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存隙必报,必报自毁——钟会:害死嵇康,自己也不得好死

 铁血老枪 2017-11-29

存隙必报,必报自毁——钟会:害死嵇康,自己也不得好死

魏晋时代的竹林七贤曾经影响了一代代文人墨客的思想,也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七贤中最出名的是阮籍、王戎、山涛和嵇康,都以聪明有才而闻名。其中王戎和山涛后来都入朝做了大官,阮籍也因装疯做傻受到司马昭的庇护,寿终而寝。七贤中结局最悲惨的就是以一曲广陵散名重后世的嵇康,而他的死却也是因为得罪了小人。

竹林七贤出名后,慕名来访者自然络绎不绝。也许是沉浸于安静的隐居生活、厌倦所有的来访者,也许是特别讨厌那些世家子弟,嵇康对其中的一个人非常冷淡。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那个后来封侯拜将、率军灭蜀的钟会。钟会带朋友去拜访嵇康时应该互相并不认识,嵇康正在与也是竹林七贤之一的向秀在大树下打铁,他既不和钟会他们打招呼,也一直没有停下来。钟会出自豪门,其父为当朝太傅,本人也是少年时就以聪明有胆略而闻名,自然面子上很挂不住。但碍于竹林七贤的名声,钟会还是在旁边看了很久,直到受不了这种冷落才打算离开,此时嵇康才问:“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听到了什么来的?看到了什么而走?)钟会留下了一个水平不亚于问者的回答:“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件事令钟会一直耿耿于怀。平定毋丘俭叛乱后,钟会就在司马昭面前诋毁嵇康,说他言论放荡,不守礼法,且曾经要帮助毋丘俭叛乱,应该像春秋时的鲁国诛少正卯一样,借机杀了他,以正视听。此时司马昭正对钟会宠信有加,钟会所说又都是他所忌讳的,另外可能还想到嵇康的妻子出自曹魏皇室家族,对司马家族不满也有理由,遂下令将其逮捕杀害。嵇康将赴刑场时,有三千太学生为其请愿,未能成功。嵇康泰然自若,于刑场上弹奏了一曲千古绝唱广陵散后,慨然就义。海内之士,无不痛心。司马昭此时方觉懊悔却已来不及了。嵇康可能到死也不知道他是死在钟会这个并不是唯一被他怠慢过的人,也决想不到怠慢客人的后果居然如此严重,要付出生命的代价。而钟会的历史证明被他害死的远不止嵇康一人,连灭蜀第一功臣、老将邓艾都因他而死,只是嵇康死得最冤。唯一可以慰籍嵇康的是,自作聪明的钟会在灭蜀后企图谋反,但未起兵即被部下所杀,家族也被满门抄斩,可能应了恶有恶报的古谚。

【智慧点拨】

“小人不可得罪”,相信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说不只是长辈的说教而已,更多的是亲身体会。而纵观历史,这可真的不是空穴来风,老祖宗们的体会不是一点点深。

【引申名言】

小人存隙必报,必报自毁也。——(隋)文中子《止学》

【名言释义】

小人心有隙怨一定要报复,这样只能自我毁灭。

【名言智慧】

对小的恩怨抓住不放,加倍报复,是典型的小人行为。他们无日不生活在仇恨之中,在打击别人的同时,也使自己四面楚歌,陷入空前的孤立。考察小人的毁灭过程,正是从他们报复别人开始的,这不仅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小人嘴脸,也使他们的恶行积累,直至多行不义必自毙。小人的下场是一面镜子,它警醒世人不要以怨对怨,否则伤害的不仅是别人,更是自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