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病面容”在脸色改变上能看出是肝排毒不好吗?

 每天健康一点通 2017-11-29

脸色怎么和肝病联系起来了?

在临床发现大部分肝硬化疾病患者可表现出肝病体征,包括肝病面容、舌下静脉淤血等,其中肝病面容指皮肤因肝病影响而产生的特殊面容。

中医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即内部脏器的病变能够在人体的外部得以表现。所以针对这种病理表现,中医能够对内部疾病得以诊察和辨识,从而达到望而知之的境界。

“肝病面容”是啥样的

“肝病面容”指皮肤因肝病影响,皮肤变化,面色灰暗或面色黝黑,色素沉着,这种皮肤改变往往是长期病程后形成,特别是眼眶周围会出现晦暗而灰黑的颜色。甚至出现“古铜色”面容。

但是其他疾病比如说肺炎,高海拔地区,肺心病,便秘导致的血氧含量降低等也很容易造成“肝病面容”,所以不能以一个面容就定为肝病。再者“肝病面容”常常是肝病时间较久才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还有真正的肝病患者针对肝脏的多种功能被破坏,如蛋白质的合成、能量代谢等功能受到干扰,会出现一系列不适的症状,比如纳呆、腹胀,肝区疼痛、消瘦等症状。(实在不放心就去做个肝脏B超和肝功能,别傻傻的总以为自己肝脏有问题啦)

“肝病面容”咋形成的(西医VS中医)

西医认为“肝病面容”与如下机制可能有关:

①肝功能不全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可促使脑垂体功能紊乱,致使脑垂体分泌的促黑素生成激素增多,从而促进黑色素的合成,致使色素沉着。

②失代偿期肝硬化,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少,过多的雌激素会降低肝脏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即体内硫氨基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减弱,酪氨酸转变成黑色素增多。

③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可因血内类脂质浓度增高,引起体表末梢血液循环不良,色素沉积于皮肤。

中医认为:

中医古籍中“面色黧黑”是对“肝斑”的最早描述。《内经》称“肝斑”为“面尘” ,即晦暗。 《普济方》记载:“面尘脱色,是主肝”;明代王绍隆所著《医灯续焰》记载“面尘之属肝胆燥热……”;清代张璐《张氏医通》记载:“面尘脱色,为肝木失荣”。以上著作皆认为面尘的病因病机与肝胆的功能失调有关。

肝病怎样防治呢?调畅情志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全身气机,调节精神情志,推动津血运行等作用。心情舒畅有助于气机的调和,同时有助于肝脏的疏泄,则气血调和脏腑平衡。如果情绪异常,则会影响气机,导致肝失疏泄,继而产生一系列肝胆甚至其他脏腑的疾病。所以正确控制好七情 ,特别是喜 、怒、哀、忧、躁,保持稳定的情绪十分重要。

饮食有节

营养师的饮食第一建议就是“均衡”,首先,食疗。不太建议吃过多的西药,对身体绝对是有害无益。食疗补肝是目前最安全没有副作用的方法,虽然见效会慢一点。多吃补肝食物,不懂的可以到网上搜,蛋白质能修复肝脏。鸡蛋、豆腐牛奶、鱼、鸡肉等“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另外有一些药食两用的食物,比如葛根,荞麦米,枸杞,大豆等,养肝护肝效果要比吃肉好,很多人说单单吃葛根或者枸杞效果不好,可以尝试喝它们的酵菌,通过益生菌的效果更加适合现代人的肠胃,从而提高人体吸收率,像仰甘益生酵菌,在网上一般热门平台就能买到。

而保护肝脏,适合喝药食两用的有葛根、荞麦米、枸杞,如:

葛根是药食两用的植物,被视为解毒剂的时间已超过100年。可以促进肝脏排毒,提高肝细胞活力,修复损伤的肝细胞。

枸杞中的有机锗等物质能保护肝脏,抑制脂肪在肝脏中囤积,促进肝细胞的活化作用,修护受损的肝细胞。枸杞中所含的甜菜碱有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同时可防止肝功能紊乱,故而构杞具有明确的保护肝脏、抗脂肪肝的功效。

荞麦解毒养肝荞麦含有的烟酸成分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解毒能力,而肝脏是人体主要的解毒器官,多吃荞麦对肝脏排毒有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