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业剧”的存在感依然没有建立起来

 青衣茶馆 2017-11-29
  • 图片说明: 右图为电视剧《急诊科医生》剧照

  • 曾于里

     

      继《外科风云》之后,近日,又一部医疗行业剧上线:《急诊科医生》。除了有张嘉译、江珊、王珞丹等演员加盟之外,导演郑晓龙更是在此前一手打造了《甄嬛传》《芈月传》等作品,因此该剧开播时备受关注。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该剧播出之后反响平平,网上评分只有5.8分;其在网络上的热度也远逊于郑晓龙的其他作品。

     

      应该说,《急诊科医生》依旧可以看出郑晓龙的功力,剧集非常流畅,但剧本上的不足暴露出了主创没有能够驾驭好行业剧这一特殊类型。由此引出的话题是:中国电视人,到底该如何面对行业剧这个新命题?

     

      如果把行业的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冲突从中剥离出来,行业剧就无法成立。职业、职场与职人,组成了行业剧的基本架构

     

      《急诊科医生》是一部不折不扣的行业剧,讲述的是一群急诊科医生的故事。

     

      行业剧是这几年才在我国内陆影视圈流行起来的一种电视剧类型。所谓行业剧,就是以某个职业作为全剧核心内容而撰写并且深入该行业摄制的电视剧类型。如果把行业的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冲突从中剥离出来,全剧就无法成立——简言之,行业剧就是“行业+剧”。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影视剧,行业剧的拍摄难度要高出不少。像郑晓龙的《甄嬛传》《芈月传》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剧,剧情有不少杜撰的成分,留给创作者较大的发挥空间;行业剧则不同,它对专业性和生活实感的要求极高。

     

      一部合格的行业剧应该着重凸显出三个元素:职业、职场、职人。

     

      首先是职业。其要求是对这个职业有非常熟稔、专业的认知,即便有夸张的艺术加工,仍要立足于真实情况和现实模型。毕竟当一部剧打着“行业剧”来宣传时,专业知识就成了和剧情一样考究的事实,这是外行人了解一个行业的好机会。就比如律政剧,像经典美剧《波士顿法律》,制片人便是法学院出身的律师,剧中涉及的丰富法律知识和案例常被许多法学院当成影视教材;医疗剧,比如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每一集都像一条维基百科,滚动播出心脏瓣膜、十二指肠穿孔、体外循环这些名词解释”。

     

      其次是职场。这其中有职场生态——职场中人与人是如何相处的,面对利益冲突时该如何化解,这些在职场上是共通的;也有不同行业与社会的不同关系——比如医疗行业,因为医疗关乎生老病死,与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这就注定了医患关系也是医护人员职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当医患矛盾相对紧张时,医疗剧该如何呈现并缓解这一问题,则显得特别关键。

     

      所有影视剧的最终落脚点是人,行业剧也不例外。通过主要人物的境遇、变化和成长,行业剧可以帮助观众对这个职业树立准确的认知,不丑化、不美化,并能激起一部分人对该职业的憧憬、向往和敬佩。

     

      行业是核心是根本,但生活剧情也不可或缺。它可以避免行业剧因过度专业而小众化,也可以充分丰富行业剧的趣味,增强可看性

     

      因为医患关系的话题度,也因为医生是专业性最强、行业特点最突出的职业之一,因此在国产行业剧中,医疗剧占了很大比例。而此类电视剧容易被人诟病的一点,也正是不够专业,漏洞百出。比如《青年医生》里医生要求护士给他准备9%的生理盐水,这种浓度被戏称“腌咸菜都行”;《外科风云》中庄恕在做手术时,“啪”一声抖开手术衣,穿上后直接用没有戴手套的双手拽衣袖……

     

      吃一堑,长一智。平心而论,《急诊科医生》在一些基本的医疗常识上比之前的医疗剧严谨不少,尤其是某些急救的桥段,节奏、氛围和配乐都给观众一种紧张紧迫感;每一集结束后附录的关于种种急救常识的普及,也非常有必要。不过,《急诊科医生》仍旧存在不足:个别医疗纰漏情有可原,但其对急诊科医生的行业属性的反映并不鲜明。急诊科,最关键体现在一个“急”,紧急、告急、着急、急忙,但剧中的医生呈现的状态却是常常在闲聊、晃荡、吵架,患者在眼前,年轻男医生甚至有闲情跟女同事打情骂俏。除此,其对于医生的职场生态的刻画,也非常想当然。特别是医患关系的处理上,编导的策略是通过不断美化拔高医生来缓和医疗矛盾,这种过度美化往往会加剧现实生活中的落差,结果适得其反。

     

      该剧更致命的问题,则是处理职场和生活关系上的失调。诚如前文所言,行业剧是“行业+剧”,行业是核心是根本,但生活剧情也不可或缺。它可以避免行业剧因过度专业而小众化,也可以充分丰富行业剧的趣味,增强可看性。此前不少行业剧将生活剧情狭隘地理解为爱情,打着行业剧的旗号,内里是千篇一律的都市言情偶像剧。比如 《离婚律师》 《亲爱的翻译官》 《外科风云》 《继承人》等,男女主角的情感戏必定是重头戏,他们的爱恨情仇占据的篇幅比行业的展现更多,以至于观众调侃:“刑侦剧是警察们的爱情故事;律政剧是律师们的爱情故事;医疗剧是医生们的爱情故事。”《急诊科医生》虽然没有落入这样的窠臼,但其中的生活剧情部分仍然严重拖了后腿。该剧有多条副线并行,比如一条是王珞丹饰演的江晓琪寻求父母死亡真相,一条是江珊饰演的刘慧敏的私生女出现。剧集用了大量篇幅对此予以呈现,但这种太过戏剧性的桥段,与整个剧情是游离的、脱节的,风格毫不相符。编导们的用意很可能是增强可看性,但它们严重缺乏生活实感,观众难以获得共鸣;最终让整部剧有注水的嫌疑,质感大打折扣。

     

      实际上,国内行业剧正处在极佳的发力环境之中。行业剧这几年的兴起,背后是新生行业不断涌现,中等收入人群正在崛起,他们需要能够反映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成长、发出他们声音的电视剧作品,这是一片大有可为的蓝海。该如何沉下心来,跳出种种“坑”和陷阱,拍出反映时代、反映现实的行业剧,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是摆在中国电视人面前的一道迫切命题。

     

      (作者为剧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