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感觉器知识点小汇总

 王志斌s1e5v8m6 2017-11-29

转载自系统解剖学慕课知识点


1.眼球壁从外向内依次为眼球纤维膜血管膜视网膜

2.角膜占纤维膜的前1/6,无色透明,富有弹性,无血管,但富有感觉神经末梢。有屈光作用。

3.视网膜自前向后可分为视网膜虹膜部睫状体部脉络膜部。视网膜后部在视神经的起始处呈椭圆形的盘状结构,称视神经盘,又称视神经乳头。此处无感光细胞,故称生理性盲点。在视神经盘的颞侧稍偏下方约3.5cm处有一黄色小区,称黄斑,其中央凹陷称中央凹,此区无血管,为感光最敏锐处。

4.眼球内容物包括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这些结构透明而无血管,具有屈光作用,它们与角膜合称为眼的屈光装置。

5.房水由睫状体产生→眼后房→瞳孔 →眼前房→虹膜角膜角→巩膜静脉窦→睫前静脉→眼上、下静脉。

6.晶状体是眼球屈光系统的主要装置,位于虹膜与玻璃体之间,呈双凸镜状,富有弹性。晶状体若因疾病或创伤而变混浊,称为白内障

7.眼副器为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装置。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眶脂体眶筋膜等结构。

8.泪器由泪腺泪道组成。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鼻泪管

9.眼球外肌为视器的运动装置,均为骨骼肌。运动眼球的眼外肌共6块,其中4块直肌,2块斜肌和运动眼睑的上睑提肌。4块直肌是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外直肌,2块斜肌是上斜肌下斜肌

10.前庭蜗器包括前庭器和听器。二者虽功能不同,但在结构上关系密切。

11.外耳道是从外耳门至鼓膜的管道。外1/3为软骨部;内2/3骨性部。外耳道呈弯曲状,由外向内,先向前上,继而稍向后,然后弯向前下。

12.鼓室的壁:外侧壁 、上壁 、下壁、 前壁 、内侧壁后壁

13.咽鼓管为连通鼻咽部和鼓室,长约3.5~4.0cm。外1/3为咽鼓管骨部,向后外侧开口于鼓室前壁的咽鼓管鼓室口。

14.内耳位于颞骨岩部的骨质内,在鼓室和内耳道底之间,构造复杂,又称迷路,分骨迷路膜迷路两部分。

15.骨半规管为3个半环形的骨管,互相垂直。分别称后骨半规管

16.椭圆囊和球囊位于骨迷路的前庭,在椭圆囊上端的底部有椭圆囊斑。球囊前壁上有球囊斑。二者均属位觉感受器,感受头部静止时位置及直线变速运动引起的刺激。

17.声波的空气传导 声波→耳郭→外耳道→鼓膜→听骨链→前庭窗→前庭阶外淋巴→鼓阶外淋巴→蜗管内淋巴→螺旋器→听神经→大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