省略句、比喻修辞手法。文字问题我们已经说过,不再赘述。“信及豚鱼”是一个省略句,我们把这一句卦辞的各个成分补充完整以后,就是这样的:“人之信及豚鱼,可谓至矣。”显然,这同时也是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本书解卦爻辞,一般不用象数。原因是:象数与卦爻辞不可能一一对应,而且观历代学者用象数解卦爻辞难以达到精微的程度,甚至有曲解的嫌疑,故去之。象数的作用,估计在于文王演卦系辞、卜筮解卦之时为主,当然也可以作为解卦爻辞是引导,但是不必执着。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译文】

  《象传》说:上卦为巽卦为风,下卦为兑卦为泽,风行沼泽之上没有遮挡而无所不至,比喻没有诚信及不到的地方,这就是《中孚卦》的取象。君子由此领悟到,要耐心论辩诉讼、放宽死刑判决。

【注释】

  山下有风,蛊,政令难以畅通;风行泽上,中孚,诚信畅行无阻。诚信可以感化所有的人,人生之不易,掌握世人生死祸福权柄的人,要有仁德之心。

 

初九  虞吉,有它不燕。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译文】

  初九。把像驺虞一样的仁义作为内心的信条,吉祥,再获得邪念内心就不会安定了。

  《象传》说:初九爻把像驺虞一样的仁义作为内心的信条,吉祥,是因为这样一来心中追求的目标就不会更改了啊。

【注释】

  驺虞(zōu  yú),传说中它是一种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的动物。据说生性仁慈,连青草也不忍心践踏,不是自然死亡的生物它不会吃。所以,驺虞是仁义的化身,它所代表的仁义显然是比诚信更高一个层次的道德修养,可以确保诚信不会变质。

  “它”与“虫”、“也”同源,都是“蛇”的本字,后分化。《说文解字》: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玉篇 · 它部》:它,非也。爻辞中的“它”是指邪念。

 

九二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译文】

  九二。成年仙鹤隐藏在光线微弱的暗地里,高声召唤她的孩子们,它的孩子们在草丛里的巢穴中听到召唤,远远地用歌声回应着母亲。我获得了醇香的美酒,愿和远在天边的你一同来痛饮它。

  《象传》说:成年鹤以光线微弱的暗地为依托高声召唤,它的孩子们远远地响应它,这是得到了完全符合自己心意的期许啊。

【注释】

  “在”字的金文字形是   (才,柱梁,房屋) (土,田地),表示赖以生存的居所和田地,依托。“阴”字的金文字形是   (今,即“含”,包含) (云层),天空多云,光线不足。

  有人把“阴”解释成“山之北、河之南”,显然是因为对阴字的本义不了解,从而导致解读偏离了作者的本来意图。

  鸟类相比兽类是弱小者,飞行能力既是生存技能,又是防卫技能。雏鸟没有飞行能力,更加弱小。身处险恶的丛林生活状态下,鹤的亲子之间,即使相互看不见,以声音就能够完全沟通心意;义气相投的酒友之间,有美酒不会独自享用,一切情谊尽在交互酒杯之中。

  爻辞描摹了两幅令人神往的美好画面,彼此心中期望的响应都是完全没有偏差的、毫无疑问的,这就是“中孚”。险恶困穷不相渝一如亲子、富贵得意不相忘情同手足,这就是每个人的“中心愿”啊。

 

六三  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象》曰:可鼓或罢,位不当也。

【译文】

  六三。两军对阵而实力相当,像军队一样击鼓进攻,或者像军队一样偃旗息鼓;可能会得到令人独自无声流泪的结局,也可能会得到让人不由得想配乐高唱的效果。

  《象传》说:像军队一样击鼓进攻,或者像军队一样偃旗息鼓,是因为自己的能力与地位不相称的缘故啊。

【注释】

  古代两军作战,有偏战与诈战之分。偏战,就是双方约定时间、地点,摆开阵势擂鼓对攻;诈战是除偏战以外的其余作战形式。偏战的结果一般是“某师败绩”,诈战则一般称为“某师败某师于某地”。作战时,双方不分胜负,就称为“敌”。《公羊传·文公七年》:“此偏战也,何以不言师败绩?敌也。”《公羊传·昭公十七年》:“楚人及吴战于长岸。诈战不言战,此其言战何?敌也。”

  古人崇尚偏战,即“恶诈击而善偏战”。汉·董仲舒 《春秋繁露·竹林》:“《春秋》之书战伐也,有恶有善也。恶诈击而善偏战,耻伐丧而荣復讎;奈何以《春秋》为无义战而尽恶之也!”

  爻辞“得敌”,显然是作比喻,即崇尚信义而邀请对方进行光明正大的竞争,这是符合“孚”的一种行为,奈何力有不逮,难以取胜。“得”字的甲骨文字形是  (手,拾) (贝,财物);有的甲骨文字形是  ,加了“彳”  (行进)。《说文解字》:得,行有所得也。“得”字就表明了主动性,这种状态是自己主动选择的结果,就像是自己提出的邀约偏战一样。

  敌,本义是势力相当的、地位对等的对方,并无现代汉语中的褒贬色彩。《左传·桓公》:凡公女,嫁于敌国,姊妹,则上卿送之,以礼于先君;公子,则下卿送之。

  泣,无声流泪。歌,和曲唱词。

  “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一句,显然是使用互文的修辞手法。“鼓”与“罢”是选择,“泣”与“歌”是两个选择都可能的结果。即:进击胜负难料,休战喜忧莫测。

  象辞的解读,说明这是起初崇尚践行信义,而后却因为实力不济面临艰难被动的局面。以其身份地位,行事需要信义;然而实力衰微,不能够在行动中取得主动。

  爻辞使用了诗歌一样的笔法,显然是褒扬之词,类似于“知其不可而为之”。

 

六四  月既望,马匹亡,无咎。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译文】

  六四。月亮已经过了满盈的时候,会越来越缺、越来越暗;马的配偶丢失了。没有罪责。

  《象传》说:马的配偶丢失了,是说与自己有共同利益的人彼此间的关系断绝得太厉害了啊。

【注释】

  月既望,喻示希望越来越渺茫了,难以逆转。马匹亡,马奔跑迅速,短时间内彼此之间就能够相隔很远的距离,喻示原来如影随形的两个人之间的情谊,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无咎”之意,是说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不在双方,而是因为其他的、无可奈何的因素造成的。

  与六三爻相比,六四爻不仅是身份地位难以主导信义的局面,实力更是无可奈何。既然如此,则责任不在己身,所以无咎。

 

九五  有孚挛如,无咎。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译文】

  九五。获得诚信像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样,没有罪责。

  《象传》说:获得诚信像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一样,是因为立场合乎公义、能力与其身份地位也很相称的缘故啊。

【注释】

  立场是符合公义的,能力是与身份地位匹配的,道义的制高点和行动的主动权都紧紧地握在手中,所以对方的行为是完全可以预期的。

  挛, 手脚蜷曲不能伸开。

 

上九  翰音登于天,贞凶。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译文】

  上九。就像鸡挣扎着想要飞上高空一样,坚持下去会有灾祸。

  《象传》说:就像鸡挣扎着想要飞上高空一样,怎么能够长时间保持呢?

【注释】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羊曰柔毛,鸡曰翰音。”翰音,是鸡的代称。鸡,比起其他的鸟类,只能够短距离低空飞行。祭祀用的家畜,都是精挑细选的,体型健壮毛色漂亮,但是鸡毕竟是鸡,喻示受到某种激励而产生强烈的非分的愿望,但是实际能力太有限了。

 践己所诺的前提是拥有相应的实力。凤凰能够飞上高空,自然会得到百鸟朝拜;鸡虽有漂亮的羽毛和翅膀,却远达不到凤凰的程度。信不得立,则孚不会来。这里所说的凶,是指得不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回报,却坚持以此为目的,结果不仅大失所望,还会陷于其他的困境之中。“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